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強的一群哥們兒表示以后會盡他們所能幫助朋友的妻女。
張萍給記者展示手機上存的王建強為數(shù)不多的照片。
被救者先說救了他,后又說逝者“失足落水”
6名好友:“每年為女嬰湊撫養(yǎng)費,不想讓英雄走得太悲傷”
不會游泳,卻來不及多想就下水救人。王建強,22歲的信陽小伙,救了人,卻再沒機會抱抱7個月大的女兒。昏迷20天后,7月20日,在家人的悲痛聲中撒手人寰。他的6個90后好友兄弟聞訊,決意每年至少湊一萬元幫助王建強的女兒成長,“不想讓英雄走得太悲傷”。
鄭州晚報記者 石闖 張瀟/文 鄭州晚報記者 周甬 實習生 李亞楠/圖
救了捕魚溺水人,自己被水淹了
“我們倆同歲,他很能干,能吃苦。”7月20日中午12時許,在鄭大一附院急救中心重癥監(jiān)護室外,家住信陽潢川付店鎮(zhèn)付店村的張萍一邊抱著7個多月的女兒,一邊向鄭州晚報記者介紹。
張萍表示,丈夫王建強生于1993年,比她小一個月,去年8月,兩人結(jié)了婚,年底,女兒降生了。“建強是中專學歷,經(jīng)常外出打工。”她說,自從懷孕后,為了照顧她,丈夫在家里做起了送桶裝水和煤氣的小生意。
提起丈夫出事那天,張萍哽咽了:“6月30日那天下雨,孩子發(fā)燒。他一早送完水后,9點多回來還從鎮(zhèn)上給我?guī)Я嗽顼垼€沒歇腳就接到臨村伙計丁昊明的電話,讓給他送漁網(wǎng)。”張萍說,丁昊明和王建強是好友,同歲,常來家里玩,兩家還認了干親戚。
“村里有個很大的池塘,兩三米深,丁昊明那天去捕魚了。”張萍說,12點多了,丈夫遲遲沒回來,她想打電話催促,結(jié)果,卻等來了付店鎮(zhèn)派出所的民警。
“民警說我愛人是為了救落水的丁昊明,人救上來了,他自己被水淹了。他本來就不會水。”張萍哭訴道。
昏迷期間全靠機器和藥物維持生命
“兒子出事當天,先送到潢川縣醫(yī)院,因傷勢特別嚴重,又轉(zhuǎn)到信陽中心醫(yī)院重癥監(jiān)護室。”王建強的母親周婧說,王建強是她的小兒子。“孩子昏迷了9天,嘴里一直插著呼吸機管子,有時候他迷迷糊糊總想伸手拔,醫(yī)院怕他亂動,給打了鎮(zhèn)靜劑,還把手腳綁床上。”
由于一直昏迷、高燒不退,病情日漸加重,7月13日晚9點多,王建強被轉(zhuǎn)至鄭大一附院。經(jīng)檢查,王建強肺部細菌感染,大腦缺氧,無法自主呼吸,全靠藥物維持生命。
周婧介紹,家里原本并不富裕,為給兒子蓋房娶媳婦,花費不少。出事后,在信陽花了9萬元,轉(zhuǎn)院至鄭州后又花去7萬多,目前還欠醫(yī)院1萬醫(yī)療費。“家底兒都花干了,還欠人家三四萬。昨天我回家借錢,晚上9點才到家,結(jié)果又接到孩子病情惡化的信兒,今天早上7點就坐車來了。錢也沒借來,孩子又快不行了……”母親周婧泣不成聲。
被救者及派出所
出具了“救人淹傷”證明
前日下午,鄭州晚報記者看到,被救者丁昊明寫的一則證明:“因本人不慎落水,被王建強救起,致王建強淹傷,因后期治療,特出此證明。”落款時間為7月3日。隨后,付店村委會及付店鎮(zhèn)派出所經(jīng)過調(diào)查,也出具了一份加蓋了各自公章的證明。
“丈夫是因救人受傷的,雖然我們很心疼他,但也為他的義舉感到驕傲。”張萍事后從丈夫手機拍的相片上看到,丁昊明僅穿了個褲頭坐在充滿氣的汽車內(nèi)胎上在池塘里游。她分析當時丁昊明可能玩耍,后來落水了。
但讓他們寒心的是,丁昊明從事發(fā)至今,僅墊付2000元治療費。“丈夫在鄭州住院治療期間他來過一次,待了3天,也沒有任何表示,連進病房探視都不肯去。”她說。
6名好友決意
每年為女嬰湊撫養(yǎng)費
“聽說建強出了意外,我們很吃驚,就急匆匆地趕過來了。”前日下午,在鄭大一附院對面的一家小旅館內(nèi),同是90后的張國俊、張成濤、周祥、張樂林、李虎和萬君波非常焦慮。他們是王建強的同學或工友,從浙江、上海、江蘇等地趕來,一直在醫(yī)院陪著王建強家人,幫忙買藥買飯,給他們找地方住,已經(jīng)花了近1萬元。
22歲的張國俊說,自己在江蘇從事醫(yī)藥行業(yè)工作。“小強是個特別重義氣的人。以前在浙江打工時他被淹過一次,后來再不敢下水了。”他說,在看見他人落水后他肯定第一時間下去施救,根本沒想過自己不會游泳。
“醫(yī)生說小強醒過來的希望渺茫。他們家就他一個勞力,孩子還這么小,以后咋生活啊?”張樂林表示,他們6人商量決定,今后每年給孩子湊一筆撫養(yǎng)費,雖然都是打工的,能力有限,但每年至少湊出1萬元給張萍母女。
“我們不求別的,只要小強能醒過來比啥都強!”6名小伙紅著眼眶說,“他是我們敬佩的英雄,不想讓英雄走得太悲傷。”
救人小伙兒
生命定格在22歲
然而不幸的是,7月20日下午3點多,記者接到家屬的電話確認,王建強,這個90后小伙子,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2歲。
