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磊河南日報記者李鳳虎
本報訊2015年是省委確定的“主體責任落實年”,省委書記郭庚茂強調“要以主體責任的落實,統攬全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各項工作”。昨天記者從省紀委獲悉,回望一年來全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建立工作機制、創新方式方法,強化責任擔當、層層傳導壓力,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的落實推動了全面從嚴治黨,服務保障了全省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
省紀委先后分三次通報15起履行“兩個責任”不力典型案例
2015年7月,省紀委的一份通報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通報內容是:2014年12月,開封市鼓樓區政府副區長趙海宏、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馮栓記、區政協副主席劉軍民等人借公務考察之機外出旅游。開封市紀委責成鼓樓區委作出書面檢查,對負有主體責任的區委書記、負有監督責任的區紀委書記進行誡勉談話;趙海宏和其余當事人分別受到嚴重警告和黨內警告處分;鼓樓區紀委對負有主體責任的6位辦事處黨工委書記進行誡勉談話。
有人感到困惑:下屬人員違規旅游,區委書記、紀委書記又沒有違規違紀,為啥要追究他們的責任呢?
省紀委有關負責人說,這就涉及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的問題。有權必有責,失責必被究。嚴格的追責問責,釋放出強烈的震懾效應。2015年9月,中央紀委轉發河南省委通報,新鄉市委原書記李慶貴作為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因主體責任落實不力、管黨治黨不嚴,被追究責任。
這起發生在我省新鄉市的因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落實不到位而被追責的典型案例,在河南乃至全國都引發巨大震動。
據介紹,2015年,全省共有85個單位的黨委(黨組)、紀委(紀檢組)和940名黨員領導干部,因落實“兩個責任”不力受到責任追究,省紀委先后分三次通報15起履行“兩個責任”不力典型案例。有力的追責問責,進一步營造了從嚴治黨的濃厚氛圍。
實踐證明,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必須緊緊抓住落實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各級紀委必須從嚴監督執紀問責,督促各級黨組織切實把主體責任扛穩、抓牢、做實。
仍有個別地方和省直單位黨委(黨組)“只掛帥,不出征”
省委《關于落實黨風廉政建設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的意見(試行)》明確規定,各級黨委(黨組)、紀委(紀檢組)要落實“兩個責任”年度雙報告制度。
省紀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從全省整體情況看,個別地方和單位在落實“兩個責任”方面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據介紹,仍有個別地方和省直單位黨委(黨組)“只掛帥,不出征”,當“甩手掌柜”,主體責任工作仍由紀委(紀檢組)“全權負責”,表面上“全面領導”“大力支持”,本質上落實主體責任招數不多,落實不力。
據悉,中央、中央紀委和省委多次就落實“兩個責任”提出明確要求,但“上層九級風浪,下邊紋絲不動”等現象仍然存在,工作壓力層層衰減問題越往基層越突出。有的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做表面文章;有的追究不嚴、問責乏力,走走過場;有的好人主義、一團和氣,不敢擔當。
對責任追究典型問題和典型案例,堅決予以點名道姓通報曝光
2015年既是省委確定的主體責任落實年,也是責任追究年。省紀委全面推行黨風廉政建設“六個一律”問責,以“零容忍”態度執紀問責。
省紀委有關負責人說,對不講政治紀律、政治規矩和組織紀律,造成惡劣影響的;對“四風”問題突出,或是頂風違紀,嚴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對區域性、系統性貪腐案件和嚴重違紀問題高發頻發,不正之風長期得不到糾正的;對貫徹落實上級決策部署不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對黨內政治生活不嚴肅、政治生態惡化、本身又不能糾正的;對為官不為、慢作為、亂作為,不接受監督、不回應群眾關切、不認真整改突出問題的,都要組織“一案雙查”、“一案雙究”,一律從嚴問責;對責任追究典型問題和典型案例,堅決予以點名道姓通報曝光。通過主體責任的問責常態化、制度化,不斷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走向深化。
據介紹,去年7月起,全省各級黨組織開展了為期半年的“嚴守政治紀律嚴明政治規矩專項治理”,著力糾正和查處10類違反政治紀律的突出問題;權力機制也不斷規范,各地普遍建立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制度。
省紀委指出,除了加強問責,還要落實責任追究情況通報制度,構建問責的常態化、長效化機制,倒逼“兩個責任”落實到位,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紀律保障。
據悉省紀委將緊盯“小微權力”,運用好“四種形態”,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堅決遏制基層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蔓延勢頭。
7月20日,第十四次全國檢察工作會議在長春召開。曹建明稱,要加強檢察公共關系建設,善于與社會和媒體溝通,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實現檢察工作與社會公眾良性互動,加強各級院新聞發言人隊伍建設。
在過去的5年間,檢察機關通過反腐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487億元,查辦97名原省部級以上干部職務犯罪案件。
6月21日,記者從河南省紀委獲悉,洛陽市7名縣處級干部因嚴重違紀被處分。
全省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443起,處理608人,其中黨紀政紀處分497人;處分人數中鄉科級干部占絕大多數,共484人,處分縣處級干部13人。
5月5日,在“全省開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視頻會”上,河南省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尹晉華部署了即將要展開的“狠拍蒼蠅”專項整治工作。
隨著正風反腐的持續深入,嚴重影響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腐敗“毒瘤”逐漸被清除,清新的黨風政風撲面而來,大大增強了民眾的獲得感。
這幾年,中央部署反腐敗的聲勢和力度前所未有之大,在“老虎”“蒼蠅”一起打的大環境下,反腐敗工作成效卓然。
十八大以來,中央處理了大批貪污腐敗的領導干部,的確就干部作風整頓下了大力氣,官場風氣大大改善。
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承載著重大的歷史使命和民族責任。一個廉潔的政黨必將會帶來一個全新的希望和成效。
河南省紀委監察廳預防腐敗局消息,濮陽市華龍區政府黨組成員王向東(副縣級)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2月份,河南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繼續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中央紀委要求,持之以恒糾正“四風”,全省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339起,處理434人。
【解讀】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表示,反腐倡廉建設凈化了風氣,扶正祛邪、激濁揚清,有利于形成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環境、高效廉潔的政務環境。【解讀】規范領導干部在經濟發展中的行為,在經濟新常態下構建政商關系“新生態”,將成為反腐工作的重要切入點。
中央黨校教授張希賢認為,官方通報用準確的事實說話,這表明中共反腐斗爭的法治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國家行政學院教授馬慶鈺表示,反腐敗斗爭走向常態化,基礎制度建設走向正軌,實現依法管理、法規約束,將是今年反腐的一項重點工作。
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群眾是否有獲得感、幸福感,就是衡量人心向背的“測量尺”、檢驗反腐成效的“試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