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訊(首席記者 高云)一名15歲的商丘女孩遇到了怪事。右腹又腫又疼,疑似“腫瘤”壓迫了肝臟。可手術后謎底揭曉——藏在她腹腔里的,竟是她的孿生妹妹或弟弟。這是“胎中胎”,已經跟隨她15年了。
昨天上午,在省人民醫院肝膽胰腺移植外科,15歲的小英(化名)躺在病床上看書,手術后康復不錯。
她的怪病起于兩三年前。從那時起,她的右腹稍微鼓了些,時不時疼痛。今年過年前,小英病情加重,疼痛加劇。家人帶她四處求醫。核磁共振顯示,她的肝和腎之間,有個疑似大腫瘤,壓扁了右側肝臟。
3月8日,她在省人民醫院做了手術。結果出人意料,那不是腫瘤,是個“胎中胎”。省人民醫院肝膽胰腺移植外科主任陳國勇介紹,那疑似“腫瘤”的異物直徑有28厘米左右,內部竟然是個形態模糊的胎兒。經病檢,內部有大腦、腸等器官組織。
陳國勇介紹, “胎中胎”又名“寄生胎”。實際上,是小英的孿生弟弟或妹妹。“孿生胚胎在發育時,一個胚胎被包入另外一個胚胎之中,當包入的那個胚胎發育成形分娩后,被包入的胚胎存在分娩后的胎兒之中,同時隨著嬰兒一起生長,吸取嬰兒的營養,且畸形發展。”
有醫學統計數字顯示,“胎中胎”的發病率僅為五十萬分之一。
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13日報道,尼泊爾的Krishna在童年時得了神經纖維瘤癥,頸部長了巨大的腫瘤,如此大的腫瘤已經跟隨了他47年。Krishna在尼泊爾經歷了長達七個小時的手術,11名醫生通力合作,最終摘除了頸部的生長物。
極少有人像王勇(化名)這么“幸運”,腹部被刺3刀,刀刀都刺在重要器官位置,他卻奇跡般的沒有一個器官受傷。救下王勇的,是身體里一個與他“成長”多年、他卻絲毫不知的腫瘤--它叫脂肪瘤,重達10斤,已經布滿了他的腹腔,覆蓋了所有臟器。
如今,人們對腫瘤的關注度急劇提升,這可能與近年來癌癥發病率居高不下有極大關系。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營養科主任張師靜向大家推薦幾條營養建議。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來自英國普雷斯頓的皮帕-科爾(Pippa Cole)今年只有4歲,但她已經兩次戰勝了癌癥。由于肖爾和丈夫之前沒辦過婚禮,所以皮帕一直嘮叨著想讓父母辦婚禮。
半個月過去了,老徐一直把這個東西放在冰箱的冷藏柜里,也不知道該怎么辦。“動物身上所謂的寶,只有牛寶具有一定清涼解毒的中藥藥用價值,”泉州動物疫控中心的工作人員說,雞身上除了雞肉可以食用,只有一個地方,還有一定藥用價值,那就是雞內金。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大學生魏則西在2年前體檢出滑膜肉瘤晚期,通過百度搜索找到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花費將近20萬醫藥費后,仍不治身亡。
沒想到近日因視力下降去醫院檢查,才知道“凍齡”竟是顱咽管瘤在作怪。3個月前,蔡女士發現自己右眼視力下降得厲害,以為是沒休息好并不在意。
因住院期間可能他們不能夠及時回復,關注微信,及時更新最新病情最新治療情況,所有善款均用于手術跟后續治療,以下是小娟的診斷病例及各種住院費用清單。
據英國《快報》報道,捷克一名女子腹部曾長出巨型腫瘤,卻因其諱疾忌醫、任其發展,導致這顆腫瘤在4年后長到驚人的76斤重,平均周長超過1米。” 手術后,該女子的康復狀況一直處在院方的嚴密監測下,但她是否能痊愈至今尚不明確。
我國腫瘤患者五年生存率20%左右,大城市平均40%,而發達國家約70%
30歲后,人身體的各種機能都開始走下坡路,一些可能你從沒想到過的腫瘤就會找上門,以下幾種常見腫瘤應當引起重視。卵巢癌早期患者癥狀一般較隱蔽,腹脹、尿頻、腹痛、絕經后再次來潮、食欲不振、直腸出血、胃脹氣都是其可能癥狀。
“身患中晚期腫瘤的病人本身已經夠可憐了,如果不顧一切動不動為他們動刀做大手術,無疑是‘殺雞用牛刀’的做法。”日前,國內著名腫瘤防治專家何裕民向媒體表示,許多腫瘤患者在治療中會陷入一個兩難的怪圈:手術—放化療—病情惡化—再度放化療—病情惡化……然而,這樣的過度治療路線圖,給一個即將離世的病人起了加速作用。
昨天,《2015年河南省腫瘤登記年報》(以下簡稱《年報》)出爐。平均每天,我省有109人癌癥新發病,近70人死于癌癥。
映象健康特邀我省7位知名腫瘤專家,為你解答關于腫瘤的18個常見問題。看看你能答對幾個!
5月25日,對骨病科Ⅰ11歲骨肉瘤患兒小趙來說是個特殊的日子,在歷經兩個月的術前輔助化療控制病情后,經科室討論決定在這一天進行腫瘤切除、定制人工膝關節假體置換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