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刷卡就能買菜,再也不用擔心假幣和找零錢了。
鄭州首個智慧農貿市場——經八路農貿市場開業;明年底前,實現在線下單送菜上門
(記者 朱琨 侯夢菲/文 許俊/圖)
刷卡就能買菜,再也不用準備零錢啦;打開電子菜市場,輕點屏幕,新鮮蔬菜送貨上門……昨日,鄭州市首家標準化星級智慧農貿市場——經八路農貿市場開業,這些便利在明年年底前有望實現。
亮相:鄭州首個智慧菜市場上線
據了解,經八路農貿菜市場始建于1997年,今年7月份,鄭州市市場發展局決定給它做場大手術:對市場進行重建,并且給菜市場裝上了一顆“智慧心”。
新建的經八路農貿市場共有4層,總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一樓為水果區、蔬菜區、水產區等;二樓為鮮肉區、調味品區;三樓設有活動中心等便民服務。記者還注意到,在市場的門口,專門建有非機動車停車區,十分方便。
比硬件更貼心的服務,是軟件的升級。“智慧菜市場建設的初級階段,顧客的支付方式為智能一卡通和現金,后期我們還將支持第三方支付。”經八路農貿市場管理所所長冉寧介紹,此次引入智能一卡通后,顧客買菜只需要一張卡即可通行所有檔口,不用再擔心假幣和零錢問題了。
智能:線上下單,新鮮蔬菜送上門
智能菜市場,到底有多能?冉寧告訴記者,經八路農貿菜市場還是商務局的試點,市場通過建立交易追溯局域網系統,能對市場內所有產品的種類、供應、價格進行全程追溯。“也就是說,市場所售的肉菜都有了專屬的‘身份證’,登錄商務部門的終端查詢平臺,就能查到菜品產地、生產日期、銷售商等信息,確保市民吃上‘放心菜’。”
此外,經八路農貿市場還正在籌劃生鮮電商,預計2016年底前,就能讓市民的菜籃子搭上“互聯網+”快車,足不出戶就能逛菜市場。“我們打造的電商平臺,將依托實體市場而存在,還要建設自己的配送網絡。”冉寧說。
“經八路農貿市場開業,標志著鄭州市正式試水智慧農貿市場,運營成熟后,將在全市進行推廣。”鄭州市市場發展局市場管理處負責人說。
“一夜之間,門前就多了一個2米高的土堆,我們都規規矩矩的生意人,招誰惹誰了”,7月21日,鄭州市經八路農貿市場一家經營商戶向記者爆料。
6月9號,關帝廟農貿市場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多年來,川匯區文昌大道由于缺少正規的農貿市場,流動商販長期以路為市,占道經營問題嚴重,導致道路經常堵塞,擁擠不堪,給市民出行帶來諸多不便。今年以來,該區以“合理布局、清潔衛生、管理規范”為宗旨,通過多方集資,投入資金15萬元開工建設了關帝廟農貿市場。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不強”。誠信,一直是制度化建設的一項重要環節,而鄭州市社會信用信息綜合管理平臺也在不斷完善。
2012年12月,全市“創衛”工作動員大會召開,吹響了“創衛”的號角。“創衛”工作開展兩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各區、各相關部門通力配合,全市上下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創衛”熱潮。
昨天,記者在南肖埠農貿市場、機神農貿市場等多處發現,一些攤位上售賣的冷鮮禽,大部分沒有凈膛,跟“浙江標準”相差甚遠。隨后,記者來到了位于閘弄口地鐵站附近的機神農貿市場,市場內有3個禽類攤位售賣的雞、鴨、鴿子,基本上全是滿膛的。
揚州市江都區小紀鎮菜場深夜遭強拆,守夜菜販被打成重傷。
小紀鎮市場搬遷領導小組還出臺了一攬子鼓勵政策,但效果并不明顯。
不少顧客希望能買到蔬菜秧苗自己種植,在“自給”蔬菜的同時,還能讓家中孩子了解蔬菜品種和生長過程
農貿市場是與百姓生活關系最密切的地方。3月12日,副市長劉森帶領有關部門負責人深入市區部分農貿市場,就農貿市場食品安全、消防、衛生等情況進行檢查督導,并與隨行的市區各農貿市場負責人深入交流座談,共商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提升之路。
昨日,記者從市市場發展服務中心了解到,隨著我市中心城區農貿市場整治工作逐步進行,目前,我市中心城區農貿市場整治進入攻堅階段。
每個農貿市場都設了農產品流通檢測中心,您若對買的姜不放心,可選擇最近的農貿市場免費檢測
多數農貿市場,暫停活禽交易。
附近村民呂先生說,該農貿市場去年投入使用,一樓賣菜,二樓是一家臺球、棋牌廳,三樓是商販的宿舍。” “事發時,俺正在樓下干活,看見失火就打算上樓把錢搶出來,但是通道里都是濃煙,根本上不去。
記者10日從財政部獲悉,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近日聯合發布通知,從明年起,國內專門經營農產品的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使用的房產、土地,將享受三年免征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