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區面積近70年擴大75倍,其中近十年增大70%。昨日此事一經披露后,立即引發廣泛關注。
鄭州“大客廳”擁擠不擁擠、錢包余糧多不多、蝸居成本高不高、娃上學娘就醫有沒有保障……所以,鄭州市“腰圍”不斷增大的背后,絕不僅僅是簡單的數據變化。它給市民帶來了哪些紅包福利?它又面臨著哪些考驗?今天,本報從多個側面,繼續為您詳細解讀——
關鍵數據
人口
鄭州市區人口
1978年125.6萬人2013年466.3萬人
每平方公里人數
2003年 937人
2013年 1234人
畫外音:市區人口2013年比1978年翻一番還多
解讀:十年,鄭州“長大”70%,那么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增長了多少?昨日,記者從鄭州市統計部門獲悉,目前最新的人口數據為2013年919.1萬人,距離千萬人口僅有一步之遙,市區人口達466.3萬人,1978年僅有125.6萬人。
相比于2003年,十年間,鄭州人口增加了超過221萬人,這與2013年巴黎市公布的人口數據相當,十年一瞬,硬是多出一個巴黎來。
比較鄭州人口數據,2013年的919.1萬人,比1978年的437.9萬人增加一倍還多。此外,1978年,平均每平方公里的鄭州地界上有588人,到了2003年,變成了937人。又過十年,這一數據比1978年翻了一番,變成了1234人。
人帶來了人氣,也帶來了城鎮化的“城”氣,城鎮化率由2003年的57%提升到67.1%。
關鍵數據
收入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03年 8346元
2013年 26615元
畫外音:收入增加,物價也在飛漲
解讀:今年7月1日起,鄭州市再次上調最低工資標準至1600元,這也是我省自2010年以來第五次上調最低工資標準,以五年為參照系的話,鄭州市連續五年,在每年的7月1日上調最低工資,今年鄭州的1600元比五年前的650元,翻了一番還多。
事實上,如果放到十年的參照系,鄭州人的腰包鼓了三倍多。2003年鄭州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8346元,2013年這一數據變成26615元,是當年的3.18倍,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十年間,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在減緩,從2003年11.4%的增速變成了現在的9.8%。
鄭州人掙得多了,花得也多,2003年生活消費支出人均為5932元,到了2013年,變成了18672元,是當年的3.14倍,基本與收入漲幅持平。
物價也在發生變化。如果從價格指數來看,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已經從2003年的492.6到2013年的689.5(以1952年為100),十年間,漲了39%。
關鍵數據
房價
新建商品住宅(每平方米)
2011年 6559元
2015年 10243元
畫外音:今年5月份的房價增幅比過去4年還多
解讀:10年來,房價和房屋銷售量,一路看漲。就鄭州市商品房銷售面積來說,2003年為314.5萬平方米,2013年為1621.9萬平方米,是10年前的5倍。商品房銷售額方面,2003年為66.0億元,2013年為1161.6億元,是10年前的17.6倍。
鄭州市區(新建商品住宅)房價從“6000+”跨越“10000+”僅僅用了4年多。2011年1月,鄭州市房管局公布的“鄭房指數”顯示新建商品住宅均價為6559元/平方米,2015年5月為10243元/平方米,5月份的鄭州房價增幅比過去4年還多。
關鍵數據
城建
修路速度
2004年 929.3公里
2013年 1520.1公里
汽車增長速度
2005年 76萬輛
2014年 279萬輛
畫外音:修路速度攆不上汽車增長速度
解讀:今年年初,鄭州交巡警支隊發布消息,公布了鄭州市機動車保有量數據。截至去年12月31日,鄭州市共有約279萬輛機動車,其中市區約154萬輛。從2005年初到2014年底,鄭州市機動車保有量從76萬輛增加到279萬輛,10年的時間里增加了兩倍多。
但是,更多的市民體會到的是市區越來越堵,通暢的路越來越少。每到周一倍擁堵、從擁堵周一見到擁堵天天見。鄭州市區機動車數量一直在增長,市政道路有沒有明顯增加呢?從鄭州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來看,2004年,鄭州市區道路鋪裝長度為929.3公里,到了2013年增加到1520.1公里,增加幅度明顯沒有機動車增長幅度大。
市區綠化的數據比較喜人。2004年,鄭州市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為7.3平方米,到了2013年,增長到了12平方米,增長幅度達到了64%。但是為什么人均綠地面積大了,市民們卻感受不太明顯呢?業內人士指出,且不論計算人均綠地面積時,只計算城市非農業人口,最近幾年鄭州市新增綠地,也多是在三環、四環,一般市民不去郊區,當然很難感受到綠意。
關鍵數據
教育
小學在校人數
2004年 576194人
2013年 705194人
畫外音:大班額現象比較普遍
解讀:隨著人口增加,優質學位更加稀缺,因而“幼升小”、“小升初”成為鄭州家長的“主戰場”。
鄭州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04年,鄭州市普通小學在校學生數為576194人,到了2013年,增加到705194人,10年間增長了22%。2004年,鄭州市有小學1307所,到了2013年則減少至980所,學生在增加,而學校在減少。
這也催生了大班額現象。根據《2013年鄭州市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鄭州九區(包括航空港區)共有小學357所,6638個班,平均班額為54.12人。以金水區為例,金水區共有公辦學校48所,共有1322個班,其中僅66人及以上的班級就有678個班,占到了總數的一半。無獨有偶,市內九區共有107所初中,2816個班,在校生153648人,平均班額就達到了54.56人。
網友熱議
@爆炒螞蟻腿:早上擠破頭擠公交,呼吸著超標的汽車尾氣和路邊垃圾腐爛味摻和在一起的味道,拿著標準工資一半不到的薪水,租著城中村一個月一漲的房子,這就是鄭州普通鄭漂族的生活。現在特反感有人說綠城鄭州,我想問哪里綠了?
