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事處工作人員稱“菜農也不容易”,批評教育后讓其離開了。
昨天上午,鄭州一小區門口,一名60余歲的菜農趕著騾車,停在人行道上叫賣生菜。豐產路街道辦事處的幾名工作人員巡查發現后,本打算將其移交給執法部門,但考慮到“菜農掙錢不容易”,對老人進行批評教育后讓其離開。
昨天上午9時許,在鄭州市政六街與紅旗路交叉口附近的一個小區門口,一名60余歲的菜農正趕著自家的騾車,拉著一車生菜高聲叫賣。四五個居民圍在車旁細心挑菜。菜農稱,他家住在中牟,昨天凌晨4點,他和老伴兒一起到地里采摘了一大車生菜,天亮前趕著騾車到了鄭州市區。
當市民正在圍著車子挑菜時,豐產路街道辦事處負責市容管理的幾名工作人員趕了過來,他們上來就打算將菜農的騾車扣下,移交給執法部門。其中一名工作人員說,按照《鄭州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任何個人不得擅自占用城市道路等公共場所設攤經營、兜售物品。他們將協助將騾車移交給城市管理執法部門,依法對菜農進行處罰。
“菜農掙個錢也不容易,你們就讓他走吧。”不少市民向幾名工作人員“求情”。最終,工作人員表示,菜農進城賣菜掙錢確實不易,也未發現對環境造成影響,因此,他們對老人進行批評教育后讓其離開。
昨天,記者網上搜索發現,鄭州之前也多次出現過“畜力車進城賣瓜、賣菜”的現象。對此,有市民表示,畜力車進城,給現代化的城市帶來一種遠古的氣息,對“畜力車進城”表示支持。但鄭州金水區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稱,畜力車進城賣菜,除了可能占道經營,影響城市交通,也會給城市環境帶來一定影響,因此也是他們執法的對象之一。
那么,畜力車能否進城呢?其實,早在2012年,鄭州市便將畜力車作為市區禁行的車輛之一進行整治和規范。在當年鄭州市召開的城區違法行駛車輛治理規范工作大會上,明確規定畜力車、摩托車、人力架子車等7類車輛,禁止在鄭州市中州大道以西、西三環以東、南三環以北、北三環以南(以上均含本路)的區域,以及鄭州市周邊各區根據實際情況二次劃定的禁行區域通行。
(記者 田育臣 文 吳國強 攝影)
10月14日清晨6時20分,市民王先生向本報來電稱:汝河小區內一菜攤下,躺著一男子,左手都是血,疑似割腕自殺。
在鄭州市政六街與紅旗路交叉口附近的一個小區門口,一名60余歲的菜農正趕著自家的騾車,拉著一車生菜高聲叫賣。
昨天上午9時許,在鄭州市政六街與紅旗路交叉口附近的一個小區門口,一名60余歲的菜農正趕著自家的騾車,拉著一車生菜高聲叫賣。昨天,記者網上搜索發現,鄭州之前也多次出現過“畜力車進城賣瓜、賣菜”的現象。
而同樣令人瞠目結舌的是售賣價格,在市場上普普通通的小白菜、香菜、油麥菜和菠菜白上了豪車,價格卻翻了好幾番,一小袋50元。
給顧客遞裝菜的塑料口袋,稱重,收錢,這賣菜的活7歲的麗麗干得很老練,也很開心。當她賣出一份份菜……
捐錢的張總,年齡只有28歲,記者未能在公司和他見面,但人力資源部王經理聽老板講過捐錢的事。其實,類似此次奔馳小伙找到后,不愿露面的情況,也不乏其例,青島、亳州、荊州、重慶等地都報道過。
昨日一大早,在老城區建安街一小區門前,10歲的王夢迪開始忙著在地攤上擺放黃瓜、西紅柿等蔬菜。
當滿滿一車蔬菜賣完,45歲的郝青芝笑得像個孩子。“今天菜賣得挺好,但這樣的好日子可不是天天都有。”
根據網友圖片顯示,在這輛保時捷911跑車的前蓋上,擺放著用保鮮膜精心包裝的青菜,還手寫了一個“自家陽臺菜,健康無污染”的牌子。而在朋友圈里流傳著保時捷買菜姐與路人對話的視頻,視頻中,賣菜姐對路人的問話非常不屑,還揶揄對方“買不起就不要看。
老朱(化名)50多歲的年紀,山東人,菜販,在北京房山賣了近三十年的蔬菜。“陳警官”告訴老朱,一會兒他把電話轉到檢察院“高曉琪檢察官”那里,讓老朱極力向“高檢察官”求情,不要逮捕自己。
在陳俊坤的幫助下,于海文購買了三輪車、秤等賣菜需要的物品,在診所門前支起了地攤。中午,娘倆兒趕到了康復中心,女兒在屋里針灸,由醫生和其他患者家屬幫忙照看,于海文在診所門前賣菜。
膝下有5個兒子,本已到了安享天倫之樂的年紀,但是浙江省臺州市三門縣亭旁鎮上任鄭村84歲的老人陳寶松,卻還堅持每天凌晨出發,騎3個小時的三輪車到20里外縣城去賣菜。亭旁鎮上任鄭村,位于三門縣石嶺線旁邊,背靠大山,陳寶松就住在村口的一排三層的老房子里。
13歲的劉鋼跟著父親來鄭州賣自家種的蔬菜。這是他第一次來鄭州,不巧迷失在這座城市里。他不會說話、不會求食。
鄭州晚報刊發的《人家爭走獨木橋,鄭州小伙兒棄當公務員做“菜王”》一文,在全國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河南法制頻道、都市頻道、新農村頻道,省電臺、浙江衛視,新華社河南分社、新京報采訪劉獻煒后,河南衛視、鄭州電視臺、江蘇衛視、四川衛視、重慶衛視、深圳衛視、華西都市報、優酷視頻等多家媒體也來采訪他。劉獻煒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
近日,經常有市民到本報投訴,住所附近的商販喇叭叫賣聲太擾民,請有關部門采取措施,制止這些噪聲擾民行為。眾多喇叭噪聲受害者投訴無門,他們知道賣菜、賣水果的小喇叭聲屬于商業噪聲,但不知道這些事該歸哪個部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