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7日)下午,三名十五六歲的少年午飯后到白龜湖的上游——南沙河魯山縣程東村段游泳,不慎滑入采挖沙石留下的坑中,一名少年被發現及時救上來,另外兩名溺水少年仍未找到。截至下午6時,由當地派出所民警、消防官兵和村民組成的打撈隊伍仍在河中搜尋打撈中。據了解,發生溺水的河段遍布挖沙后留下的深坑,每年夏季都會發生三四起溺水事故。
現場丨仨少年河內游泳滑入沙坑溺水
昨日下午,記者接到線索趕到事發現場,只見河邊聚集著圍觀的人群。當地派出所民警在現場維持秩序,消防部門出動的十余名官兵身穿救生衣聯合當地村民的一條小木船正在水中搜尋。
在河邊,記者見到了被救上來的15歲少年小成(均為化名)。據小成講,他和小勇、小林都是附近山街村人,因為天氣炎熱,他和另外兩個伙伴午飯后來到南沙河程東村段游泳。
“我們下水時,開始都在齊腰深的水里玩耍,后來覺得水淺的地方水不太涼,就結伴往河中心走過去,正走著,小勇和小林他們倆一下子掉水里沒了。”小成說著哭了起來,他說他們都不會游泳。
參與營救的村民程豫告訴記者,“因為河里到處是沙坑,我和另外倆人跑過來,看到一個孩子的頭露出來,就伸手一把拽住了這個小孩的頭發拉了出來。”擔心坑太深危險太大,程豫三人水性不好,沒敢貿然跳水繼續營救,只好撥打電話求助。
找尋丨消防戰士與村民聯合搜尋未果
據在現場負責打撈的魯山縣消防大隊一位中隊長介紹,下午2點02分,中隊接到有三名少年在南沙河程東村段溺水的救援指令,中隊立即出動十余名消防戰士趕到現場。由于沒有打撈工具,戰士們穿上救生衣下水。考慮到河中暗藏的沙坑特別多,戰士們只能手拉手一點點搜尋,但未找到兩名溺水少年的影子。
記者看到,由于河中暗藏的沙坑太多,不時有搜尋的村民滑入深水中,幸好有根長繩拽著,才未被深水吞沒。截止到下午6時許,搜尋兩名溺水少年沒有任何進展,搜尋仍在持續中。
調查丨河中遍布“吃人”沙坑,未設警示標志
在事發的南沙河程東村段,記者看到,南沙河內大片的河床裸露,河內或遠或近堆積著挖沙船留下的大大小小的石子堆。而在南沙河的東南方向,正停著兩艘挖沙的大船,村民說,每天一到晚上,挖沙船就開始工作。從三個少年溺水這個位置開始往下游和河中間,就開始深坑遍布,最深的地方得有二三十米左右。
一位村民告訴記者,早在六七年前的時候,就有人在這個河段開始挖沙子,結果這個河段里遍布了很多沙坑。自從有了這些密布的沙坑,每年都有三四起溺水事故。一周前,還有一名11歲左右的男孩在此遇難。記者在事發地點查看,南沙河程東村河段上下兩百米的沿河岸邊,沒有發現任何警示標志。(記者 李紅汛)
今年16歲的劉浩是沈丘縣白集鎮胡橋行政村劉院村人,8月11日下午5時許,他和另外4名鄰村小伙伴一起,到胡橋學校北側的一處坑塘內游泳。大河報記者查閱相關報道發現,近幾年,農村磚場取土后的坑塘吞噬生命的情況時有發生。
目擊者周先生稱,昨晚7點,他吃過晚飯沿如意湖邊散步,看到一對男女在南北運河橋上的綠化帶中間,“倆人好像在吵架,聲音很大”。”市民劉先生表示,當時在橋下散步的人聽到后,第一時間將湖邊的救生圈扔了下去,但跳水男子拒絕使用救生圈。
晚8時,男子被打撈上岸時,已失去生命體征。
8月17日15時許,三門峽市區澗河南岸鐵路橋東約100米處,一名8歲男童在捕魚時,為了撈掉入河里的鞋子不幸落水身亡。而事發后,河對岸仍有孩子在玩耍。
8月17日15時許,三門峽市區澗河南岸鐵路橋東約100米處,一名8歲男童在捕魚時,為了撈掉入河里的鞋子不幸落水身亡。而事發后,河對岸仍有孩子在玩耍。
出事斜坡上幾個“禁止下河”的紅色大字分外醒目。
一當事孩子稱,男孩溺水后,他們曾救援但沒成功,因害怕決定隱瞞,后將男孩的自行車和拖鞋沉入水底,衣服也扔進水坑。
一當事孩子稱,男孩溺水后因害怕將男孩的自行車和鞋子沉入水底。
一當事孩子稱,男孩溺水后,他們曾救援但沒成功,因害怕決定隱瞞,后將男孩的自行車和拖鞋沉入水底,衣服也扔進水坑。
數據顯示,全國平均每年有近3萬多兒童和學生死于溺水,成為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殺手。小編提醒:別讓夏天變成“溺水季”!
7月17日,有網友向映象網反映,在黃河下游鄭州市中牟境內,一名女子帶著她的兩個兒子與朋友到河邊游玩時,3人均不幸落水溺亡。目前只有1人被打撈上岸。
7月17日,有網友向映象網反映,在黃河下游鄭州市中牟境內,一名女子帶著她的兩個兒子與朋友到河邊游玩時,3人均不幸落水溺亡。目前只有1人被打撈上岸。
溺亡者朋友稱,事發水域深1.8米,而羅山縣教體局透露,警方測定游泳池溺水事發區水深為1.49米。記者從羅山縣體育中心有關負責人處了解到,該游泳館有經營許可證,并配備有專業救生員,沒有專業醫護人員。
1.7米小菘與朋友到羅山縣某游泳館游泳,在1.49米水區溺亡引質疑。
8月19日自駕車由佛山前往廣州的途中失蹤,4天后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