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侯夢菲
核心提示丨今年3月底,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正式獲批;5月27日,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正式揭牌。如何用好“國字號”示范區的金字招牌?昨日,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已經出臺。河南省給鄭洛新三地開出了詳細的“任務”清單。
【布局】依據三地“特長”,“組團”共建示范區
鄭州、洛陽、新鄉三地“組團”共建示范區,如何合作才能以最大的合力推進鄭洛新國家創新示范區的發展?
方案給出了“答案”:根據鄭洛新三市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建設基礎和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示范區的空間布局和功能布局。
其中,空間布局將按照“三市三區多園”的架構。“三市”即以鄭洛新三市作為示范區建設主體。“三區”即以鄭州國家高新區、洛陽國家高新區、新鄉國家高新區作為核心區。“多園”即在鄭洛新三市內規劃建設一批園區,實現產業發展差異化、資源利用最優化和整體功能最大化。
確定了具體的空間布局,鄭洛新三地都領到了什么任務?
對此,方案規定,功能布局方面,加快形成示范區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特色明顯的產業格局,開創各有側重、各具特色、協同發展的創新局面。
【目標】三個高新區研發投入占GDP的5%
此次,方案由省委和省政府聯合印發,可見其分量之重,省委、省政府提出要“舉全省之力”,建設好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對此,方案中也明確,我省要把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成為引領帶動全省創新驅動發展的綜合載體和增長極。
鄭洛新這塊“試驗田”,下一步有何目標。方案制定了到2020年的具體目標:鄭洛新三個國家高新區研發投入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帶動鄭洛新三市研發投入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5%;示范區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5%,帶動全省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5件。
在技術轉移方面,引進或共建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和技術轉移機構,培育一批高端化、專業化、市場化的技術服務機構,轉移轉化一批技術成果,促成一批跨區域協同創新合作項目。2020年,技術合同交易額年增長10%以上,示范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65%以上,服務業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0%以上。
【亮點】建立創新容錯免責機制
建設創新示范區,最大的“福利”就是享受一系列“先行先試”政策。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除了享受中關村的先行先試政策,還將結合河南實際,出臺一系列配套實施細則,加快形成“1+N”政策體系。
摸著石頭過河,可能會走一些“彎路”。對此,方案指出,將建立創新容錯免責機制,破除束縛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形成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制度、政策、法律環境,激發各類創新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下一步,我省將圍繞科技金融結合、科技成果轉化、高端人才引進等重點,研究制定示范區建設有關政策,對于實施效果好的政策及時向全省其它區域推廣。
A
其中,鄭州片區建設國家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城市,重點開展科技服務業區域試點和科技金融結合方面的試點示范,“主攻”智能終端、盾構裝備、超硬材料、新能源汽車、可見光通信等產業;
B
洛陽片區,建設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范,重點開展創新創業生態體系和新型研發機構建設方面的試點示范,“鎖定”工業機器人、智能成套裝備、高端金屬材料、新型綠色耐火材料等產業;
C
新鄉片區,全力爭創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重點開展新能源領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產業組織方式創新方面的試點示范,“側重”新能源動力電池及材料、生物制藥、生化制品等產業。
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的實施意見》和《關于加快推進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的若干意見》
8月3日下午,省長陳潤兒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加快推進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等工作。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的實施意見》、《加快推進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的若干政策意見》。
8月3日下午,省長陳潤兒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加快推進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等工作。
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是新時期黨中央、國務院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
通過這些努力,將把示范區打造成為國家重要的裝備制造、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現代物流創新中心和產業基地,成為中西部地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土。《方案》提出示范區建設的六項重點任務,包括深化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進技術轉移和開放合作,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構建創新創業生態體系和促進鄭洛新城市群協同創新發展。
昨日,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已經出臺。河南省給鄭洛新三地開出了詳細的“任務”清單。
5月29日,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省委、省政府已于26日下達關于印發《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的通知。示范區作為我省創新驅動發展的核心載體,其總體定位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原創新創業中心”,具體定位是“開放創新先導區、技術轉移集聚區、轉型升級引領區、創新創業生態區”。
根據省委、省政府的規劃,將針對示范區出臺相關政策,指導省直相關部門、三市和三個國家高新區制定一系列先行先試政策,加快形成“1+N”政策體系。河南省科技廳高新處處長徐彬解釋:“1”指的是一個正在編制的規劃實施意見,N指的是N個相關省直部門的配合方案。
昨日記者獲悉,我省將按照“一市一概念”的思路統領示范區建設,鄭洛新三地將分別對不同領域進行探索。此外,示范區的先行先試政策,還將推廣惠及我省其他國家高新區。
示范區的核心是鄭州、洛陽、新鄉三家國家級高新區,我省將按照“三市三區多園”的架構,將鄭州、洛陽、新鄉三市內創新發展的優勢區域納入示范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將按照“一市一概念”的思路,各自探索,形成各有側重、各具特色、協同發展的局面。
鄭洛新加入了自主創新“國家隊”,鄭州、洛陽、新鄉三地“漫卷詩書喜欲狂”。應該認識到,整合動力不足、合作機制不暢、創新供給不足……這些都將是鄭洛新一體化創新進程中的“攔路虎”,應該高度重視。
3月30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決定新設3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河南鄭洛新國家級自主創新示范區就是其中之一。消息傳來,河南鄭州、洛陽、新鄉三地“喜大普奔”。國家級自主創新示范區是什么概念?又會給河南帶來何種利好?
創新體系逐步完善。截至今年9月,全省高新區共培育高新技術企業435家,占全省總數的32%;建設省級以上研發平臺518家,其中國家級64家;建有省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35家,占全省比重為45%。
昨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傳來利好消息,會議決定新設3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其中包括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近日,華頓經濟研究院發布“2016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咱大河南鄭州、洛陽、新鄉、南陽、許昌、周口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