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王紅)新年起,省會“全民醫保”城鎮參保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待遇上調,醫療負擔將大幅降低。這是記者昨日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得的信息。
為進一步減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醫療負擔,經市政府批準,從2016年1月1日起,我市將調整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比例。根據原政策,在一、二、三類定點醫療機構看病住院,參保人員住院報銷比例分別是75%、70%、65%。政策調整后,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人員在定點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一類、二類、三類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治療,起付標準分別調整為300、500、800、1000元;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比例分別調整為80%、80%、75%、70%。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年度最高支付限額由6萬元調整到10萬元。
此外,為妥善解決城鎮居民醫保異地居住參保人員住院費用報銷問題,新政規定,今后,將參保居民長期在外地居住期間符合規定的住院費用納入居民醫保統籌基金支付范圍。住院費用起付標準根據本人外地所住醫院類別比照本市同類定點醫療機構標準執行;乙類藥品和支付部分費用診療項目的首付比例費用納入統籌基金支付范圍,統籌基金支付比例根據本人外地所住醫院類別,在本市同類定點醫療機構的基礎上降低15個百分點。自費部分仍由個人負擔。
12月21日,映象網記者從鄭州市人社局了解到,12月20日18時起,2017年鄭州市居民醫保繳費已經停止,未正常繳費的市民,只能在明年1月5日后通過居民醫保延期繳費系統繳費。
11月22日,全市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工作推進會在市政府召開。要切實加強督促檢查,對全市整合工作進展情況實施動態監測、定期通報、督導考核,確保整合工作順利推進、圓滿完成。
鄭州市政府有關部門工作人員說,鄭州將整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以下簡稱居民醫保)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以下簡稱城鄉居民醫保)。
其中,城鎮居民醫保由財政和城鎮居民繳費,由人社部門管理;新農合由財政和農民繳費,由衛計部門管理。推行城鄉居民健康簽約服務,制定差別化的支付政策,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逐步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就醫新秩序。
今年1月,《國務院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各省(區、市)要于2016年6月底前對整合城鄉醫保制度作出規劃和部署,各統籌地區要于2016年12月底前出臺具體實施方案。
近期,湖北、河北、內蒙古三省份出臺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工作方案。今年初,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明確,合理劃分政府與個人的籌資責任,在提高政府補助標準的同時,適當提高個人繳費比重。
2016年各地居民個人繳費人均額度將會有一定幅度提高。
今年,省委、省政府將繼續從全省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集中力量辦好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16項重點民生實事。
實現蘭考縣、滑縣率先摘帽,全省110萬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
中國政府網1月12日公布《國務院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意見還表示,統一覆蓋范圍;統一保障待遇;統一醫保目錄;統一定點管理;統一基金管理等六大舉措,整合基本制度政策。
隨著醫療費用的上漲和保障水平的提高,醫保基金中長期支出壓力加大,居民醫療保險的巨額財政補貼風險正逐步顯現。
隨著醫療費用的上漲和保障水平的提高,醫保基金中長期支出壓力加大,居民醫療保險的巨額財政補貼風險正逐步顯現。
隨著醫療費用的上漲和保障水平的提高, 醫保基金中長期支出壓力加大,居民醫療保險的巨額財政補貼風險正逐步顯現。
昨日,記者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2015年,河南省城鎮居民醫保財政人均補助標準調高到380元,人均上調60元。據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統計顯示,截至2014年底,全省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總人數2340萬人,其中,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約1200萬人。
(記者徐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13日發布消息稱,人社部、財政部近日聯合印發了《關于做好2015年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的通知》。為了平衡政府與個人的責任,建立政府和個人合理分擔可持續的籌資機制,2015年居民個人繳費在2014年人均不低于90元的基礎上提高30元,達到人均不低于1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