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了最新通報,初步確認非法疫苗案中部分上線為醫藥公司業務員。同時又公布了4家涉山東問題疫苗案的藥企,其中包括南陽致遠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目前,我省已有兩家藥企涉案。
部分上線為醫藥公司業務員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23日發布最新通報,初步確認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公告中部分人員的身份,部分上線為醫藥公司業務員。
據了解,此次公布的已經確認身份的12名人員全為向犯罪嫌疑人龐某等提供疫苗及生物制品的上線,均為各地醫藥公司的業務員。
這12名上線中的李留柱(上線第25號)和張昱(上線第27號)經確認分別為南陽致遠生物醫藥有限公司業務員和位于新鄉的河南中聯醫藥有限公司業務員。
根據此前山東省食藥監局公布的信息,共梳理出河南向龐某等提供疫苗及生物制品的上線線索24條,從龐某等處購進疫苗及生物制品的下線線索20條,涉及河南8個省轄市。除去李留柱和張昱外,余下的到底都是什么身份,還有待相關部門繼續查證。
南陽一家藥企也牽涉該案
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的最新通報,涉案藥企總數已達13家。在此之前包括鄭州邦正醫藥有限公司在內的9家藥品批發企業,已被國家食藥監總局指出涉嫌虛構疫苗銷售渠道,成為山東疫苗案的“供貨方”。目前,河南涉案藥企已增至兩家。
3月23日,記者與南陽致遠生物醫藥有限公司聯系,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李留柱應該是該公司的業務員,但對于其他情況卻不愿多說。
南陽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通報稱:省食藥監局交辦的南陽致遠生物醫藥有限公司銷售疫苗的電子監管數據流向,經核實,現有證據顯示該公司業務人員李某柱涉嫌非法銷售疫苗,該局已展開調查,確認疫苗的真實流向。
同時,南陽市食藥監局通過對全市疫苗專營企業、藥品批發企業和使用單位進行全面排查,截至目前,暫未發現山東濟南市的龐某等向南陽市銷售過其非法經營的疫苗。
省食藥監局派出8個工作組督導檢查
記者23日從鄭州市食藥監局獲悉,目前鄭州市已成立了非法經營疫苗案件查處聯合工作組,當地藥監、公安、衛計委等部門正在全力開展排查、核實工作。
同時,記者也從省食藥監局獲悉,當天上午,省食藥監局召開緊急會議,并派出了8個工作組,分別進駐該案涉及的8個省轄市,對排查工作等進行督導檢查。
當天下午,省食藥監局發布公告,要求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在企業自查的基礎上,對轄區內所有疫苗生產、經營企業和使用單位進行專項檢查。發現購進、銷售、使用涉事疫苗的,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并立案調查;對自查中未主動報告的,要依法從重處罰。(大象融媒東方今報記者 米方杰 張定有 通訊員 程海舟)
曾經顯赫一時的西南藥企老大,如今盈利能力堪憂,于是想到出售旗下兩家上市公司平臺,換取現金的同時,瞄準下一個發展戰略——加入高端水混戰,這是太極集團最近一直在忙活的事情。
9月1日9時,上訴人河南省新華藥業有限公司與被上訴人山東新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侵害商標權、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在河南省高院開庭審理。
責令污染藥企立即停產整治,處理監管不力的縣環保局6名責任人員。
河南南陽一藥企污染飲用水一事經媒體曝光后,引發社會各界關注。18日,鎮平縣政府網再次通報稱,經過排查、監測分析,普康藥業廢水色度超標,南陽天冠生物發酵有限公司廢水化學需氧量、色度超標。
河南省醫學衛生類畢業生就業洽談會日前在新鄉舉行,記者發現,今年到新鄉招聘的單位分布十分廣泛,除常見的省內一些醫療單位、藥企外,上海、西藏、新疆、陜西、甘肅等地也有醫院、藥企來招聘人才,數量不少,待遇不薄。 (記者 郭書武) 4月26日,河南省醫學衛生類畢業生就業洽談會在新鄉舉行,就吸引來了上海、西藏等地的單位來招聘人才。
不收受回扣、禮品,不接受宴請、旅游……今后,本市各級醫院在采購醫藥產品前都要與藥企簽訂含有上述內容的廉潔購銷合同。市衛計委日前發布《北京市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不良記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建立北京市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不良記錄制度。
隨著多家藥企動作頻出,藥房托管熱再度回潮,甚至成為兩會上的熱門議題。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國家衛生計生委日前再度就醫藥購銷領域不正之風重拳出擊。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崔麗透露,修訂完善后的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不良記錄的規定,3月1日起施行,列入商業賄賂不良記錄的醫藥生產企業將給予嚴罰。
今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到2020年我國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將達到8萬億元以上,該領域對社會資本實行“非禁即入”原則。該政策一出,群雄并起,行業規模9年翻兩倍的增長速度引得國內制藥大佬頻頻涉足包括醫院在內的健康服務業終端。然而,藥企布局醫院業務早已有之,成功案例卻乏善可陳。
編者按:日前,國家工商總局發布《開展不正當競爭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決定自今年8月15日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不正當競爭專項治理活動。有61家上市藥企的銷售費用同比增長,包括舒泰神、譽衡制藥、紅日藥業、中恒集團在內的多家藥企銷售費用同比激增超3倍。
編者按:日前,國家工商總局發布《開展不正當競爭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決定自今年8月15日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不正當競爭專項治理活動。有61家上市藥企的銷售費用同比增長,包括舒泰神、譽衡制藥、紅日藥業、中恒集團在內的多家藥企銷售費用同比激增超3倍。
“無論是科室主任、藥械科主任還是藥事委員會,他們都是一錘子買賣,我一次給夠了紅包,他們就會讓我通過,但是藥房采購不一樣。
安徽中正中藥材飲片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負責人周雷斌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很多農民和收購中介為自身利益在原材料上做手腳。” 亳州12家涉案中藥飲片企業也包括中國(亳州)上海雷允上中藥飲片廠,該公司上海華山路店經理室回應本刊記者,稱銷售未受影響。
上市公司紫鑫藥業(證券代碼:002118)是吉林本土公司,2007年上市之初本來經營中成藥,在2010年吉林推出人參產業規劃時,它轉而經營人參生意。在吉林省另一個人參產地重鎮——延邊州,紫鑫藥業以同樣手法注冊了數十家人參種植與貿易公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此番發改委調整53個品種的消化系統類藥品最高零售限價,其中部分藥品在降價不久后,已在一些藥店悄然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