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大多數企業都避諱說破產。可一個國家的破產法制度完善與否,已成為衡量其市場經濟成熟程度的重要標志。
為什么飽受老板跑路之苦的溫州,開始大力推進企業破產?為什么在很多地方,企業又被擋在《破產法》之外?
1986年,《企業破產法(試行)》走入我國經濟領域,它朝著計劃經濟“大鍋飯”狠狠砸了一錘。2007年6月1日,新《破產法》施行。
如今,新《破產法》實施已整8年,面對這么多為什么,河南商報記者多方走訪,試圖厘清《破產法》實施現狀,探尋其如何加入新常態之路。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趙強 鄭筱倩
老《破產法》已近30歲,新《破產法》實施整8年。破產的權利已從國有企業擴及所有企業,從重在退出變為重在重建。
很多企業正因此被改變著命運……
背景回顧
新中國第一家破產企業
處理規定沒報社敢登
1986年8月3日,沈陽市迎賓館北苑會議廳里,坐滿了沈陽市防爆器械廠的工人們。“沈陽市防爆器械廠從即日起破產倒閉,收繳營業執照,取消銀行賬號。”隨著沈陽市工商局局長宣布破產通告,肅穆氣氛達到了頂點。韓耀先靜靜地坐在角落里,他曾任沈陽市體改委專職委員、沈陽市經濟貿易委員會副主任。一年多前,他起草了《沈陽市關于城鎮集體工業企業破產倒閉處理試行規定》,被稱為我國第一部“企業破產法”。
1985年7月,沈陽市列出了一份包括了11家資不抵債、長期虧損、難以扭轉局面的備選名單,從中又最終確定了沈陽市防爆器械廠等三家企業成為試點。在一年的限期整改時間后,先天不足、后天營養不良的沈陽市防爆器械廠,成了第一個破產企業,同時也是新中國第一家宣布破產的公有制企業。
在此之前,韓耀先拿著這份已經成為政府文件的“破產規定”,卻遭遇了尷尬——沒有一家報社敢刊登。據媒體報道,1986年12月審議通過的《破產法(試行)》,這部法律的藍本,就是沈陽市防爆器械廠破產案。
這一極具歷史意義的破產案件讓河南國銀律師事務所主任武宗章印象深刻,他表示,在此背景下,上世紀90年代相繼啟動的鄭州六大國棉廠的破產轉型,也被視為在河南國企破產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溫州樣本
“破產”推動企業向死而生
2007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簡稱《破產法》)正式實施。新法將適用范圍拓寬至所有的企業法人類型,并且重在“破產重整”。涉及破產重整相關環節的解釋與規定,占了五分之一的篇幅,比有關破產清算的多出一半。武宗章說,清算意味著企業退出,而重整意味著企業轉型、重獲新生。看似簡單的變化,卻能改變一個城市的命運。
武宗章說的是溫州經驗。
在很多地方,民營企業破產還難立案時,溫州法院已開始主動推進困難企業破產。
隨著2011年9月份后,溫州爆發民間借貸危機、中小企業資金鏈斷裂,引發當地老板跑路潮。
重壓之下,溫州政府和法院,開始重視破產這個“武器”——月兔集團、海鶴藥業、信泰集團……一個個溫州知名民營企業申請破產。據統計,在全國平均2000例破產案件中,溫州法院2013年受理198件破產案件,去年,又受理破產案件123件。越來越多的溫州企業也因此有了向死而生的機會。
河南嘗試
開封中油:因破產重整而轉危為安
在溫州大張旗鼓推動企業破產的同時,河南也悄然開始新《破產法》的實踐。
成立于2000年4月的開封中油銷售有限公司就通過破產重整轉危為安。
開封中油主要經營汽油、柴油等石油化工產品,成立之初年營業額最高可達億元。2005年因行業系統內部改革,開封中油受到資金、貨源以及市場銷售渠道等多方面影響,公司營業收入大幅下滑。
2006年12月,商務部頒布命令,成品油批發企業注冊資本必須達到3000萬元及以上。因公司注冊資本金不能達到要求,企業的經營許可證照和營業執照不能進行年檢,致使公司長期處于停產停業狀態。2010年,股東會決議向開封市中級法院申請破產清算。經債權人申請,開封中院審查認為,債務人開封中油具有重整價值,裁定開封中油重整。
重整計劃生效后,投資人組建了新的管理團隊,接管開封中油全部資產并進駐開封中油。該公司破產管理人、河南千業律師事務所主任關憲法接受河南商報記者采訪時介紹,目前,開封中油經營步入正軌,5個加油站油庫報廢了一個,有3個都在正常經營。
鄭州鋁業:在尋求破產中艱難探索
今年1月5日,鄭州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破產管理人發出的鄭州鋁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鄭州鋁業)債權申報通知書,透露出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已于去年11月5日裁定受理了鄭州鋁業破產重整一案。幾乎同期公布的還有關于招募鄭州鋁業重整投資人的公告。根據公告,鄭州鋁業的前身是鄭州市中原鋁廠,2001年企業改制為鄭州鋁業股份有限公司。
鄭州鋁業官網顯示,該公司注冊資本1.98億元,資產13億元,企業年銷售收入約15億元,還曾被列為2011年河南省重點工業產業年度行動計劃重點企業。
可是就在當年10月份起,鄭州鋁業開始停止向擔保公司償還貸款,并隨即引發眾多擔保公司失陷。
一位曾前期參與鄭州鋁業破產謀劃的律師表示,鄭州鋁業牽涉的矛盾太大,從提出破產后開了無數次會,寫了好多方案,歷時兩年時間,才終于被法院立案。日前,河南商報記者根據公報聯系方式聯系鄭州鋁業破產管理人,有兩部電話無人接聽,一部電話接通后,一名女工作人員稱不了解情況,有進展會隨時向媒體公布。
“就算清算退出,也避免了窟窿越來越大。”這位律師說,過程再艱難,但畢竟意味著河南已經開始越來越多地探索企業的退出與轉型。
