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眾人在街上忙碌,突然空中嗡嗡聲大作,萬余只蜜蜂在附近盤旋,嚇得眾人亂躲。5月6日下午,自然分蜂的場景,讓不少沒有見過的人驚恐不已。一位知情人立即出手,把這萬余只蜂收走,解除危機并且“收獲”一箱價值數百元的蜜蜂。
李河村的東西街頭,突然空中嗡嗡之聲大作,不少游人抬頭發現,街頭空中突然出現大群蜜蜂,在附近空中來回盤旋,不少蜜蜂低飛與游人撞在一起,這些游人嚇得立即躲開。突如其來的這么多的蜜蜂,讓從沒有見至這種場景的游客們驚恐不已。
剛好路過此處的石匠莊的李斌介紹,“當時我正好走到這里,見突然黑壓壓的一大片,從街北側空中飛過來,由北向南到了街頭后,伏在路北側一株榆樹枝上,其他蜜蜂繞著榆樹亂飛。路上多數行人都不知道怎么回事,這些亂飛的蜜蜂有的還撞上人。大家都躲到一側,榆樹小枝上伏滿了蜜蜂。這根樹枝本來是平行路面伸向空中的,十多分鐘內,枝頭聚的蜜蜂越來越多,這個樹枝慢慢就垂了下來。樹枝最后垂下來象是一把黑黑的掃帚,全是蜜蜂。”李斌說。后來一位老漢走到這里,大叫一聲說“這是土蜂在分蜂。”說完立即上前去看,之后急急到街頭一側去喊人。
“是土蜂在分蜂,蜂王就在樹枝上,所以其他蜜蜂才跟著伏上去。”李風祥邊說邊看,不少人勸他小心點,當心被蜜蜂蟄住。李風祥笑了:“你放心,分蜂的蜜蜂嘴里都含著蜜,肚子彎曲著,所以它根本不會蟄人,就是你撞了它,它也不蟄你。”看來李風祥是一位懂蜜蜂的人,圍觀者聽后膽子大了一些。“等著蜜蜂伏在樹枝上差不多了,我再下手。”李說,他站在現場打電話,讓村里的老李頭趕快去鄰村養蜂人家,去借一個蜂箱去,一起來收集這一大群不知從哪里跑出來的蜜蜂。“不能讓它亂跑,要是被人驚散或者是蜂王被弄死,這群蜜蜂就完了。”
一小時后,一位40多歲的男子趕到,他是村民李風祥,之前家中養過蜂。李風祥被老人帶到現場后,到榆樹邊抬頭看。在小廣場上,老李頭正借來一個蜂箱,戴上借來的防蜂紗帽,在用錘子把幾個蜂房臺基釘在箱子內。這些蜂房臺基上涂著厚厚的發黃的蜂蜜。“這是剛才從鄰村養蜜人家里借來的,把這群蜜蜂收到這個箱子里,里面有蜂蜜可以讓它們吃。”老李頭說著,李風祥已經拿著帶著蜜蜂的樹枝,在一側等候。
大家都伏在一側,老李拿著樹枝在箱頂,猛的一抖,只見樹枝上一團灰紅色的蜜蜂墜到箱內,但還有千余只飛到空中去,他立即用布把箱子蒙上,再把蓋子蓋上。此時,空中的千余只蜜蜂嗡嗡地繞著箱子飛 ,有的伏在箱子上亂爬。“蜂王已經在箱子里了,蜜蜂非常神奇,蜂王象是會發射信號,其他蜜蜂知道蜂王在箱子里,就要進去,箱子四周有蜜蜂出入的孔,它們馬上就會進去找蜂王。”
在老李蓋上箱蓋十來分鐘內,所有空中的蜜蜂都伏到箱體上,順著蜂孔進入箱子內,廣場上頓時清靜起來了。
李風祥說,這群蜜蜂已經收起來了。“不知是從哪里跑出來的。等于我白拾了一箱蜂,現在一箱蜂價值好幾百塊錢啊!現在是采蜜旺季,太好了,景區提倡種花種樹,養蜂不錯。”他介紹,在蜜粉源豐富、氣候適宜、蜂群強盛的條件下,原群蜂王與一半以上的工蜂以及部分雄蜂飛離原巢、另擇新居的群體活動,稱為自然分蜂。分蜂活動可使蜂群數量增加和分布區域擴大,但對養蜂生產則影響很大。分蜂時蜂王率領蜂群2/3的成員遷移,將王位讓給另一只蜜蜂。分蜂時工蜂決不會發動攻擊,因為它們離巢時個個口含蜂蜜,吸飽蜂蜜的工蜂腹部彎曲不便,不能使用螫刺。