@儒雅的楊sir:三環以內到處是工地,路面坑坑洼洼;三環以外到處是荒地,荒草遍野!空氣質量啥時候都是排倒數,藍天白云需要靠“吹”才能實現,這樣的特大城市誰喜歡?
@追逐幸福的小怪獸:把房價調控好、把市民素質提升、把城市環境整頓,這樣至少會覺得在這里居住會很舒適,要數量,也要質量。關鍵是看是否有能力高效管理好這樣的城市,讓百姓有幸福感和自豪感。(記者 劉瑞朝 朱琨)
11月22日,鄭州突降暴雪,而鄭州航空港區法院執行干警們,冒雪出行,心系當事人,用實際的行動溫暖了執行人的心。
鄭州慈善總會“愛心手工”項目的執行團隊——鄭州市電子信息工程學校“愛心織女團”的織女們走上街頭,為大雪中依然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的環衛工人、交通協管員送上了她們親手織的圍巾,為他們倒上一杯熱水,送上了一個暖暖的擁抱。
2016年的第一場雪如約而至,鄭州第一場降雪給鄭州披上了潔白的盛裝,人們在欣賞雪景的同時也在為出行兒煩惱,這場大雪致多處擁堵。
隨著圣誕腳步的日漸臨近,鄭州國貿360廣場11月18日率先上演“奧杰塔的天鵝湖”主題活動。以“點亮圣誕季”為出發點,在這個冬日,為消費者呈現一場空前的視覺盛宴。
雖與2016年作別還有一個半月的時間,但在鄭州,“不動產”卻已提前踏入2017年——就在昨天,有的分中心業務預約號已排至2017年1月13日,且當天的預約狀態依然顯示為:“滿”。
11月18日21點11分,鄭州市農業路快速通道工程西三環互通立交主線鋼箱梁順利實現吊裝合龍,標志著農業路西三環互通立交主線結構貫通。
11月16日晚,鄭州未來路與緯五路附近一家火鍋店,花費200萬元簽下5名美女主播。
近日,家住開封市祥符區曲興鎮的老王沒事在家門口閑轉,突然發現自己養的大黃狗走起路來一步三晃
11月16日晚,鄭州市民李女士將自己的愛車停在西三環航海路交叉口附近乾宏領秀空間小區對面的西三環馬路邊上,一夜之間,轎車上被撞出了一個大坑,就連四個輪子也被撞掉了一個,另外三個也都嚴重變形。
雖與2016年作別還有一個半月的時間,但在鄭州,“不動產”卻已提前踏入2017年——就在昨天,有的分中心業務預約號已排至2017年1月13日,且當天的預約狀態依然顯示為:“滿”。
他對待前來看病的患者探根問底,把脈取因。令病人一見到他就感覺遇到了救星。有患者介紹說:“感覺找任大夫看病就特別有安全感,在他的面前,我可以如親人一樣盡情地向他傾訴一切難以言狀的痛苦”。
鄭州“日光盤”、“萬人搶購千套”房源的盛況,隨著10月份的一紙調控令,踩了急剎車。
鄭州一隧道口上方布滿垃圾,若是這些垃圾刮到隧道上,影響通行的車輛不說,還特別不安全。
11月16日,在鄭州百花路菜市場門前慢道上,地下暖氣主管道突發爆管噴冒熱水,瞬間百花路滿煙霧繚繞變仙境,路口積滿80度高溫熱水。因正值中午下班交通高峰期,導致4名過路市民腳部不同層度被路面熱水燙傷,分別被送醫救治。
11月16日上午,《善愛德容興業潤世——鄭州慈善詩詞選》首發暨有獎征文頒獎儀式在鄭州電視臺演播廳舉辦。活動現場,與會領導為優秀詩詞獲獎代表頒發獎金和榮譽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