“醫(yī)院通知讓把人拉走,我們下午就要回老家了。”電話那頭,記者聽到的是悲慟的哭聲,為那個年輕的兒子、丈夫、爸爸,也為那個多年的好哥們兒、見義勇為的英雄。
王建強走了,留下了自己嗷嗷待哺的孩子和孤身一人的妻子。女兒還未斷奶,妻子張萍獨自也無力打理小店,沒有了經(jīng)濟來源。母女倆陷入了生活的窘境。
如果您愿意伸出援手幫幫這對母女,可撥打鄭州晚報新聞熱線96678,或聯(lián)系張萍電話18338660702。
最新進展
“救人”變成“失足溺水”
“被救者”前后說法截然不同
昨天下午6時許,鄭州晚報記者接到王建強家屬來電,說事情突然有變化。“今天上午10點左右跟丁昊明聯(lián)系,一起去派出所給小強開證明,打了十幾個電話也沒人接。”張萍告訴記者,自己就是想給丈夫一個見義勇為的榮譽,讓他走也走得光榮。
“下午5點多總算打通電話了,也見到人了,可丁昊明不承認自己被小強救了,到派出所把原先錄的口供全推翻了,還不知道從哪兒找了個證人。”張萍氣憤難當,“他現(xiàn)在一口咬定當時出事時,是他和小強一起失足落水的,有人叫了附近水性好的人來救,人家先救的他。而原先的‘救人淹傷’證明,是他出于好心,想讓小強能多報點醫(yī)藥費才寫的。現(xiàn)在他說最多拿兩三萬塊錢,也是看在兩家曾經(jīng)關系好的面子上給的。這不是純粹胡扯嘛!”
張萍忍不住痛哭道:“我可以不要他一分錢,我就想還給丈夫一個清白。明明是他救了人,怎么現(xiàn)在變成自己失足淹死了?!現(xiàn)在派出所讓我們找村委會協(xié)商解決。”
15年來,王會岑共救助41人,做的好事不計其數(shù)。當有人問他救人的原因是什么時,王會岑回答,自己6歲時掉坑里被好人救,到現(xiàn)在都沒找到救他的人,所以他要堅持救人。
他人有難,普通人王鋒舍己相救,是真英雄;英雄傷重,不曾相識的群眾紛紛捐款,是真感情……沒有過往英雄的犧牲,就沒有今日國家的強盛;沒有人民對英雄的崇揚,民族將失去精神的支撐。——今天《人民日報》頭版致敬河南英雄王鋒
22歲太康小伙李華南為救落水女同事,第一時間奮不顧身營救。女子最終獲救了,但正值青春年華的他卻不幸遇難。
而令她沒想到的是,她雨中跪地救人的一幕被路過的鄭州市民耿先生看到,并用手機拍了下來。當被問到救人的時候有沒有猶豫,擔不擔心“被訛”時,張鑫娜笑了,她說根本沒想到那個,只想著咋救人。
隨后,華商報記者從漢中市公安局漢臺分局濱江路派出所證實,當晚該所民警為此出過警,鄭發(fā)成的確參與了救人。有了警方和目擊者的證實,鄭發(fā)成感覺心里的委屈散去了,“這下終于有人能證明我救人了。
記者了解到,截至24日晚,王鋒家屬收到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現(xiàn)金捐款、銀行轉(zhuǎn)賬、微信紅包及輕松籌平臺捐款共計170余萬元。潘品請記者轉(zhuǎn)告社會各界好心人,王鋒已脫離生命危險,5月25日將進行第一次植皮手術,也希望大家停止捐款。
18日,河南南陽一居民樓突發(fā)大火,王鋒三闖火海救人,被燒成“炭人”(上圖)。潘品說,根據(jù)醫(yī)院估算,眼下的善款已夠手術費用,她央求記者告訴社會各界朋友,不要再捐款了。
王鋒救下了自己的妻兒后,又冒著危險,兩次進出火海,救出兩名小學生和一名托教教師。
昨日上午,在位于平頂山市湛河區(qū)的七彩沙河救援現(xiàn)場,王功全和王禮昕父子向記者介紹了他們的救人經(jīng)過。
事發(fā)時,他和周口市中心醫(yī)院CT室醫(yī)生郭勇、淮陽第二人民醫(yī)院醫(yī)生趙磊一起正在岸邊游玩。
3月12日下午,沈丘縣石槽集鄉(xiāng)虎頭行政村村民馬敬賢,在村沙南三干渠清淤坑塘救出落水姐弟倆,由于現(xiàn)場處置及時,為搶救孩子贏得了時間。事后,馬敬賢被凍病,在家人的陪伴下住院打點滴時,他的義舉才在十里八鄉(xiāng)傳開。
近日,一條貴州都勻大媽跳水救人的新聞在網(wǎng)絡上熱傳,網(wǎng)友們紛紛為大媽救人的事跡點贊。王友群說,當時的河水冰冷,小孩距離岸邊差不多有3米的距離,由于受到驚嚇,孩子在水里不停地撲騰。
可遺憾的是,陳凱下水救人后也溺水了,岸邊只留下同伴趙博聲嘶力竭的呼喊聲。
因為擔心男子口中分泌物過多容易窒息,和莉莉又把手伸進男子口中,其間數(shù)次被咬。
他特意提醒市民,一定不要忽視警示牌的提醒,“水火無情,家長帶孩子們過來玩,一定要遠離湖水,看好孩子……”
網(wǎng)站簡介 | 版權(quán)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方式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wǎng)絡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