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露在自己開的火鍋店為顧客服務。
白皙的皮膚,濃密的眉毛,大大的眼睛,見過她的人都說她像極了明星高圓圓。
與客戶交流
做微商每天都要收發包裹,張露忙得不亦樂乎。與客戶交流。
我市“90后”的張露就是一位既有顏值又很能干的女孩。白皙的皮膚,濃密的眉毛,大大的眼睛,見過她的人都說她像極了明星高圓圓。她并沒有因為上天的恩賜而自命不凡,卻通過自己的努力開火鍋店,做微商。近日,記者采訪了張露,聽一聽她的故事。
□文/圖 本報記者 王艷彬 實習生 劉一
把重慶火鍋“搬”回漯河
張露和老公曹源相戀八年。上大學時期,雖然張露在鄭州上學,曹源在重慶上學,但張露經常到重慶看曹源,愛吃辣的張露也由此愛上了重慶的火鍋。
2013年她畢業回到家鄉后,總覺得本土的火鍋少了一點重慶的地道味兒。“何不把重慶火鍋搬回家呢?”張露的這個想法在腦海中醞釀著。瞅準了市場定位,資金卻成為一大難題。“找一個合伙人吧!”于是,他們想到了同是漯河人的好友馮林博。由于合伙人馮林博的加入,采用股份制,資金上也算有了保障。但開店比不得當吃客,熟悉如何配料、制作,如何經營,學習成了入門課。幾經周折,他們在一家開了十幾年,在天津、上海都有分店的火鍋店找到了理想的學習場所。經過半年的學徒生活,他們最終掌握了火鍋底料的全部技術,滿心歡喜地回家創業了。
但是殘酷的現實又給了他們沉重的打擊,邀請來試吃的親戚朋友并不買賬。原來,正宗重慶火鍋的辛辣很多人不能承受。因此還沒吃到一半,大家就停下了筷子。原來適合重慶人的味蕾不一定適合本地人呀,如何做成本地人愛吃的正宗重慶火鍋又成了一個新的難題。“我們的火鍋需要4個小時熬制而成,每天熬制出兩三鍋,叫朋友親戚來試吃,詳細記錄每個人的意見或者建議,然后再換配方,折騰了大半年配方才穩定下來,變成了‘溫柔’的火鍋。”張露笑著對記者說。
有付出就有收獲。經過一年多的折騰,2015年1月底,他們的火鍋店終于開起來了,經過朋友們的宣傳,開業的第一天食客爆滿。“我們第一次沒有經驗,完全沒有切好菜備著,當客人都坐下等著吃時,我們在廚房簡直忙得炸了鍋。”張露開心地對記者拉開了話匣子,“把重慶火鍋變為漯河人愛吃的味道,這是我們的追求。由于我們的經營理念定位比較好,生意一直很紅火,直到現在客人都需要提前預訂。”
“我們現在之所以在沙北做家庭式火鍋,主要還是因為一開始經驗不夠。隨著經驗的積累和良好口碑的傳播,我們已經著手準備開大的店鋪了,現在也在不斷創新,創業最重要的是創意,傳統口味和現代創新口味的結合才是長久發展的關鍵,說不定到時候以全新的姿態來見大家了。”張露的這番話道出了一個“90后”女孩對生活的熱愛。
新華社合肥5月2日新媒體專電因家庭不和、生活窘迫壓力大,安徽蕭縣一男子程某竟選擇犯罪、坐牢來逃避現實。
2014年8月至10月,張露以婆家封頭廠資金周轉等理由,向劉艷艷借款金額共計4460萬元,月息分別有3分、5分,這期間,張露都按時支付劉艷艷高額利息,共支付利息1198.5萬元。王娟,獲嘉縣一家投資擔保公司的內勤,她拿了父母和親朋好友的錢共計415萬元借給張露,目前手里只是一大把張露打的借條。
2014年8月至10月,張露以婆家封頭廠資金周轉等理由,向劉艷艷借款金額共計4460萬元,月息分別有3分、5分,這期間,張露都按時支付劉艷艷高額利息,共支付利息1198.5萬元。王娟,獲嘉縣一家投資擔保公司的內勤,她拿了父母和親朋好友的錢共計415萬元借給張露,目前手里只是一大把張露打的借條。
河南27歲女孩半年時間詐騙身邊姐妹7526萬余元被捕。
因為商家承諾免費贈送,不少市民都沒有懷疑,并根據對方要求提供了住址、電話等快遞聯系方式。
20歲的他自稱“努力筑夢者”,生活在福利院,出行離不開輪椅,卻又靠著自己的努力,實現了一個又一個愿望。他叫范廣照,重度腦癱,肢體一級殘疾,命運多舛的他曾在鄭州市兒童福利院生活。
剛剛過去的“雙11”,讓不少小伙伴們嗨翻了,河南各大高校內的快遞點都排起了長隊。這時,你有沒有那么一刻,突然“懶癌”上身:天冷霾大,俺不想再下樓冒著嚴寒排隊取快遞了?
剛剛過去的“雙11”,讓不少小伙伴們嗨翻了,河南各大高校內的快遞點都排起了長隊。這時,你有沒有那么一刻,突然“懶癌”上身:天冷霾大,俺不想再下樓冒著嚴寒排隊取快遞了?
題:河南貧困縣借互聯網摘窮帽:村民變微商 產品銷海外 ” 與苗苗一樣,國家級貧困縣民權縣孟莊村“第一書記”孫志平,把“線上線下”運營的有聲有色。
近日有網友稱,自己的朋友圈里有個微商,平日以賣鞋帽手表等商品為主,但最近他的朋友圈卻還發布一些售賣砍刀、弩機、仿真槍的廣告。
孫女士平時喜歡把自拍照發到網上,但最近發生的一件事讓她不敢再自拍了,她還把之前的照片也一并刪除了。7日下午,孫女士又發現自己的照片在一款聊天軟件的動態發布里被頻繁轉發,這次她“代言”的是一款不知名的微商產品,主治婦科疾病。
7日下午,孫女士又發現自己的照片在一款聊天軟件的動態發布里被頻繁轉發,這次她“代言”的是一款不知名的微商產品,主治婦科疾病。河南鶴淇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直艷軍對此表示,廣告圖片發布者的做法侵犯了孫女士的肖像權,孫女士有權要求對方立即停止使用照片并要求賠償。
家住南京六合區的少年小雷輕信微商,花了1280元買蘋果7plus,可買到手后,這部手機連高仿都算不上,一直處于待機狀態無法開機,一檢查連耳機也是假的。
她的朋友圈就是她從事微商的心路歷程,以下是摘錄的一些她的朋友圈內容,從中也許我們會得到一些啟示。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隨便果的生產許可登記信息僅為“蜜餞類”普通食品,但號稱能夠治療尿毒癥、痛風等癥狀。北京匯佳律師事務所主任邱寶昌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根據法律規定,普通食品不能宣傳或暗示治療、預防、緩解疾病功能,隨便果已涉嫌虛假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