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省政府金融服務辦公室、省新聞出版廣電局舉行了“防范打擊非法集資 護航融資投資創新”廣電媒體見面會。省金融辦、省高級人民法院、省檢察院、省公安廳、人行鄭州中心支行、河南銀監局、河南證監局的相關負責人通報了我省防范打擊非法集資的情況。
那么,非法集資的危害有多大?河南在打擊非法集資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成就?非法集資和受害人都呈現出了哪些新的特點?
非法集資危害甚大
“目前,我國非法集資活動非常多,具有很大的社會危害性?!笔〗鹑谵k穩定處調研員高明華介紹,目前我省的非法集資案件主要集中于投資擔保公司、投資公司、投資咨詢公司、房地產等行業,商貿類、黃金珠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領域的非法集資風險也有所抬頭,以投資貴金屬、外匯期貨、原始股及其他境外投資項目為名,依托互聯網從事非法集資犯罪活動多發。
他說,一是發案數量、涉案金額、參與集資人數繼續處于高位,達歷年來峰值。二是發案區域廣泛,跨區域案件突出。三是不斷向新的行業、領域蔓延,手法越來越具有隱蔽性和迷惑性。四是非法集資人員赴省進京集訪問題頻發,極端事件時有發生。
省高級人民法院刑二庭副廳長趙琦婷認為,非法集資嚴重損害群眾利益,影響社會穩定,非法集資有很強的欺騙性,容易蔓延,犯罪分子騙取群眾資金后,往往大肆揮霍或迅速轉移、隱匿,使受害者損失慘重,參與投資的群眾一夜之間血本無歸,眾多家庭陷入貧困,個別參與的群眾甚至為此自殺身亡,極易引發群體事件,甚至影響社會穩定。
河南的打擊行動
那么,河南在打擊非法集資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產生了怎樣的效果?
高明華介紹,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和統一部署下,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黨委政府和省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均能緊緊圍繞防范、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的工作任務,堅持打防并舉、防控結合,突出源頭治理、標本兼治,取得了一定的工作實效。特別是從去年5月份以來,省政府在全省范圍內對非法集資問題進行了為期一年的集中整治,從而守住了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讓全省社會大局得以穩定。
“近年來,全省法院把審理非法集資案件置于全省處置非法集資整體工作大局之中,充分發揮審批職能作用,依法審結了一批非法集資案件,取得了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趙琦婷介紹,對影響惡劣、社會關注的重大非法集資犯罪案件,對犯罪情節嚴重、影響惡劣的犯罪分子,依法重判重罰,“對于進入審批環節的案件,都是盡最大努力為受害人挽回損失”。
同時,在公安方面,全省各級公安機關也都成立了以主要領導為組長的打擊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在加強追贓挽損等方面,都是窮盡一切辦法,采取一切措施,查明資金去向,盡最大努力為群眾挽回損失。而作為全省銀行業的監管部門,銀監局也一直把督導全省銀行業打擊和防范非法集資工作作為全局的工作重點,建立起制度防火墻,開展拉網式排查,加強涉非資金流動監測,各銀行在系統內部防范和打擊非法集資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緣何屢禁不止
人行鄭州中心支行金融穩定處副處長寇川介紹,當前非法集資案件高發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常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企業資金鏈趨緊,非法集資案件加速暴露,發案數量激增;二是在當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市場活力進一步激發,民間投融資活動積極活躍,但一些領域法律制度還有待完善,一些行業的監管還有待加強,突出表現在投資咨詢、第三方理財、非融資性擔保等行業;三是很多群眾不了解非法集資相關法律政策知識,不能有效區分什么是合法,什么是非法,容易掉進非法集資的陷阱。
高明華表示,從經濟環境來分析,隨著經濟的增長和國民財富的增加,居民手中的閑置資金越來越多,保值增值投資的需求越來越多。
同時,現在市場給我們提供的投資工具比較有限,比如銀行的存款,購買債券、股票、外匯,自辦經濟實體,投資者要在收益性、風險性和流動性之間進行選擇,不同的投資者可能偏好不一樣,其中有一部分偏好于高收益的投資者,可能就會把資金投向于高收益的民間借貸,甚至誤入非法集資陷阱;從集資參與者的角度來分析,許多集資參與者缺乏相應的經濟金融法律方面的知識,不能區分合法融資和非法集資的界限,心存僥幸,發財心切,犯罪分子打出高回報的幌子,編出天上掉餡餅的神話,引誘群眾上當受騙;而從防范和打擊非法集資角度分析,防范預警和打擊非法集資的法律機制建設還需完善,民間借貸的法律規范還不夠完善,這些都是非法集資屢禁不止的因素。
受害人都有哪些特點
“非法集資參與人眾多且階層復雜,涉及農民、城市下崗職工、買斷工齡職工、社會閑散人員、個體工商戶,甚至涵蓋國家工作人員等階層群體。”省公安廳經偵總隊副隊長屈海威介紹,由于犯罪手法的欺騙性增強,目前我省有三個蔓延趨勢,一是從城市向農村蔓延,二是由重點地區向非重點地區蔓延,三是由于互聯網的發展和普及,非法集資活動也逐漸由地面轉到“網上”。
當前的非法集資活動具有跨地區甚至跨國作案的特點,資金流動和轉移很快,產生的影響和危害更大,更不利于查處。
