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鄭州市政府制定了《關于加快推進中心城區市場外遷工作的實施意見》,規劃在未來3年時間里,鄭州177家批發市場開始外遷。今年是市場外遷收官之年,再有3個多月的時間,鄭州市三環內的批發市場,都將遷至政府指定承接地。
作為中部地區最大的鞋類批發集散地,京廣鞋城商圈名聲在外的同時,也被貼上了“環境差、交通堵、隱患多”的標簽。值得關注的是,京廣鞋城商圈內所包括的瑞安布鞋城、現代童鞋城、國際鞋城、金樓鞋城等,都是需要外遷的市場。
此前,記者曾多次前往該商圈調查其暴露的各類問題,并于近日了解到,市場外遷收官之年,該商圈內的鞋城將在市政府規定的時間內,也就是今年年底之前,完成外遷。
鞋類批發旺季交通擁堵不堪
“金九銀十”是各行各業都喜歡的一個詞,每當這時,行業經營收益相較以往都會有較大提高,這個現象在鞋業批發行業也適用。近日,由于批發旺季的到來,京廣鞋城商圈的人流量大增,讓以往中午過后就關門歇業的劉先生,一直忙到下午5點。
劉先生在國際鞋城對面的金樓鞋城經營某品牌的休閑鞋,在他印象里,每年從9月往后的一兩個月內,是一年中最忙的時候。旺季里,每天他凌晨3點多就得起床裝卸貨,一開門營業,就要處理來自各地的訂單。
國際鞋城門前的新圃西街為雙向雙車道馬路,距離臨街店鋪還有寬約4米的人行道。但就這么狹小的馬路,盡管是在鞋業批發的淡季,仍時常堵車。“早高峰時段,送貨進貨的面包車、電動車、三輪車,還有市民上下班開的小轎車,全都擠在門前這條路上。”劉先生描述,就連行人想要順利通過都很難。
“如今是旺季,人流比以往增加不少。”劉先生介紹,外地前來進貨的商家,很多就近辦理物流,物流公司的生意也異常火爆。記者在新圃西街看到,以往只在門面房內辦公的物流公司登記人員,將辦公桌挪到了馬路邊的人行道上,不時有小貨車在一旁裝卸貨。
位列外遷名單仍招商
商戶出了這“屋”進那“屋”
記者在7月份探訪過金樓鞋城,彼時該鞋城僅有一層對外營業,二層三層正在裝修。盡管外遷工作沒有中斷,但金樓鞋城的市場管理方卻一直在進行著招商。
近日,記者再次前往金樓鞋城時發現,鞋城二層商家已經全部入駐,并已對外營業一個多月。記者以商戶身份詢問是否能入駐經營時得知,其三層童鞋館,商家雖沒有入駐,但其鋪位也幾乎被預訂完畢。
“如今金樓鞋城三層只剩下不到6個鋪位。”該市場管理方工作人員介紹。
據悉,金樓鞋城是列在外遷名單上的批發市場。對于外遷,該工作人員不以為意,“外遷都說多少年了,現在老鞋城不經營得好好的。”在這位工作人員看來,老鞋城外遷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而對于外遷政策中明令禁止的“批發業態”,該工作人員沒有避諱,“只是營業執照改為零售,店鋪內不讓有大宗積壓貨物,但批發是絕對可以做的。因為整個京廣鞋城商圈的商戶都從事的是批發業務”。
記者了解到,在2013年的市場外遷工作報告中,瑞安布鞋城顯示完成了外遷,可其商戶仍然滯留在老鞋城周邊,搬空了一個瑞安,崛起了一座“金樓”。在剛剛過去的7月份,現代童鞋城的商戶收到了來自福華街街道市場外遷工作領導小組發布的《致現代童鞋城商戶的一封信》 。不到兩個月,金樓鞋城便著手招商“童鞋商戶”。
“批發市場就像是一戶人家,家什越來越多,人口越來越多,一個屋子住不下,就要尋找新的宅基地,要蓋新的屋子,而不是從這個屋搬到那個屋,轉來轉去總不出這一個院子。”在老鞋城經營多年的趙老板打了個形象的比喻,“有這些老市場在招商,想順利外遷,難了” 。
營業執照雖標明零售實做批發
記者在國際鞋城以及金樓鞋城調查時發現,這里的商戶大都更新了自己的營業執照和許可證,其經營范圍從“批發零售”改為“零售”。
如今正值批發旺季,京廣鞋城商圈人來人往,送貨進貨不斷。而在商家的店鋪內,盡管大量成堆的貨物并不多見,但貨物囤放、訂單數量都證明,擁有零售經營許可證的商家們都在進行批發。
根據工商部門規定,商戶經營業務需在營業執照上標明的經營范圍內。這讓從事多年批發生意的吳先生倍感疑惑。
“這是國際鞋城的管理方給商戶統一辦理的。”吳先生多次找市場管理方確認,更改營業執照只是國際鞋城升級改造的一方面。“雖然執照改了,但還是可以經營批發業務,只是不能將大量貨物擺放在店門口,甚至不能帶進國際鞋城內部。”
市場外遷將在2015年底前完成 確保和諧外遷
