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獻者的親屬和志愿者一起獻花寄托哀思
□記者 蔡君彥 文 許俊文 攝影
核心提示丨“讓生命從這里更加燦爛!”3月25日上午,河南省紅十字會在新鄭龍湖的河南福壽園紅十字紀念苑舉行以“愛心的傳遞”為主題的緬懷紀念活動,參與活動的器官遺體捐獻者家屬代表、紅十字志愿者等400余人,依次向捐獻者紀念碑獻上鮮花、默哀致敬,表達對器官、遺體捐獻者的哀思和敬仰。
捐獻者紀念碑前,手捧白菊的人群中,有坐在輪椅上的白發老人,有一臉稚氣的6歲孩童,更多的,是中年人和青年人。有人哭泣,有人默默佇立,一遍遍觸摸著刻字紀念碑上的親人名字。
“我覺得父母特別偉大。”裴女士閃著淚光說,去年,父親母親相繼去世,家人遵照老人的遺愿將遺體捐獻。這天,多位親友從三門峽趕來,見這么多人來集體緬懷,感傷又欣慰。
張女士說到去年3月份她的公公王秉毅去世時,滿懷敬意。“他是一位屢立戰功的老軍人,樂觀,豁達,他經常說自己戰爭中沒有犧牲,去世后要捐獻遺體,再為社會做一份貢獻。”她印象最深刻的是,老人在世的最后兩三年,身上一直揣著省紅十字會的電話,一再叮囑說萬一哪天自己“不在了”,一定要遵他遺愿。
來自許昌的耿女士代表器官捐獻者家屬發言。她說,30歲的哥哥去年不幸從房上摔下,病重離世,得知捐獻器官可以拯救別人的生命,熱衷公益的家人決定捐獻逝者器官,讓親人的生命以另一種形式存在。
河南省紅十字會黨組成員、秘書長任義德表示,捐獻遺體和器官是彰顯社會文明進步的高尚行為,捐獻者為他人的生命健康和家庭幸福奉獻了自己,也為醫學事業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做出貢獻。
據河南省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我省已實現器官捐獻341例,成功捐獻668個腎臟、307個肝臟,使1000余名重病患者生活質量得到提高;已實現遺體捐獻306例,同時全省有400余人簽署“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自愿書”、2500余人簽署“遺體捐獻登記表”,成為人體器官遺體捐獻志愿者。
一家人通過商議,在悲痛中作出了決定,把艾永華的一個腎臟給了女兒,并捐獻她的另一個腎臟,以及肝臟和眼角膜,拯救更多像小林一樣患病的人。采訪結束時,濮陽市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表示,期望能有更多的愛心人士關注器官捐獻,因為人體器官捐獻是一項自愿的、無償的社會公益事業。
得知有器官捐獻一事時,楊先松的家人在悲痛之余,一致同意捐出楊先松的器官。截至9月30日,今年全省共實施人體器官移植手術746例,比去年全年多153例,其中公民逝世后捐獻器官手術達639例(2015年407例),占人體器官移植的大頭。
40多歲女士身患尿毒癥,一邊是一周兩次的血液透析,一邊是三個孩子的生活起居,瘦弱的丈夫到處打工強撐著貧苦的家。經過配型,李女士可以接受父親的腎源,因為擔心李女士情緒激動,家人只是告訴她有合適的腎源可以接受腎移植,并未告訴她腎源是父親的。
王中奎夫婦在醫院守候了6天,兒子的傷情依然被診斷為“不可逆”。作為一名長期堅守在器官移植一線的權威醫生,楊洪吉估算,四川目前登記在冊的等待腎移植的患者超過了4000例,等待肝移植的患者超過150例。
9月6日,年僅24歲的白領小丁從位于長寧區福泉路的公司下班,坐地鐵回到周浦住地時遭遇歹徒搶劫,被棄于人員稀少的通道內,被發現時已經是案發后30小時。
他喜歡中國,做了杭州女婿;妻子王女士說,丈夫馬克是個幽默且很有愛心的人,曾兩次自己掏錢前往秘魯支教。
據《明鏡》報道,一名來自英國的嬰兒在出生74分鐘后便死亡,其父母決定將嬰兒的器官捐獻。
2015年1月1日起,中國把停止利用死囚器官開展器官移植手術,作為最新的目標,來自公民自愿捐獻的器官,將成為我國器官移植手術的最主要器官來源。夏強認為,以仁濟醫院為例,現在能做的就是加強器官捐獻的動員力度,提高公民自愿捐獻率,以及開展親屬間的活體移植。
在哈醫大四院重癥監護室,4歲的小林躺在病床上,已陷入深度昏迷,雙肩仍不停抽動著。想到兒子的器官要捐獻出去,張雙雙把兒子的手攥得緊緊的,那是疼了4年的兒子啊……目前,配型工作正在進行中,小林的器官可能被移植到全國各地有需要的孩子身上。
題:內蒙古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期待“捐有所值”1990年2月,身患肝癌已經奄奄一息的劉其端在北京朝陽醫院留下遺言,他要把自己的遺體制成骨骼標本捐獻給內蒙古醫學院。
這一選擇,讓人看到來自平常人的奉獻精神和不凡善舉,這同樣是破解器官捐獻難題的重要建構力量。以此不難發現,靚靚父母做出的這一選擇,讓人看到來自平常人的奉獻精神和不凡善舉,這同樣是破解器官捐獻難題的重要建構力量。
自己可能將不久于人世,孔振宇希望用自己的生命幫助更多的人。
得知自己可能將不久于人世,孔振宇提出了捐獻器官的想法,希望用自己的生命幫助更多的人。 簽志愿書那天,雙手已經使不上勁的孔振宇在父母的幫助下,歪歪斜斜地寫下自己的名字,接著開心地笑了。
12月23日,在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黎璐在重癥監護室外,等待張靜去完成器官捐獻手術。
公民逝世后自愿器官捐獻將成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