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達人豪哥將這張照片發到了互聯網上
每到秋冬季節,推著三輪車叫賣烤紅薯的小販對許多人來說是再熟悉不過了。可當“互聯網+”攪動著這個社會時,一枚小小的烤紅薯也會在瞬間搖身變成“高大上”的互聯網產物。
這幾天,南陽一位七旬大爺在街頭賣烤紅薯出名了,原來他趕時髦,打起了“互聯網+烤紅薯”的主意,網友紛紛感嘆好勵志:大爺都如此拼,自己還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七旬網紅】
七旬大爺街頭賣烤紅薯,成了網絡紅人
1月13日下午5點多,南陽網絡達人豪哥到天山路明山路口的學校接孩子,看到一位大爺弄了個“互聯網+烤紅薯”的招牌售賣紅薯,新穎的招牌讓他眼前一亮,就拍了張照片發到了互聯網上,這下讓烤紅薯的大爺成了“網紅”。
照片中,大爺的烤地瓜攤上掛著的廣告牌上“互聯網+烤紅薯”的文字特別醒目,文字下面還有二維碼與地瓜的照片?! W友描述:到大爺的地瓜攤買地瓜掃二維碼可少掏五毛錢,進入“最溫暖的烤紅薯”微信群,以后就可以在線預訂烤地瓜,還可以挑選大小和成色。大爺已經積累了154個群友,大爺說,加到第300位群友的時候,那人可以免費吃紅薯。
【順勢而為】
從找客戶到被客戶找,老王烤紅薯聯上了互聯網
記者幾經周折,終于在1月16日找到了這位網紅大爺。
大爺名叫王敬輝,今年70歲,老家在鄧州市裴營鄉,在南陽街頭賣烤紅薯有五年多了。
老王的兒子說,他的父親之前在工地打工,五年前,由于一次意外事故,腿部受傷后落下殘疾,做不了重體力活后就轉行賣起了烤紅薯?! ?/p>
“今年特別不好賣!一天下來紅薯能剩下一二十個?!毙⊥跽f,一開始父親賣剩下的紅薯都帶回來讓家人吃了,有時也送給樓上樓下的鄰居。父親很心疼,基本上每個紅薯都在他手里翻騰至少10次,里面包含的全是父親的心血,所以他就萌生了幫父親用互聯網+賣烤紅薯的想法?!?/p>
小王說,父親想過轉行做其他的生意。但是父親紅薯烤得好,家人又舍不得,這讓他絞盡腦汁想了好久。
老王以前賣烤紅薯,就是哪里人多往哪去,但是人多的地方城管也查得緊,被趕得沒處停。小王就想著怎么能找一個吸引眼球的方法,讓大家主動去買?! ?/p>
“去年12月15日烏鎮召開國際互聯網大會,我看新聞的時候,突然就想到咱也可以搞個互聯網+,雖然是小本生意,但是現在網絡這么發達,互聯網+烤紅薯一定有市場?!毙⊥跖c父親商量后,結合總理提出來的“互聯網+”思維,他就利用微信的收付款功能,設計了收款二維碼,并把自己維護的一個公眾號二維碼也打印出來擺上了烤紅薯攤。
【效果不錯】
互聯網+烤紅薯,老王每天能比以前多賣一倍
老王是個特別勤勞的人,烤好一籠紅薯需要兩個多小時,他每天凌晨5點多就起床烤紅薯,上午8點半左右第一籠紅薯熟后就出攤,基本上是滿大街跑。餓了就吃烤紅薯,渴了就喝點熱水,干到晚上7點左右回家?!?/p>
“以前每天賣個二三十斤,現在兒子的創意不錯,老顧客尋著我買,一天能賣個五六十斤,一個紅薯一斤左右,五元一斤,加群里能優惠五毛錢?!崩贤跽f,經過他和家人的打拼,一家人在南陽買了房子,現在還出來賣紅薯,只是想發揮一下老年人的余熱,減輕一下孩子們的負擔。
自從用了互聯網+烤紅薯這個招牌后,老王每天剩余的紅薯越來越少,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每天回家后,把一堆堆的零錢攤在餐桌上,和孫女一起將零錢一個一個地整理分類,滿滿的輕松與滿足?!?/p>
小王說,每當看到這一幕就很開心,他知道自己做對了。
“剛從大爺那買了一個紅薯,掃二維碼支付。特方便,特市場,特優惠。”南陽市民楊小獻說?!?/p>
雖然現在真正通過手機付賬下單的人不多,但是大家都感動于老王的正能量,路過他的烤紅薯攤,總會禁不住去買一兩個。沒帶錢也不要緊,只要微信里面有錢,掃一掃就可以微信付賬了?!?/p>
每個紅薯都在老王手里翻騰至少10次,是否熟透?是否香甜?一絲一毫都不能差,所以老王的的手上總是滿滿的烤紅薯味?!?/p>
現如今,老王的紅薯賣得很輕松?!耙惶毂戎澳芏噘u一倍吧?!崩贤跆崞饍鹤映龅倪@個主意,總是笑得合不攏嘴。
■網友熱議
大爺都“互聯網+”了,你還在等什么?