“對于商戶而言,到哪兒經營都一樣,但外遷不能一個一個走,要走一起走。”在盛祥置業經營的盧女士透露,這是她和附近鞋城經營的商戶們一起商量得出的結論。
批發行業屬于密集型產業,但如果能形成規模和集聚效應,對地區和商戶的發展都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在盧女士看來,商戶們是支持市場外遷政策的。“房租貴、人工成本高、交通擁堵、安全隱患多等問題,到頭來還是會制約商戶們的發展。”
外遷工作并非一個人一句話就能簡單做到的事情,這當中涉及近萬家商戶以及經營了多年的各個市場。對于商戶的這種想法,二七區外遷辦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外遷工作一直都在進行中,而且是在確保和諧外遷的基礎上進行。”
同時,該工作人員還透露,外遷工作不僅是民生工作,更是一項政治任務。“既然政府規定年底前完成外遷,那就一定會完成這個任務。”
【結語】
市場外遷是政府既定的政策,是基于城市發展需求,經過多方科學論證的正確決定,是為鄭州這座城市減壓解鎖蓄力的戰略舉措。記者以為,市場外遷收官之日臨近,希望街道辦事處等基層政府主管部門能夠高度重視市場外遷工作,嚴格執行市場外遷政策,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市場外遷任務。同時也希望廣大市場商戶謹慎選擇,詳細了解政府外遷政策,以避免損失。(大象融媒東方今報記者 牛犇/文圖)
市場的商戶反映,承接他們的新市場尚未動工,商戶不知道要去哪里。希望市場管理方能給3至5個月的過渡時間,待新市場建成后,他們將無條件搬走。
3月17日召開的“鄭州市市場發展工作會暨大圍合市場外遷動員會”傳出消息,自2012年6月份開始,3年時間,鄭州市共外遷和提升市場180余家,超額完成規定的177家。
租地建市場畢竟存在不穩定因素,即使短期建成,隨著地租日益增加,最終風險還是會轉嫁到商戶身上。
2015年6月3日,鄭州市政府下發《2015年中心城區市場外遷工作方案》,國際鞋城、盛祥置業、現代童鞋城、合盛商貿城、鞋城(路華大廈)再次被“打包”列入外遷名單。
從2012年開始的鄭州177家市場外遷,2015年“收官”時,即是“成績單”揭榜日。
今年11月份,金水區政府和緯三路水產市場方貼出通知稱,要在12月份關閉該市場。最新消息是,從12月15日上午10時整至今,該市場斷水斷電,不少商戶已經搬離。
依據鄭州市《關于加快推進中心城區市場外遷工作的實施意見》,2015年是市場外遷的收官之年,12月是最后的外遷期限。為讓市民了解市場外遷工作進展情況,記者特地進行了走訪。
依據鄭州市《關于加快推進中心城區市場外遷工作的實施意見》,2015年是市場外遷的收官之年,12月是最后的外遷期限。為讓市民了解市場外遷工作進展情況,記者特地進行了走訪。
趕緊搬吧,堵車又堵心 多年來,京廣鞋城已經成為附近居民的心頭大患,自從政府公布其必須外遷后,居民無不拍手稱快。
按照政府部門當初的部署,177家市場外遷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近期,鄭州市委、市政府再次對此給予明確。
按照政府部門當初的部署,177家市場外遷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近期,鄭州市委、市政府再次對此給予明確。
按照政府部門當初的部署,177家市場外遷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近期,鄭州市委、市政府再次對此給予明確。
雖然對京廣路商圈有著很深的感情,但如果政府的外遷決定不會改變,那就長痛不如短痛。搬遷到附近的鞋城終究不是長久之計,還不如盡早搬到新的外遷市場承接地,共同迎接一個全新商圈的誕生。
2012年,鄭州市政府制定了《關于加快推進中心城區市場外遷工作的實施意見》,規劃在未來3年時間里,鄭州177家批發市場開始外遷。今年是市場外遷收官之年,再有3個多月的時間,鄭州市三環內的批發市場,都將遷至政府指定承接地。
金象物流、京珠石材、鄭州板材裝飾大市場、鄭東建材家具城、白沙水暖潔具批發市場等通訊大世界、錦榮國際輕紡城、敦睦路服裝批發市場、金城服飾廣場、中天市場、萬客來、新世紀箱包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