“分蜂是一個神奇的過程,分蜂前,工蜂們停止對蜂王提供王漿,逼蜂王減肥,使蜂王腹部進一步收縮,讓蜂王做好出巢飛翔的準備。一旦時機成熟,蜂王就出巢帶著眾蜂離開。”李說,自然分出的蜂群有新巢后,工蜂出巢進行認巢飛翔和采集粉蜜,守衛蜂在巢門前站崗,哺育蜂開始積極飼喂蜂王,蜂王卵巢重新發育,不久便大量產卵。蜂群的活動很快恢復正常。
分蜂對養蜂人損失較大,知道蜜蜂習性的養蜂人,看到情況不對后,在分蜂季節對老蜂王剪翅,弄一個新蜂房人工干預分蜂,不讓蜂飛走也可分蜂,以防發生分蜂造成蜜蜂飛失。
最近,滎陽市的一位年輕人,面對成千上萬的蜜蜂,束手無策,無奈給我們打來了求助電話。
昨日上午,市民致電本報稱,啟福大道與南水北調渠北200米處,啟福中華小區北門口的人行道上,有人擺放了30多箱蜜蜂,不僅占道,不時飛出的蜜蜂還侵擾行人。
美國密歇根州,一名膽大至極的男子拍攝了一段令人咋舌的視頻,他先是脫光光,然后雙手提著一蜂房的蜜蜂來遮羞。有上千只蜜蜂在他周圍飛來飛去,Charles Wieand卻一點也不害怕,哪怕這些小東西爬到他的大腿內側。
5月28日上午9點,成都金牛區河濱森鄰小區,不少居民聚在停車場一角,觀看一場“慘劇”:地上扔著6個破損的蜂箱,里面躺著厚厚一層死蜂,而周圍數米遠的地上,也是密密麻麻的蜜蜂尸體…… 養蜂人王先生心疼慘了。
臺媒稱,豪沃思(Carol Howarth)是一名住在英國威爾斯的婦人,日前她駕車到哈佛威斯特(Haverfordwest)市中心購物,不料發現一群約2萬只的蜜蜂緊緊貼在車尾,怎么趕都趕不走,引來路人圍觀拍照。
臺媒稱,豪沃思(Carol Howarth)是一名住在英國威爾斯的婦人,日前她駕車到哈佛威斯特(Haverfordwest)市中心購物,不料發現一群約2萬只的蜜蜂緊緊貼在車尾,怎么趕都趕不走,引來路人圍觀拍照。
對此,醫生及專業養蜂人提醒,外出賞花時盡量不要穿鮮艷的外衣,也不要刻意去招惹蜜蜂,女士外出賞花最好莫噴香水。
陜西“世界蜂王”20萬只蜜蜂裹身談笑自如
半年來,慈溪市民王先生家常有蜜蜂“拜訪”,趕也趕不走,即便拍死幾只,仍有更多的來“騷擾”。消防隊員分析說,蜜蜂可能是由油煙管道與墻壁的縫隙飛進來的,柜子通風好,避雨又安全,才在這兒“扎營”了。
而有的店主干脆在水果攤位旁,點上了蚊香,“哪曉得,沒有把蜜蜂熏昏,自己卻頭昏腦漲。” 對此,青白江區城廂繡川河社區黨委書記李勛告訴記者,繡川農貿市場所在地是涉農社區,隸屬于繡川河社區,但是養蜂的技校宿舍則是朝陽路社區的管轄地。
蜜蜂包圍私家車 或因蜂王爭霸
穿上防蜂服的工作人員從阮良明頭部緩緩倒下大量蜜蜂,沒過多久,阮良明整個頭部布滿密密麻麻的蜜蜂。
江西“第一蜂人”靜坐挑戰,上身已布滿密密麻麻的蜜蜂。
昨天,他用16只蜂王召來46萬只蜜蜂,制作了一件重達91斤的蜂衣。
佘平說,一周前他就到處踩點,這個地方雖然狹窄,但背風,穿蜂衣時蜜蜂不容易被風吹散。” 佘平說,根據蜜蜂習性,要穿蜂衣需三天不洗澡,耳鼻塞棉花,不穿棉質衣褲。“40分鐘,蜂衣織完,減去佘平和不銹鋼盆的重量,蜜蜂重91.3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