“也有一些人原先是想做實業,帶領朋友一起致富。”屈海威說,因為正常融資渠道不暢,但經營又急需資金,便在單位內部等特定對象中集資,隨著經營活動展開,如仍然面臨資金困境,會有一部分經營實體面向不特定對象展開集資行為,并逐步發展為非法集資。
據高明華介紹,以老年人為詐騙對象是近幾年非法集資活動的主要特點之一,不法分子看中老年人風險意識不強,容易受到慫恿鼓動的弱點,抓住他們追求健康的心理,以高回報為誘餌,以投資、保健、旅游、環保等名義,以貼身關懷、噓寒問暖等手段引誘老年人參與其所謂的投資活動,然后卷款而逃。(記者 李凌)
12日,鄭州中院官方微信發布,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河南省人民檢察院 河南省公安廳《關于辦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1、非法集資刑事案件中,對于涉及人員眾多的,犯罪數額特別巨大的,危害結果特別嚴重的,特別是涉嫌集資詐騙犯罪的主犯,應當依法從嚴堅決打擊。
根據《工商總局關于印發2016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今年5-11月河南工商部門將治理互聯網虛假違法廣告。相關部門對互聯網金融廣告的關注,源于以非法集資為代表的違法線上金融活動日漸蔓延。
5月10日,全省銀行業案防、安保、處非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河南銀監局還聯合省公安廳、省通信管理局建立了反詐騙中心,共同打造了警企聯合、技術反制、以專對專、以快制快的工作模式,共止付凍結詐騙資金8300余萬元。
金融機構不是哈利波特,他不能變錢,在簽訂借款合同時應對借款公司做出全面的背景調查,不要輕信親戚朋友的推薦,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損失。(公開宣傳) 3、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股權等方式還本付息或者給付回報;
當前國內非法集資形勢復雜嚴峻,案件高發頻發,參與人數眾多,犯罪手法不斷翻新升級,特別是網絡借貸平臺、投資(理財)類公司涉嫌非法集資案件呈高發、蔓延態勢,“全域化、網絡化、新型化”的發展特性愈發突出。
“理財平臺”接連曝出問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其中幾起大案已被公安機關定性為非法集資。廣州市金融局副局長邱億通介紹,從近年來的一些案件看,犯罪團伙實施作案的目標群體多為下崗職工、離退休人員等中老年群體。
近年來,非法集資活動出現抬頭之勢,案件高位攀升,嚴重損害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二)P2P網絡借貸機構非法集資特點近年來,互聯網金融尤其是P2P網絡借貸機構違法違規經營問題突出,積累了大量風險。
為擴大公司規模,重慶一對夫妻從最初向親戚朋友借錢,發展到專門做宣傳面向社會非法集資。
3月30日,省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蒞鄧督導處非宣傳工作座談會召開。省銀監局巡視員周勇等一行6人蒞臨我市督導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市領導賀迎、程軍鋒出席座談會。
3月3日,襄城縣國土局召開防范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大簽名活動動員會。副局長戴安煒在會上指出,非法集資有很強的欺騙性,容易蔓延,犯罪分子騙取群眾資金后,往往大肆揮霍或迅速轉移、隱匿,使受害者損失慘重,極易引發群體事件,甚至危害社會穩定。
為有效遏制非法集資高發蔓延勢頭,加大防范和處置力度,廣州市處置非法集資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金融工作局)牽頭會同相關單位制定了《意見》。
非法集資行為嚴重危害社會穩定。新規定要求,辦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應當堅持嚴格依法辦案與注重挽回損失相結合,要貫徹寬嚴相濟,體現區別對待,打擊與保護并重。非法集資組織中的業務人員,能夠及時退回所收取的代理費、好處費、返點費、傭金、提成等費用的,可以從輕處理。
為有效遏制非法集資高發蔓延勢頭,加大防范和處置工作力度,切實保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防范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對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作出具體部署。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李愛君對此進行了解讀。
此次國務院《意見》提出要“打早打小,在苗頭時期、涉眾范圍較小時解決問題”;提出“省級人民政府是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的第一責任人”,將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內容,進一步規范約束地方各級領導干部參與民間經濟金融活動。
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社會保持較快發展,資金需求旺盛,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比較突出,民間投資渠道狹窄的現實困難和非法集資高額回報的巨大誘惑交織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