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陽市今年明確提出,要激發文化發展內生動力,加快文化產業發展。記者就此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南陽市委書記穆為民。
記者:南陽在加快文化事業發展方面有什么優勢?
穆為民代表:南陽是國務院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稱“宛”,是楚漢文化薈萃之地。孕育了舉世聞名的“科圣”張衡、“醫圣”張仲景、“智圣”諸葛亮、“商圣”范蠡等歷史名人。全市目前共有國家、省市級文藝家協會會員4000多人,創作的作品多次獲得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獎、“五個一”工程獎等重要獎項。南陽還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渠首地,千里淮河的發源地。此外,南陽的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寶天曼、被譽為“世界第九大奇跡”的南陽恐龍蛋化石群等,都是獨一無二的財富。
記者:南陽在挖掘自身文化富礦推進文化強市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穆為民代表:近年來,南陽市充分發揮人文優勢,注重以文塑城,持續不斷推進文化強市建設。具有南陽本土特色的動漫連續劇《神奇獨山玉》被列為“中原人文精神系列工程——文藝精品工程”2015年度重點項目,并在央視少兒頻道播出;5部優秀作品榮獲河南省第十二屆“群星獎”一等獎。歷時4年編纂而成的10卷本大型漢畫工具類圖書《南陽漢畫像石大全》出版發行,打造了南陽新的文化名片。南陽還持續舉辦了玉雕節月季花展、張仲景醫藥文化節、諸葛亮文化旅游節等多項文化經貿活動,促進了文化產業發展。同時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使以伏牛山、丹江口水庫、淮河源、恐龍蛋化石群等為重點的山水地質景觀,與以武侯祠、漢畫館為代表的漢文化景觀相映生輝。以醫圣祠、宛西制藥為代表的中醫藥文化游,以桐柏革命紀念館、彭雪楓紀念館為代表的紅色文化游,以山陜會館、荊紫關清代一條街為代表的商業文化游,以南陽府衙、內鄉縣衙為代表的衙署文化游等特色文化旅游線路同時打響,讓南陽文化隨游人走向四方。
(本報記者 劉先琴 丁艷)
據財政部網站消息,財政部近日下達2014年度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50億元,比2013年增加4.2%,共支持項目800個(其中:中央191個,地方609個),與2013年基本持平。截至目前,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已累計安排192億元,支持項目3300多個,有力地支持了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對推動全國文化領域結構調整、合理配置文化資源、優化產業發展整體布局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鄉變化很大,和7年前相比,也變美了許多,如果不是此次豫商大會在新召開,我可能要錯過與一座魅力之城的約會了。“新鄉乃至于河南都有著豐富的文化資源和悠久的歷史文明,如何將這種文化加以深入挖掘和利用,使其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至關重要。
電信網、廣電網、互聯網實現“三網合一”;開辦河南電視臺卡通頻道;提升《武林風》、《梨園春》等演藝品牌價值……昨天,省政府下發《關于批轉河南省文化產業發展戰略重點方案的通知》,公布了一系列利好措施,全面推動我省文化產業發展。推進文化演藝與旅游資源深度融合,提升《禪宗少林·音樂大典》、《大宋·東京夢華》、《大河秀典》、《水秀》、《武林風》、《梨園春》等演藝品牌價值。
與改革創新的時代同步同頻,3年多來,文化建設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基本思路形成。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我們當肩負起時代的重任,讓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巍峨聳立在神州大地上。
自2009年國務院審議通過《文化產業振興規劃》以來,國家又發布了一系列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那些“掛著羊頭賣狗肉”的偽文化產業園,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但產出可能根本與文化產業無任何干系。
要文化強國,大力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產業,無疑是必由之路。三中全會指出: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當文化遇到金融,兩者互相融合碰撞出的火花,將會成為我國文化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動力,促進文化產業走進“春天里”。值得關注的是,隨著政府出臺一系列扶持文化產業的政策,文化產業更是上升到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加以推進。
連續舉辦五屆中國收藏文化論壇之后,開封逐步成為國內集鑒定、展示、物流集散于一體的收藏文化基地。為此,開封大開城門大做“宋文章”,全力推進中南六省唯一一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開封宋都古城文化產業園區建設。
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戰略投資信陽銀行,“試水”資本市場。“這樣的情況下,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戰略投資信陽銀行時機很好,正是適時而動、順勢而為之舉。李伏安很關注河南的文化產業發展,“河南是歷史大省、文化大省,底蘊深厚、資源寶貴,當前正處于文化改革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大機遇下有大發展。
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戰略投資信陽銀行,“試水”資本市場。“這樣的情況下,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戰略投資信陽銀行時機很好,正是適時而動、順勢而為之舉。李伏安很關注河南的文化產業發展,“河南是歷史大省、文化大省,底蘊深厚、資源寶貴,當前正處于文化改革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大機遇下有大發展。
5月19日上午,記者從開封市委宣傳部了解到,河南省文化產業招商引資項目推介暨簽約儀式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開封東京夢華苑項目成功簽約。
16.7萬平方公里的中原大地上,一幅文化發展的壯麗藍圖徐徐展開,重筑文化高地的戰鼓已然擂響。而我們敢于提出“構筑全國重要的文化高地”,就是因為我們對這塊“伸手摸秦磚,抬腳踢漢瓦”的文化熱土有強烈的文化自信。
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古人說過:“樂操土風,不忘舊也”。對家鄉文化的眷戀,就是對故土傳統的守望。這種文化深植于各地民眾生于斯長于斯的精神地層,成為塑造一代又一代人的搖籃,也成為各個地區或民族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家園和紐帶。豐富多彩的特色文化,最終凝結為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我們的前人很早就懂得發掘和利用特色文化。最早的詩集《詩經》有十五國風,是15個地區采集上來的帶有地方色彩的土風歌謠,“采風”的目的,就是為了“觀風俗,知盛衰”,也是為了通過這些作品影響和維系民眾。
金秋十月,古城開封最美的時節。 今年,文化底蘊深厚的開封,為公眾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開封市文化產業的帶動力,在開封市服務業乃至經濟社會的發展中開始顯現。
“通過挖掘地域特色文化,打造本土文化品牌,目前我縣已形成了以彩印包裝為‘龍頭’,書畫、盤鼓特色板塊為‘兩翼’,重大文化旅游項目持續跟進的文化產業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