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母槐深山相守千年
12月4日,本報報道了黃河岸邊汜水鎮古村落中一株臥龍古槐已存活千年以上,引起古樹保護志愿者和專家的關注。昨日,有市民來電稱:新密市尖山鄉深山中有一大一小兩株古槐,也在千年以上,人稱子母槐,是已知的鄭州唯一活著的子母槐。
深山子母槐 全鄭州沒聽說有第二個
昨日上午,記者順新密石尖公路向西來到鞏密關附近。關北邊是鞏義,南邊是新密(密縣),解放前,此關附近常有土匪流竄。相距約兩米的子母槐就在鞏密關西南方向的教練場村。
72歲的村民馬老先生領著記者走近樹前。只見西高東低的土質山坡上,兩株參天大樹葉子已落盡,但可以看到虬枝盤曲,離樹干20米遠處,樹冠枝條已經觸到臉上來了。西側的一株最大,三人合抱不住,樹直徑1.5米以上;東側的那株稍小一些,樹直徑也在80厘米左右。“大的是娘,小的是兒子,這是一對難得的子母槐,全鄭州沒聽說有第二個。”馬老先生說。
“你們報道的滎陽的那株古槐樹,沒有我們這株古槐大。我小時候聽我爺爺的爺爺說他小時候大的那株就這么粗,他還躲在樹洞下玩兒。我們這里屬鐘溝村管,村里記有這株樹的情況,最少一千多年了。”
馬老先生正說時,村里一位80歲的老先生走了出來,問他這樹多大時,他也說:“1000年只多不少。我們村叫教練場村,是當年漢高祖劉邦和項羽在黃河邊鴻溝打仗時,項羽在這里設場練兵,這株大國槐正是教練場邊的一株拴馬樹。”
當年子母槐差點被砍掉,誰救了命?
子母槐西邊800米處,本報曾報道過的萬年櫟已枯死。“讓人奇怪的是,它和子母槐相距挺近,而子母槐卻一直生長很好,沒有任何退化的樣子,年年還結出大量的槐籽來。有老中醫常年來樹下拾槐籽當中藥。”馬老先生說。
鐘溝村原村支書楊先生說:“當年有人想要砍掉子母槐。就在要砍樹前,發生了一件事。一個人拿槍去打樹上臥的一只鳥時,槍響了,鳥沒事,槍從后膛炸開,霰彈打到那人額頭上。之后誰也不敢破壞子母槐了,樹就留了下來。”
楊先生說,3年前村里想開發旅游業,他們本想著給子母槐根部培土,建一個大池子,聽人勸說沒敢輕易動土,擔心影響樹木生長。
鄭州古樹名木保護志愿者彭保紅女士說:“我還是第一次聽說子母槐,這幾天我一定去看看,給它們造冊。一個山坡上竟長這么多古樹,說明附近氣候適應這些古樹生長。我們還要對附近進行調查,看看還有沒有古樹,一并加以保護。”(記者 徐富盈 文/圖)
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選擇回歸自然的生活方式。他尋訪美國原始角落,拍攝了一群放棄了現代生活、離群索居、選擇歸隱深山的美國人。圖為美國的歸隱者。圖為美國的歸隱者。圖為美國的歸隱者。
在洛陽欒川大山深處,有一個家境貧寒的學子,今年高考考出了622分的好成績。
在洛陽欒川大山深處,有一個家境貧寒的學子,今年高考考出了622分的好成績。這個分數也是欒川縣今年文科
從海濱青島到深山新縣,從海軍軍官到基層戰士,許光心懷“不能在軍營施展抱負,就要在家鄉有所作為”的理想和信念,轉換角色干工作,俯下身子謀改變。
青荷溫泉的夜晚獨具特色,各處都有點亮的油燈,讓你恍若隔世。冬季,雪堆成了小山,燭光映雪十分唯美,來這里不僅
2012年3月25日,河南省盧氏縣范里鎮樓房村菠菜溝的深山里,農民深山搭窩棚生五胎。
昨天(7月28日)上午,在魯山縣堯山鎮新莊村,望著眼前在深山采藥時意外發現的野生大靈芝(上圖),村民陳新慶高興極了。
年舊俗,窮在街頭無人問;星轉斗移,貧在深山結富親。時下,在鄧州市杏山旅游管理區韓營村上上下下,村民們眉飛色舞談論最多的是他們結交了一門富親。
9月22日,對于馬村區演馬街道后夏莊村的王建國一家來說是個大喜的日子。5個月前,王建國被騙至信陽市,他的鄰居李紅才知道后,和王建國的哥哥一起奔赴信陽市救人,在當地警方的協助下,他們順利返回焦作 ...
昨日,在瑞曼康復訓練中心,小聶正開心地吃著阿姨為他準備的水果。已經7歲的小聶正,被當地人看作“傻子”,他沒有上學,一直待在家里,周圍沒有鄰居,沒有一塊兒玩耍的小伙伴,陪伴他的是寂靜的大山。
昨日,在瑞曼康復訓練中心,小聶正開心地吃著阿姨為他準備的水果。已經7歲的小聶正,被當地人看作“傻子”,他沒有上學,一直待在家里,周圍沒有鄰居,沒有一塊兒玩耍的小伙伴,陪伴他的是寂靜的大山。
貴州黔南布依族自治州平塘縣,當地群眾對建設中的世界上最大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這個“大家伙”非常好奇。
“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
如寄宿生一般,8日下午,60歲的張榮祥收拾好衣服、食物,背起行囊向學校走去。本月底就要退休的張榮祥,一個人曾堅守深山分校點31年,先后無償為90多個孩子提供一日三餐,無償照顧40多個孩子的生活起居,幫助500多個山里娃脫盲識字走出大山。
肖向榮既是校長又是包班教師還是學校的義務炊事員、學生們的免費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