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衣奶奶”家中堆滿了織好的毛衣,準備送往兒童福利院
河南商報見習記者 李冰冰 文/圖
82歲的開封老人李鳴,8年織了600多件毛衣送給孤殘兒童和街坊鄰居,人稱“毛衣奶奶”。
為人織毛衣從不求回報
昨日下午,河南商報記者來到位于開封市行宮角社區的李鳴家中,只見沙發上堆滿了毛衣毛線。李奶奶說,這些毛衣有80多件,準備送給一個兒童福利院。
她說,自己8歲就開始學織毛衣,如今閉上眼也能織,4天就可以織一件,織的毛衣加起來都有一車了。
退休前,李鳴是銀行的一名職工,同事幾乎都穿過她織的毛衣。冬天看到一些老人、小孩衣服單薄,她都會給他們織上一件毛衣,從不求回報。
據開封市兒童福利院一名曹姓工作人員稱,他們這里的孩子穿的毛衣都是李奶奶織的,舊了就換新的,不僅如此,別的兒童福利院李奶奶也關注,每個月都會買一些生活用品和玩具看望孤殘兒童。
8年送出毛衣600多件
行宮角社區書記鐵富霞說:“李鳴從2008年就開始給福利院兒童織毛衣,只是不留名,還給鄰居和空巢老人織,數量600多件。”
長時間織毛衣,老人的食指被磨出了厚厚的繭子,還有點骨折。
“每次織毛衣的時候,我總是在想,以后穿上這件毛衣的孩子長什么樣?是高還是矮?是胖還是瘦?”老人說。
“老太太人好、心也好。”行宮角社區主任程蘭香對河南商報記者說,“這些年,周圍的人給了她很多溫暖,她把這些溫暖又回饋給了更多需要的人。”
“毛衣奶奶”說
“人活著就要制造點幸福,我的幸福就是為需要的人織一件毛衣,讓他們不再寒冷。”
82歲的開封老人李鳴,8年織了600多件毛衣送給孤殘兒童和街坊鄰居,人稱“毛衣奶奶”。
“這是真正的‘真人秀’節目,是現實中發生的、未經編輯處理的真實事件。”游輪之旅慢電視再次取得成功,320萬觀眾至少部分收看了節目,還有成百上千的觀眾在游輪停泊在不同港口時前去“圍觀”。
“這是真正的‘真人秀’節目,是現實中發生的、未經編輯處理的真實事件。”游輪之旅慢電視再次取得成功,320萬觀眾至少部分收看了節目,還有成百上千的觀眾在游輪停泊在不同港口時前去“圍觀”。
據外國博客新聞網站“boredpanda.com”2月11日報道,澳大利亞最長壽老人阿爾弗雷德·戴特(Alfred Date)響應菲利普島(又稱澳大利亞企鵝島)企鵝基金會的號召,為島上因石油污染而瀕危的小企鵝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織毛衣,為小企鵝編織一件件貼身又貼心的保護毛衣。
據俄羅斯”衛星”新聞網6月22日消息,《每日郵報》報道稱,98歲的澳大利亞居民梅爾·達文波特(Merle Davenport)為企鵝幼崽織毛衣保護他們。
抗議活動的主要參與人梁同學是華南理工大學學生。昨日上午11點,六名大學生來到真光中學門口舉牌抗議,半個小時的抗議行為因天降大雨而提前終止。
抗議活動的主要參與人梁同學是華南理工大學學生。昨日上午11點,六名大學生來到真光中學門口舉牌抗議,半個小時的抗議行為因天降大雨而提前終止。
這是一個關于友情和愛情、夢想與現實的殘酷故事。
浙江一學校要男學生織毛衣 學生稱還不如寫作業。
一團毛線,傳遞心靈的關愛;一件毛衣,凝聚人間的溫暖。10月9日,記者從市婦聯獲悉,我市“恒愛行動——百萬家庭親情一線牽”公益活動啟動。該活動邀請全市“愛心媽媽”免費領取毛線,通過自己的一雙巧手,為孤殘兒童編織一件“溫暖牌”毛衣。
萬圣節過去了,光棍節還遠嗎……在小編心里,萬圣節也好,光棍節也罷,跟圣誕節、情人節這些能讓兄弟妹紙們心里燦爛一把的節日一比,弱爆了。小編也是個俗人…… 看看下邊兒這哥們兒給的“驚喜”:其實愛對了人,每天都是情人節。
昨日上午,一群大學生在真光中學門口抗議開設“淑女班”。梁同學認為,“淑女班”將開設的烹飪、口才、禮儀等課程有將這些能力等同“淑女”這一概念之嫌。” 針對不少網友質疑“淑女班”有性別歧視之嫌,荀校長表示,“淑女班”的一些特色課程也會面向男生開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