這是一座愛心之花處處綻放的城市,這是一座平凡角落都有溫情暖人的城市。
就在剛剛結束的高考期間,這座城市為考生能夠順利走向考場接受人生大考而動員了起來。由上百輛出租車、上千輛私家車組成的“愛心送考”隊伍,浩浩蕩蕩開啟了一場溫暖的愛心接力。
這座城市,就是古稱“應天”、“歸德”的商丘,“商丘好人”不斷涌現成群體現象,“商丘好人”已經成為一個城市品牌,這是我市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出的豐碩果實。
學有榜樣 商丘處處有溫暖
如果說道德高尚的“商丘好人”給予了每一個被助者巨大的幫助,毋寧說他們給了社會一筆巨大財富。在“商丘好人”品牌和事跡的感染下,這座城市處處都體現著人心向善、道德崇高和家一般的溫暖。
5月26日,商丘水上義務救援隊隊長黃偉在鄭州第二次為同一位白血病患者進行了骨髓捐獻。兩次捐獻的經歷,對黃偉來說是兩次心靈的鍛造和洗禮。黃偉坦言:“體現人生價值的方式有很多,職務、財產都是個人能力的展示,我盡我所能去幫助那些遇險、罹難的人們,收獲的是感激和尊重。我把這些看作是我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在我的生命中,奉獻與快樂同行。”
黃偉的話,說出了“商丘好人”的心聲,那就是將奉獻作為一種生活,將奉獻作為一種快樂,進而將內心的善良與社會分享,在這個過程中,感受生命的意義。
多年來,商丘涌現了太多不計回報、甚至隱姓埋名的好人。如“平民英雄”李學生,“義勇河南哥”何鐵嶺、“送藥哥”姜德強、“販菜哥”王超華、“街凈哥”軒敬杰、“彎腰哥”張偉、“美麗的姐”席月麗、“彩票哥”楊林、履行6年前承諾捐獻骨髓的王艷紅、見義勇為不留名的法官張曉華、北京破冰救人的王軍章等。至2015年年底,“商丘好人”庫收錄好人總數1萬多人,入選中國好人榜候選人100人,正式入選中國好人榜21人。
正是這些好人,感染了整座城市,帶動了越來越多的人走上奉獻的道路。民營企業家蔡會梅多年來不求回報,資助藏區困難兒童生活和學習,她說:“我去幫助別人,是因為我在社會上感受到了太多的溫暖,我愿意將這種溫暖傳遞下去,并從中感受生命的美好和生活的快樂。”
偉大體現在壯舉之中,更蘊含在細節之內:在公交車上自覺地讓座,隨手撿起散落在垃圾箱外的垃圾,看到馬路上無助的老人愿意去過問和幫助,下雨下雪天會停下車載上難以歸家的人,在寒冬的夜晚給清潔工注上一杯熱水……
應天而生,天下歸德。商丘,這座古老而現代的城市,作為華商之都綿延下來的“誠信”,作為木蘭故里流傳下來的“孝悌”,作為孔子祖籍傳承下來的“禮儀”,作為革命老區堅持下來的“忠勇”和“樸實”,在“商丘好人”的榜樣帶動下,更多的“商丘好人”不斷涌現,愛心、奉獻、美德體現在這座城市的每一個細節之處和平凡之中。
做有平臺 平凡凝聚成偉大
如果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那么平臺的作用就是巨大的。每一個平凡的善舉,如果能夠匯聚起來,那么其展現出的力量就是1+1大于2的幾何遞增。
多年來,我市一直不遺余力地促進著各類公益組織和群眾性社會服務隊伍的建設,以使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的隊伍中,以使更多的平凡善舉匯聚成愛心的洪流。
在志愿服務方面,我市已形成了黨員、青年、職工、老年、巾幗、文明單位、網絡文明傳播、紅十字會、社區、文藝宣傳、義工聯等11支志愿服務隊伍,人數近10萬人。商丘市水上義務救援隊、商丘市義工聯、商丘市“的士”之家、商丘市骨髓捐獻者服務隊、睢陽區“跟我來”微信群、民權縣“愛心家園”等志愿服務組織已成為了品牌。他們組織開展的“清潔家園”“助你成才”“關注夕陽”“生命之光”“金秋助學”“愛心送考”“綠絲帶順風車”等品牌性活動,堅持不懈地傳遞了社會正能量。
我市“的士”之家有4支成立于不同時期的出租車隊,在每年高考期間,這4支車隊都會爭先恐后去做同一件事情,那就是“愛心送考”。這4支車隊分別是“擁軍車隊”“黨員示范車隊”“巾幗文明車隊”和“雷鋒車隊”。據“擁軍車隊”隊長沈長啟介紹,每到高考前期,車隊的隊員都會紛紛打電話問他“今年車隊在哪里服務考生”之類的事情,“因為有組織、有平臺,隊員們就可以抱團做好事,將平凡的好事做成大好事。”
還有成立于2006年的河南首家注冊的義工組織——商丘市義工聯,成立近十年來,該組織相繼開展了助老扶弱、扶貧濟困、捐資助學、環境保護等系列愛心和公益活動。民營企業家閆天華就多次接受義工聯的召喚,為敬老院的老人捐獻生活用品。她深有感觸地說,“因為有組織、有平臺,才能凝聚社會的愛心,讓我們奉獻更多的愛心。”
時代在發展,凝聚愛心的平臺也在發展。我市的“跟我來”志愿服務微信群就是依托網絡平臺,將傳統的志愿服務組織形式與新型媒體相融合,以達到更好、更高效的志愿服務效果。自2014年成立以來,該平臺已累計開展志愿服務1200多次。
模范的“標桿現象”只有被傳遞放大,才能有效激發“群體效應”。我市在宣傳“商丘好人”事跡方面,積極利用新興傳播手段,以更加高效的平臺傳播好人事跡。去年11月底,我市舉辦了“踐行價值觀 映像文明河南”微電影、微視頻征集活動,80余部作品以活潑新穎、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現了商丘良好形象。其中,《哥哥,長大了我要嫁給你》點擊率目前已近5000萬次。