◎現如今大爺賣烤紅薯都如此勵志,我們還有什么理由像咸魚一樣?互聯網+的時代你想得到什么……
◎大爺是咱南陽“互聯網+”創業的優秀典范啊,值得我們學習!
◎小紅薯,大智慧,互聯網與烤紅薯的成功結合,讓人們對互聯網+的理解又有了全新的認識?! ?/p>
◎大爺都“互聯網+”了,你還在等什么?
◎如果今天的企業或員工不借助互聯網平臺發展自己,那么未來靠什么參與競爭呢?也許一個烤紅薯的人都可以打敗你?!?/p>
◎人類已經無法阻止“互聯網+”了……
◎“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順勢而為”,我都看到烤紅薯主板上市的影子了?!?/p>
◎看街頭烤紅薯大爺玩O2O,產品和服務俱全,線下和線上融合,充分踐行互聯網+烤紅薯,真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啊!
◎互聯網+已經實現了,“烤紅薯4.0”還會遠嗎?不要嘲笑大爺有夢想,萬一實現了呢?
◎ 什么是“互聯網+”? 怎么利用好“互聯網+”,促進產業升級? 如果還不懂,看看烤紅薯。(記者 張定有 通訊員 程海舟/文圖)
“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一直是民心所盼,隨著時代的進步,“互聯網+政務服務”既是順應時代發展需要也是順應民意之舉。
。“互聯網+政務”不但能降低群眾的辦事成本,還提升了政府的辦事效率,真正地方便群眾,更打通了數據上的壁壘,讓群眾從各種“證明”中解脫出來,把服務做到了群眾的心坎上。
“互聯網+”時代最大的特征是隨時隨地、快速高效、簡捷方便的數據分享,這種虛擬屬性又無時無刻不指向實體經濟。
11月16日到18日,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將在浙江烏鎮召開。建立可管可用的安全系統,降低攻擊者經驗的可復制性和可操作性,建立革命性的防御能力,是應對網絡安全挑戰的重要一環。我們要做好“中國制造+互聯網”,在現有“互聯網+”的實踐經驗上總結推廣,進一步品嘗和享受它給我們帶來的更多紅利。
有真正地讓“互聯網+農業”為群眾帶來便利和好處,才能為農村電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真正地讓農村電商促農業轉型。
網在手,可辦289項公安業務,我省有了全國第一個省級“互聯網+警務”綜合服務平臺——河南公安“互聯網+”便民服務平臺(http://bsdt.henanga.gov.cn/)。昨天上午,該平臺升級后的“2.0版”正式上線。
在國家針對進出口環節亂收費現象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的推動下,“互聯網+國際物流”平臺相繼出現,提供包括海運訂艙、拖車、報關、貨運保險在內的一站式國際物流在線服務,為解決外貿企業面臨的物流難題提供了新方案。
讓老年人群體也享受“互聯網+”時代的紅利,從人文關懷角度可以消解老年人心中的孤獨感,延緩他們的腦力衰退。
很多人就覺得“互聯網+政務服務”就是政務公開,過去出臺法律發布一個文件是以紙制的形式向社會發布,現在變成電子形式了。
這是河南省公安廳深化公安改革、打造“互聯網+警務”模式、“多讓數據跑路,少讓群眾跑腿”的一個縮影。
為充分發揮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暨“互聯網+”電子商務在促增長、調結構、惠民生方面的引領作用,7月20日上午,汝州市召開第二屆實施“互聯網+”電子商務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會,安排部署下階段工作,并對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進行表彰,動員全市人民搶抓機遇、奮勇爭先,推動汝州市“互聯網+”各項工作取得更大進展。
河南在2016中國“互聯網+”總指數省級排名中位列第9,鄭州、洛陽、新鄉、南陽4市入圍“互聯網+”指數全國城市100強。
互聯網+智慧物業創新論壇舉辦
四方賓朋、客商集聚在紫荊山公園,文新公司進行現場炒茶,展示信陽毛尖手工炒茶技藝,賓客爭相品嘗春天里的第一杯信陽毛尖新茶。
近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南陽市淅川縣政法系統,利用“互聯網+”開展第一屆“勤政廉政政法單位、政法干警”評選活動,10日內訪問量高達1410000人次之多,不僅響應了黨中央大力發展“互聯網+”的要求,更是在大愛報國的移民精神中注入了渠首百姓評選子弟警的“當家夢”的新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