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鄭萌
河南商報記者 吳軍
昨日,河南商報記者從省統計局獲悉,2015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以下簡稱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840.62億元,同比下降0.1%,降幅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2個百分點。其中,國企利潤下降近九成。對此,專家解讀稱,這和國有企業所在的行業有很大關系。
【數據】
去年經濟總量
同比高于全國
截至目前,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2015年經濟數據已全部公布。河南2015年以37010.25億元的經濟總量,在全國排名第五,同比增長8.3%,高于全國1.4個百分點。
排在前四位的分別是廣東(經濟總量72812.55億元,增速8%)、江蘇(經濟總量70116.4億元,增速8.5%)、山東(經濟總量63002.3億元,增速8%)、浙江(經濟總量42886億元,增速8%)。
排在河南后面的則是四川、河北、湖北、湖南和遼寧。
而2014年經濟總量前十則是: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河北、遼寧、四川、湖北、湖南。
兩相對比,我們發現,前十名中有一半的位次發生了變化,其中,四川一躍成為全國第六經濟大省,位次前進兩名;河北位次后退一名,遼寧則后退三名。
河南商報記者梳理往年的數據發現,近四年來,河南的經濟總量一直穩坐第五把交椅,2012年至2015年都是,只不過,經濟總量從3萬億元增至37010.25億元。
對于這次河南再次排全國第五,河南省社科院院長張占倉認為,這得益于河南的兩個明顯優勢。
“一是河南的進出口,二是第三產業的發展。”張占倉稱,2015年,在全國外貿形勢處于低迷時,河南的進出口一枝獨秀,全年增速達到15.3%,高于全國22.3個百分點,在全國同比下降7%的大環境下,實現了逆勢上揚。
【河南】
國企利潤下降近九成
2015年,全省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0.11億元,同比下降89.0%;集體控股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39.59億元,下降3.2%;非公有制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570.92億元,增長5.7%。
解讀:國有企業利潤下降近九成,為什么這么多?對此,省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張富祿稱,這和國有企業分布的行業有很大關系。“大部分國企都屬于制造業、采掘業,高成長性行業的特別少。”這同時也提醒國有企業必須得轉型升級,向新興產業轉移。
“我不贊成‘國企利潤下降是因為效率低,民營企業效率高’這種說法,單個企業對比可能有一定道理,但如果整個行業都出問題了就是系統性的。”張富祿說。
【原因】
能源工業利潤下降近八成
2015年,全省高成長性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2507.80億元,同比增長7.6%,其中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服裝服飾產業分別增長23.6%、18.2%和12.8%。傳統支柱產業實現利潤總額1887.75億元,同比下降8.4%,其中冶金、建材和能源工業分別下降9.9%、1.8%和79.2%。
解讀:張富祿分析認為,能源工業利潤下降近八成,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說明現在河南的能源不短缺了,過去像煤炭、石油等能源在河南根本不夠用。這幾年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規模的擴大,河南的能源發展已經能充分滿足國民的需要;第二,則說明這個行業目前面臨飽和狀態,因為煤炭、石油都屬于不可再生的能源,能源工業利潤下降對于能源保護來說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應該降。
【分析】
倆行業各虧損幾十億元
2015年,全省40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8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0個行業下降,1個行業由同期盈利轉為虧損,1個行業虧損額同比增加。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同比下降20.3%,有色金屬礦采選業下降9.8%,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下降9.4%,煙草制品業下降9.5%。煤炭采選、石油天然氣開采兩行業分別虧損35.16億元、68.18億元。
解讀:煤炭采選、石油天然氣開采為什么會虧損幾十個億呢?張富祿稱這兩個行業都屬于上述提到的能源工業行業,當行業達到飽和時,對經濟就不再構成貢獻,利潤肯定會下降,這就會倒逼著企業轉型升級。
美國駐華大使馬克斯·西本·博卡斯、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接連來到河南,表示要在經貿、旅游、教育等領域搭建合作平臺;今年5月,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揭牌,河南自此融入國家創新發展戰略的主旋律;
從經濟總量和增長的角度來看,需要指出的是,不僅中國在過去10年經濟增長迅猛,其他3個金磚國家也表現優異,但中國是唯一一個增長超出我們預期的國家。我曾經與中國經濟懷疑論者作過交流,他們認為由于計劃生育政策,社會上沒有充足的男性勞動者參與到進一步的城鎮化進程當中。
按世界銀行標準,已由低收入國家躍升至中上等收入國家。
人均國民總收入也實現同步快速增長,根據世界銀行數據,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5680美元,按照世界銀行的劃分標準,已經由低收入國家躍升至中上等收入國家。
人均國民總收入也實現同步快速增長,根據世界銀行數據,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5680美元,按照世界銀行的劃分標準,已經由低收入國家躍升至中上等收入國家。
人均國民總收入也實現同步快速增長,根據世界銀行數據,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5680美元,按照世界銀行的劃分標準,已經由低收入國家躍升至中上等收入國家。
人均國民總收入也實現同步快速增長,根據世界銀行數據,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5680美元,按照世界銀行的劃分標準,已經由低收入國家躍升至中上等收入國家。
人均國民總收入也實現同步快速增長,根據世界銀行數據,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5680美元,按照世界銀行的劃分標準,已經由低收入國家躍升至中上等收入國家。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國家統計局表示,將于明后年推行新的GDP核算體系。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研究室主任牛犁指出,調整GDP核算體系的原因是聯合國、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2008年對國民經濟核算國際標準進行了修訂。
●公有經濟和非公經濟共同發展才是中國經濟日益繁榮、迅速強大的根本原因和基本特征 胡鞍鋼:中國巨大的經濟總量和無限的多樣化市場需求為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合作領域。
“中國是金磚機制的堅定支持者和參與者,把金磚國家合作作為中國外交的重要方向,相信金磚國家合作會有力促進世界和平、穩定、繁榮。歷經10年耕耘,金磚國家合作站上了一個新起點,而新的挑戰期待金磚國家再次共同面對,共同探尋應對之道。
“十三五”時期是河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工業經濟……
2014年,在這一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中國經濟發生了諸多重要改變:告別高速增長,“新常態”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不再“大水漫灌”,定向調控成為宏觀政策的新思路;加速告別“唯GDP論”,就業和收入成為更看重的指標;啃掉諸多“硬骨頭”,多項經濟改革迎來新的頂層設計。
7月15日,在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上,李克強再次指出,注重實施定向調控,在調控上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有針對性地實施“噴灌”“滴灌”。新型城鎮化方面,今年3月公布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明確了新型城鎮化的目標和路徑,為未來中國推進城鎮化提供了“施工圖”。
7月15日,在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上,李克強再次指出,注重實施定向調控,在調控上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有針對性地實施“噴灌”“滴灌”。新型城鎮化方面,今年3月公布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明確了新型城鎮化的目標和路徑,為未來中國推進城鎮化提供了“施工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