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當場查繳經過包裝的假成品食用鹽2噸
50余噸工業用鹽,在一個400平方米的廠房里,通過一臺分裝機就改頭換面被包裝成了食用鹽,其后被運往外地銷售。葉縣警方從一條重要線索入手,經過半個月摸排,將一個藏匿在葉縣馬莊鄉偏僻房屋內的非法制售假食用鹽的特大窩點端掉,現場查扣用于生產假食用鹽的先進生產線一(臺)套、假鹽成品2噸、假鹽半成品50余噸以及相關原料若干,涉案金額20余萬元。昨日,涉嫌制假的犯罪嫌疑人馬某被葉縣檢察機關批捕。
【一條線索】“加碘鹽”實為工業用鹽
今年5月,葉縣公安局治安大隊接到一條重要線索:葉縣馬莊鄉有一個涉嫌非法制售假食用鹽的窩點。接到線索后,葉縣公安局治安大隊主動與工商、質檢、環保、食品藥品監督等部門進行溝通,立即展開調查。為收集證據,專案民警對涉案的非法窩點蹲點守候、摸排偵查,同時對案件進行分析梳理,追蹤非法制售假鹽的嫌疑人。
在對全縣銷售食用鹽的商鋪進行半個月摸查和暗訪后,警方逐步掌握了該窩點的犯罪事實,以及加工生產、進出貨物等活動情況。民警發現,這些非法制售的假食用鹽均來自于一名姓馬的男子。進一步了解得知,馬某,36歲,葉縣馬莊鄉人,在馬莊鄉租用他人的地皮,然后自己建房子,在外地購置自動包裝的機器,大量購入工業鹽和小包裝袋,雇用他人進行生產,冒充“加碘鹽”等產品。馬某生產的假冒食鹽再按照每噸1900元的價格銷售給他人。
【秘密追蹤】擒制假主犯端窩點
在初步掌握了馬某非法制售假食用鹽的違法犯罪行為后,專案民警幾經周折,反復排查核實,終于鎖定了馬某常居住在葉縣新文化路與廣安路交叉口某小區內。
7月19日,專案組專門召開抓捕分析會,謹慎篩選,制定了嚴密的抓捕計劃:葉縣警方聯合鹽業部門,專門組織50多名警力,分成兩個行動小組統一開展圍剿行動。一組由副局長朱平生指揮,組織民警在馬某家附近進行蹲點守候,摸清馬某的活動規律,伺機抓捕。另一組由治安大隊大隊長王延朋帶領民警對位于馬莊鄉的該生產銷售造假窩點進行清查。24日下午3時許,副局長朱平生一聲令下,專案民警在葉縣新文化路與廣安路交叉口某小區門口將犯罪嫌疑人馬某成功抓獲;另一組民警將馬莊鄉該生產銷售造假窩點當場控制,現場查扣造假設備1臺、成品假鹽2噸、半成品假鹽50余噸以及大量假冒食鹽品牌包裝箱,涉案金額20余萬元。
經審訊,馬某對其非法制售假食用鹽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昨日,犯罪嫌疑人馬某被葉縣檢察機關批準逮捕,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記者 李紅汛 通訊員 蔣一帆 文/圖)
今年5月,葉縣公安局治安大隊接到一條重要線索:葉縣馬莊鄉有一個涉嫌非法制售假食用鹽的窩點。為收集證據,專案民警對涉案的非法窩點蹲點守候、摸排偵查,同時對案件進行分析梳理,追蹤非法制售假鹽的嫌疑人。
10月22日夜,鄭州市鹽業局與警方聯合在南三環搗毀一制假窩點,查獲假食用鹽28噸,這是鄭州市目前查處量最大的一次。此次在現場共查獲“不一樣”牌飼料添加劑氯化鈉12噸、湖北“長舟”牌高級精制鹽1噸、湖北“桂花”牌精制鹽12噸,已加工好精制碘鹽116箱(合計2.32噸),假冒“衛群”牌小包裝食鹽包裝袋8萬枚。
10月22日,鄭州市鹽業局聯合鄭州市公安局管城區分局共同查獲一假食用鹽制造窩點,現場查獲假食用鹽28噸,是鄭州目前查處量最大的一次。目前,這28噸假冒食鹽已運往鄭州市鹽業局進行扣押,鄭州管城區公安分局也正在立案調查中。
從周一開始,食用鹽在各大電商平臺全線下架,記者昨天聯系包括淘寶、當當在內的多家主要網購平臺,確認了這一消息。昨天記者在網絡上搜索發現,包括淘寶、當當、京東在內幾大平臺已沒有任何食用鹽的銷售鏈接。
近日,內蒙古赤峰市警方、鹽務管理局破獲了一起販賣假鹽案,約80噸私鹽、假鹽堆滿了庫房。犯罪嫌疑人從2014年開始以工業鹽冒充食用鹽,產品銷往河北、內蒙古等地,具體流向和數量正在調查,嫌疑人目前仍然在逃。
50余噸工業用鹽,在一個400平方米的廠房里,通過一臺分裝機就改頭換面被包裝成了食用鹽,其后被運往外地銷售。葉縣警方從一條重要線索入手,經過半個月摸排,將一個藏匿在葉縣馬莊鄉偏僻房屋內的非法制售假食用鹽的特大窩點端掉。
2萬多噸工業用鹽,在一個七八平方米的小作坊里,通過一臺分裝機就改頭換面被包裝成了食用鹽,其后被運往北京、江蘇、天津、河南、河北、安徽、山東等7省市銷售。
真假食用鹽鑒定方法
普通鹽是否不足為用,“營養鹽”又能否強身健體,各種鹽究竟該如何選擇?記者進行了調查
昨日,由省預防醫學會、省鹽業集團公司舉辦的廣東省減鹽行動正式啟動,擬于三至五年低鈉鹽食用率達到30%左右。省疾控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許燕君說,監測結果顯然不達標,人均攝鹽超標68.9%。
有業內人士指出,網商接到“禁鹽令”,是因網售很容易導致“竄貨”出現,從而影響某些區域經銷商的利益。因為眾所周知,食鹽的銷售實行國家專營制度,雖然開放民營的呼聲一直不絕于耳,但迄今未有破冰跡象。
有業內人士指出,網商接到“禁鹽令”,是因網售很容易導致“竄貨”出現,從而影響某些區域經銷商的利益。因為眾所周知,食鹽的銷售實行國家專營制度,雖然開放民營的呼聲一直不絕于耳,但迄今未有破冰跡象。
從昨天開始,食用鹽中的碘含量標準不再全國“一刀切”,各地可以根據當地人群的實際碘營養水平,在規定范圍內浮動添加。按照新標準,各地有望陸續推出三種不同含量的碘鹽。
據執法人員介紹,制造假冒食用鹽的犯罪嫌疑人曹某是石家莊市懷特綜合市場某副食調料攤位的攤主。
黑作坊臭味熏人 7月1日,知情人士張先生報料稱,位于東莞市大朗鎮水口村一聯排廢舊店鋪內,有人長期制售假鹽,銷往附近的農貿市場和餐館食堂。1日下午3時許,大朗鎮政府組織公安、東莞鹽務局等多個部門聯合執法,突擊檢查該疑似假鹽黑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