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洛陽市出臺《關于嚴肅縣級以上機關黨員領導干部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規定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從多個方面對縣級以上機關黨員領導干部黨內政治生活進行規范。
《細則》指出,嚴禁“黨內同志關系庸俗化”。嚴禁搞“小山頭”“小圈子”,在干部推薦、評先評優、崗位調整等事項中相互“幫襯”;嚴禁稱領導為“老板”“老大”,稱同事為“哥們兒”“兄弟”;嚴禁尋找機會與領導配偶、子女等親屬套近乎;嚴禁“家長”做派,愛聽好話、恭維話,把提拔任用干部看成個人恩賜;嚴禁對下級無原則照顧提拔,博取“會關心人”的名聲;嚴禁為泄私憤或達到其他個人目的,散布別人的謠言,進行所謂的“檢舉控告”。
同時,《細則》還規定,禁止黨員領導干部黨內政治生活自由主義、分散主義、好人主義、個人主義。這“四個禁止”對黨員領導干部不準發生的行為進行了細化,共17條。
在禁止黨員領導干部黨內政治生活個人主義方面,《細則》規定黨員領導干部不準有5類行為,分別是:個人專斷,會前先定調,醞釀走過場,壓制不同意見,民主決策流于形式;計較個人名利得失,執行紀律搞雙重標準,弄虛作假,攬功諉過;把組織權力視為個人權力,拿原則作交換,搞權權交易、權錢交易;借口分工負責各自為政,把自己分管的工作或部門視為私人領地;縱容默許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利用其特殊身份擅權干政,謀取私利。
5月23日出版的《人民日報》04版“人民論壇”刊發《一味低調非良策》文章,重點提及地方領導干部的新聞輿論工作,文章指出一些地方主要負責同志還不適應媒體傳播格局的深刻變化,骨子里仍然把新聞輿論工作當成花瓶,認為中看不中用,只要不添亂,就可有可無。還有的同志思維停留在“防火防盜防記者”階段,不懂得同媒體打交道。
談話是紀律審查最基本的工作方式之一,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明確指出“審查談話要體現思想政治工作水平”。隨著談話的深入,該名干部在違紀事實面前低下了頭,也深刻體會到紀律的嚴肅性和黨章的權威性。
近日,一段疑似河北省衡水市安平縣住建局干部在KTV內做出不雅舉止的視頻在當地朋友圈瘋傳。
近日,一段疑似河北省衡水市安平縣住建局干部在KTV內做出不雅舉止的視頻在當地朋友圈瘋傳。
新年伊始,又一批“蒼蠅”被拍。此次曝光的案例中,以村干部違規最多。作為農村最基層的組織,看看這些不為民做主的村官都犯了哪些典型性錯誤。
面對“人情”關,很多干部總是抱著僥幸心里,總認為“這是小事一莊”,“神不知、鬼不覺”。
巡視組發現在基層人事方面主要存在如下問題:違反組織紀律;超編進人、違規入編;執行組織人事紀律跑偏走樣;擅設機構;違規用人等。
巡視組發現在基層人事方面主要存在如下問題:違反組織紀律;超編進人、違規入編;執行組織人事紀律跑偏走樣;擅設機構;違規用人等。
其中,該縣田橋鎮政府辦公室主任魏衍順吃拿商戶兩個蘋果不給錢的案件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魏衍順到縣城了解蘋果價格,在某水果副食超市聊天時,魏衍順吃了一個蘋果沒交錢。隨又進入另一家超市,老板送給魏衍順一個蘋果當樣品,沒有交錢……
古語言“那人家手軟,吃人家嘴短”。任何一個關愛和珍惜生命的人,都得把好“嘴門關”。領導干部還要打造有品有質的政治生命。
陜西城固縣蓮花街辦杜家槽村村主任馬某,為給獨子辦個像樣的婚禮,向紀委報備酒席數量未獲通過后,他辭去村主任職務。
近年來,少數黨員干部、公職人員竟淪為“癮君子”,熱衷于搞“毒友圈”,堂而皇之開“毒趴”,并以毒為媒進行權錢、權色交易。
近年來,少數黨員干部、公職人員竟淪為“癮君子”,熱衷于搞“毒友圈”,堂而皇之開“毒趴”,并以毒為媒進行權錢、權色交易。
換位思考是人對人的一種心理體驗過程,將心比心,現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想問題,必然會有不一樣的體驗。干部學會換位思考知民情查民意,贏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