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鄭州市統計局發布我市2015年經濟運行“成績單”。
初步核算,2015年,全市完成生產總值7315.2億元,比上年增長10.1%,比全國和全省分別高出3.2個和1.8個百分點,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
名列省會城市第7位
據了解,2015年,全市GDP突破7000億元,超過沈陽,在35個大中城市和26個省會城市均前移1位,名列省會城市第7位。
2015年全國GDP同比增長6.9%,比上年回落0.4個百分點;全省GDP同比增長8.3%,比上年回落0.6個百分點。在全國、全省分別比上年回落0.4個和0.6個百分點的情況下,我市比上年提高了0.6個百分點。
并且,主要經濟指標領跑全省。2015年,我市GDP增長10.1%,在全省18個省轄市排名第1,比上年前移4位;GDP占全省比重達到19.8%,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排第2,前移10位;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排第1,前移2位;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排第2,前移8位。
第三產業增速首次超過第二產業增速
近年來,雖然工業增速有所回落,但隨著電子信息產業和汽車裝備制造業的不斷壯大,工業仍是支撐我市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因素,但第三產業“雙低”(占GDP比重低、增速低)是制約我市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
2015年,我市三產所占比重大幅提高,三次產業結構比為2.1∶49.5∶48.4,三產比重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達到11.4%,是自2012年以來首次達到兩位數增長,也是2003年以來三產增速首次超過二產增速,第三產業所占比重和增速的大幅提高,使得我市經濟增長的方式已由二產(工業)獨輪支撐向二、三產產業雙輪共同支撐轉換,三產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
投資、需求共同拉動
從投資看,全年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288億元,比上年增長19.6%,在全國投資呈回落趨勢的態勢下,我市投資穩中有升。尤其是第三產業投資和基礎設施投資分別增長27.4%和23.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高7.8個和3.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占全市投資的比重由上年的70.5進一步提高到75.2%,對全市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到98.6%。
從需求看,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295億元,比上年增長11.5%;全市外貿進出口完成570.3億美元,增長22.9%,其中,出口312.4億美元,增長17.2%,進口257.8億美元,增長30.5%;進出口和出口分別高出全國30.9和20.0個百分點,高出全省9.1和7.8個百分點;分別占全省進出口和出口總額的77.2%和72.5%,居中部六省省會城市第1位,在全國省會城市排名中位列第4。(記者 趙柳影)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606.11億元,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13301.50億元,增長7.6%;第三產業增加值11932.96億元,增長10.1%。
#第三季度經濟數據# 【統計局發言人:房地產銷售對GDP增長起到了重要作用】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表示:中國房地產銷售對GDP增長起到了重要作用。房地產新政策起到降溫作用,引導樓市回歸合理軌道,對房地產剛需和改善性需求還是支持的。
其余11省份上半年經濟增速低于全年預期目標,其中山西、遼寧兩地上半年經濟表現與全年目標差距較大,GDP實際增速與全年預期值相差超過2個百分點。
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34.94元,同比增長8.0%。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92.05 元,同比增長……
中國經濟網發現,數據顯示,其中有24個省份的一季度GDP增速跑贏全國GDP6.7%的增速,上海市的增速與全國增速持平,僅有云南、河北、黑龍江、吉林、山西、遼寧低于全國增速。
據北青報記者統計,29個可獲數據的省份中(除安徽、上海),有13個省份2015年取得的GDP增速超出預期,其中8個在長江經濟帶。
隨著全國半年數據的出爐,全國各省市陸續發布了2015年上半年GDP的“成績單”。中國經濟網還發現,遼寧GDP增速與年度目標相比相差甚遠,相差3.4個百分點,山西的數據也不樂觀,與既定目標相差3.3個百分點,經濟發展狀況令人堪憂。
隨著全國半年數據的出爐,全國各省市陸續發布了2015年上半年GDP的“成績單”。中國經濟網還發現,遼寧GDP增速與年度目標相比相差甚遠,相差3.4個百分點,山西的數據也不樂觀,與既定目標相差3.3個百分點,經濟發展狀況令人堪憂。
東三省GDP增速排名墊底,專家稱,與政府“土地財政”相關。
隨著全國半年數據的出爐,全國各省市陸續發布了2015年上半年GDP的“成績單”。中國經濟網還發現,遼寧GDP增速與年度目標相比相差甚遠,相差3.4個百分點,山西的數據也不樂觀,與既定目標相差3.3個百分點,經濟發展狀況令人堪憂。
對此,浙江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王杰表示,近年來浙江發展以“互聯網+”為代表,以新業態、新產品、新技術、新商業模式、新經濟為代表的產業,取得明顯成效。目前,東三省中僅遼寧省公開了上半年的財政收入,依舊延續了一季度負增長的趨勢,同比下跌22.7%。
今天(9日),廣東、吉林、海南這三地的省級兩會開幕,至此,各地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均已出爐。除了增速下調,另一個顯著的變化是,各省份大都將GDP增長目標設為一個區間值,而非一個絕對的數字。
其中,北京從去年的7.5%左右下調至7%左右,天津從11%下調至9%左右,河北從8%左右下調至7%左右,重慶從11%左右下調至10%左右……降幅最大的為遼寧、山西和甘肅,下調幅度均達3個百分點。
1月2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4年中國經濟賬本:GDP總量首次突破60萬億元,同比增長7.4%。“我們不僅要看到7.4%這個增速在合理區間,更要看到中國經濟發生了一些深刻的變化,這些變化是深刻的,是趨勢性的。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安排,GDP等國民經濟運行數據即將對外公布。據記者了解,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去年GDP增速放緩和,今年GDP增長目標也成為業界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