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輝
“建設網絡經濟大省”已成為全省上下的共識。去年底召開的首屆河南省“互聯網+”開放合作大會和2016年1月省委發布制定河南“十三五”規劃的建議,都提出要建設網絡經濟大省。
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網絡經濟,已成為當前發展最快、最為活躍的新興產業之一,形成了帶動全局變革的巨大力量。河南建設網絡經濟大省,既是對國家網絡強國戰略的積極回應,又是立足于自身發展戰略優勢的一種歷史選擇。
經過多年努力,我省互聯網發展迅速,為建設網絡經濟大省打下了良好基礎。從5月16日剛發布的《2015河南省互聯網發展報告》中的一組數據看,河南已是全國七大互聯網信源集聚地、全國數據中心建設布局二類地區;鄭州位列全國十大互聯網骨干樞紐之一;4G網絡實現全省100%行政村全覆蓋,已建成“全光網河南”。
河南大數據建設強力推進。搭建了“中原云”平臺;北斗(河南)信息綜合服務平臺正式啟動;中國聯通中原數據基地等重點項目相繼建設,鄭州正逐步成為全國重要的數據樞紐中心。
河南電商發展總體水平已進入全國前列,跨境電子商務服務試點業務規模全國領先,已形成獨具特色的跨境進出口商業模式。電子商務農村推廣應用效果明顯,農村淘寶已成為河南電商發展的生力軍。
河南智慧城市建設全面開啟,成為騰訊首批“互聯網+”戰略合作省份,鄭州、洛陽、濟源成為信息惠民國家試點城市。
據了解,我省正在編制信息通信業、云計算大數據產業、互聯網產業三個“十三五”發展規劃,打造以鄭州為核心的“米”字形通信網絡樞紐,加快建設國際通信業務專用通道和互聯網交換中心。
《2015河南省互聯網發展報告》還顯示,我省網民互聯網應用發展迅猛,商務交易類和網絡金融類應用整體滲透率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我省微信用戶規模6526萬人,淘寶用戶規模4468萬人,網上支付用戶規模4487萬人,團購用戶規模1971萬人,網絡視頻用戶規模2578萬人,互聯網與河南經濟社會各領域的全面融合蘊藏無限空間。
作為全國第一人口大省和重要的經濟大省,河南發展互聯網經濟具有突出的地域優勢、市場優勢和堅實的網絡基礎支撐、產業基礎支撐。只要發揮優勢,加大力度,河南打造網絡經濟大省潛力巨大、前景廣闊。
《2015河南省互聯網發展報告》部分數據
全省互聯網用戶數6626.9萬戶,居全國第5位全省光纜線路長度122.4萬公里,居全國第6位全省移動電話基站數24.9萬個,居全國第5位互聯網省際出口帶寬達6514G,居全國第5位全省已備案網站數21.2萬個,居全國第7位全省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數2403.2萬個,居全國第8位
我省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作為網絡經濟的直接體現,電子商務的崛起,不僅改變了一個村、一個縣、一座城,也正成為全省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主旨演講中提出了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五點主張”,既為全球互聯網發展和網絡空間治理提出了中國的思路和方案,也為我國自身的發展指明了道路。
今后五年我省咋發展?這些新提法又是啥意思呢?通過以下的關鍵詞就能了解。
12月15日上午,市長劉繼標主持召開市政府第44次常務會議,研究全市“十三五”消防事業發展規劃、周口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規定等事項,并集中學習了《關于推行法律顧問制度和公職律師公司律師制度的意見》。
11月份以來,發改委官方網站披露了8個鐵路公路項目的批復公告,總投資額達2681億元。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穩增長、促投資的有力措施,各地把交通扶貧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抓手,多措并舉推進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
“十三五”時期,鄭州對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不作統一要求;鄭東新區新建一座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綜合市場,力爭到2017年底完成項目建設。
近日,省委、省政府印發了《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明確了“十三五”時期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納入該方案的重點項目基本完成,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初具規模。
對外開放如今進入了歷史最好時期,“一帶一路”戰略規劃了中國對外開放的大戰略,“走出去”和“走進來”的企業和商品將越來越多。筆者在與意大利西北部工商聯合會主席蓋美瑞·吉利及意大利客商交流中,感觸他們關心的不僅僅是生意、商品、市場,更是中國的文化。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落實“四個全面”戰略的決勝期,實現國民經濟平穩增長至關重要。
9月23日,全省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電視電話會議在鄭州舉行。建設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首先在三市遴選建設輻射區 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是我省第四大國家戰略,為帶動全省創新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據悉,目前全國22個省(區、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扎實推進。2016年易地扶貧搬遷249萬人所需193.6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已全部下達完畢,22個省已將中央預算內投資全部分解下達到項目縣。
昨日,記者從省地震局獲悉,《河南省“十三五”防震減災規劃》(簡稱規劃)正式公布。
(記者馬德英 通訊員屈志遠)今年,澠池縣持續推進“工業強縣”戰略,瞄準鋁及鋁基新材料、裝備制造、食品加工三大主導產業,堅持以項目促轉型、以創新促轉型、以改革促轉型,著力破解一產不優、二產不強、三產不大的發展困局,進一步優化結構,壯大總量,提高效益,努力把澠池打造成為轉型發展先進縣。
《規劃》明確,“十三五”時期交通扶貧覆蓋范圍包括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以及以上范圍之外的一批革命老區縣、少數民族縣和邊境縣,共1177個縣(市、區)。
8個國家一般課題立項中,鄭州大學和河南大學各有3個項目,另外,鄭州市鄭東新區通泰路小學、河南財政金融學院兩校各有一個項目獲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