幫有機制 愛心循環永不停歇
在5月20日下午召開的2016年第一季度商丘好人發布會上,來自我市的7家全國文明單位為7位生活比較困難的“商丘好人”榮譽稱號獲得者進行了現場幫扶,給做了好事的人們送去了溫暖和財物。
讓好人有好報,是培育“商丘好人”品牌的措施,也是這個好人輩出的城市的機制。為此,我市建立了好人幫扶機制,成立了以“事有人管、苦有人問、難有人幫、喜有人賀”為宗旨的商丘市幫扶“商丘好人”協會。目前,協會已有120家愛心企業和4300多名愛心會員。
幫扶好人,就是讓好人生活得更有尊嚴、更有地位,更有歸屬感、更有價值感。市委宣傳部積極協調市文明辦、市委市直工委、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殘聯等群團組織和部門,授予“商丘好人”道德模范、優秀青年、巾幗標兵、見義勇為先進個人、“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并把“商丘好人”事跡向上級領導部門進行推薦,參評“河南省道德模范”“全國道德模范”“中國好人榜”等,讓好人得榮譽,增強好人自豪感、榮譽感和歸屬感。
同時,我市依托幫扶協會積極協調民政、工會、殘聯、人事、教育等部門對困難好人開展針對性幫扶活動,幫助協調子女入學、優先辦理殘疾證、資助窮困大學生、關愛困難“商丘好人”;動員文明單位結對幫扶好人,倡導企業和公民關注好人、奉獻愛心,在全社會形成好人好報的價值取向。
針對生活困難好人,我市還形成了定期的回訪機制,溫暖了“商丘好人”群體。每到逢年過節、傳統節日,我市都會對好人典型進行回訪,召開集中回訪座談會,了解他們的工作、生活、社會認可度、幫扶等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集中幫扶活動,并確定下一步宣傳報道以及幫扶走向,鼓勵他們繼續傳遞“向善向上”的正能量。
好人不圖回報,社會當有良心。好人奉獻了社會,社會幫扶了好人。愛心的循環不停止,“商丘好人”的隊伍就會越來越蔚為壯觀,“商丘好人”的品牌就會越來越熠熠生輝。
商丘市兒童福利院是商丘市唯一一家市級兒童福利機構,目前收養孤殘兒童27名,病殘率100%,患有不同程度的先天性心臟病、腦癱等疾病,這些孤殘兒童是社會的弱勢群體,需要全社會的關愛。
目前,金山置業已投資70多萬元,為村里架起了澆地管道,整修了鄉村道路,修建了文化廣場,并組織職工每周到村里開展幫扶活動。
中秋前夕,河南懿豐油脂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和人民銀行工會主任一起來到人行駐馬店市中心支行第一書記駐村點,為板橋鎮林莊村30戶貧困戶送來了價值15000元的悅生合芝麻油、七彩米、植物油等節日禮物,現場進行了發放,對于因身體原因不能到場的家庭,他們攜帶禮物送到了家中。
8月30日上午,駐馬店昊坤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10余名企業負責人來到駐馬店市殘疾兒童康復中心,為兒童送去禮物。
2016年8月6日,慈善公益性“溫暖社區行”系列活動在亞新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在亞新美好時光繼續舉行,該系列活動由河南電視臺與鄭州市民政局聯合主辦,河南愛之巢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承辦。
8月9日9時,開封市正大種業有限公司、禹王臺區自力橡膠廠、鼓樓區殘聯及禹王臺區殘聯將5000斤西瓜和30件綠茶
5月12日,湖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四〇二隊家屬區,辛奶奶懷疑在服裝展銷會上買到的就是自己去年捐出的舊褲子。
當日上午,周口耳鼻喉醫院聯合“中國搜索”在市區五一文化廣場開展“關愛環衛工人 共建文明城市”公益活動,為奮戰在一線的幾百名環衛工送去400條夏涼被、400套環衛服裝和400個水杯等消暑用品。
3月16日上午,鄭州春寒料峭,一場“千人獻血”的愛心活動在河南人民會堂廣場進行,為這座城市增添了許多溫暖。
為了讓孩子們夯實語言學習基礎,北緯英語培訓學校,為常年服務在交通行業一線工作者的孩子舉辦公益課程活動。
1月26日,華潤古城企業愛心代表及天中義工聯合會義工代表一行,帶著對山區孩子關懷之情,行駛在趕往確山貧困山區的路上……
經過團縣委的多方努力和積極聯系,12月25日下午,由韓進海運交通(中國)有限公司捐贈的價值1.5萬元的文體活動器材,被順利送達宜陽縣張塢鎮韓進海運交通希望小學。
1月6日上午,河南省紅十字會接收鄭州咖秀食品有限公司價值280萬元物資儀式在河南省紅十字會舉行。河南省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黨組書記趙國新出席捐贈儀式。
1月22日,內鄉縣青年志愿者為環衛工人穿上棉衣。當日,該縣青年志愿者為當地310名環衛工人送去了由愛心企業捐贈的價值5萬余元的棉衣,讓他們溫暖過冬。樊迪攝
1月23日上午,團市委聯合愛心企業億星集團,在沈丘縣馮營鄉劉寨小學舉行了“希望工程 溫暖冬天”愛心捐贈活動,為該校251名學生送去了價值5000余元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