隨著科研經費的快速增長,我國在眾多領域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多項重要科技指標大幅上升。華大基因總裁汪建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1999年,他與幾個研究人員為了完成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脫離國有科研機構創辦了華大基因研究所。而科研經費一旦進入市場化的公司和企業,基本就沒人管了,出現各種尋租現象。
與8月份全國工商聯發布的榜單相比,此次河南僅有12家民營企業上榜,減少了2家。
昨日,中國民營企業聯合會、中國統計協會、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企業研究中心聯合發布了2014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我省12家企業上榜,與8月份全國工商聯發布的榜單相比,減少了2家,金龍精密銅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金龍銅管”)成為河南民營企業的“老大”,列第99位。
調研還發現,入選2014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企業仍然以制造業為主,主要集中在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批發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建筑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等大的行業。入選2014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企業中,東部沿海地區企業數量307家,占總數的61.4%,浙江、江蘇兩省仍是入選企業大戶。
調研還發現,入選2014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企業仍然以制造業為主,主要集中在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批發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建筑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等大的行業。入選2014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企業中,東部沿海地區企業數量307家,占總數的61.4%,浙江、江蘇兩省仍是入選企業大戶。
調研還發現,入選2014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企業仍然以制造業為主,主要集中在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批發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建筑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等大的行業。入選2014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企業中,東部沿海地區企業數量307家,占總數的61.4%,浙江、江蘇兩省仍是入選企業大戶。
最新的“民營企業500強”榜單,即將在18日公布,屆時具有權威性、唯一性的《民營企業調研分析報告》也將揭曉。而在往年的“榜單”中,對有關民營企業“走出去”的情況分析,則有著獨特的視角。 歷年“榜單”顯示,企業走出去的步伐逐步加快。在數量上,2011年“榜單”報告顯示,2010年民營企業500強累計共有137家企業開展了海外投資,投資企業和項目592個,海外投資額達61.77億美元,比2009年增長174%。
1996年4月12日,云南富達租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達公司”)與呈貢銀樂軋鋼廠簽訂了軋鋼設備的融資《租賃合同》,并支付了總計人民幣1250萬元給銀樂軋鋼廠。富達公司的律師表示,銀樂軋鋼廠合法取得集體土地使用證,已經如約交納了出讓金和辦理了相關手續后,才能獲得土地使用證。
1996年4月12日,云南富達租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達公司”)與呈貢銀樂軋鋼廠簽訂了軋鋼設備的融資《租賃合同》,并支付了總計人民幣1250萬元給銀樂軋鋼廠。富達公司的律師表示,銀樂軋鋼廠合法取得集體土地使用證,已經如約交納了出讓金和辦理了相關手續后,才能獲得土地使用證。
民營經濟作為中國市場經濟條件下最具活力的增長力量,改革紅利的釋放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它來實現。溫家寶當即做出回應表示,要著力解決民營資本在投資領域所遭遇的“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問題。
在7月9日《財富》雜志發布的世界500強中,浙江吉利汽車和山東魏橋集團成為中國內地新晉上榜民企。專家認為,上榜民企可謂實至名歸,但結合民營經濟地位來看,民企上榜數不到國企1/10的現狀值得深思。
有民企稱“央企是國家親兒子,我們是野兒子”,這種說法帶有“自卑”的情緒化色彩,但也源于民企時常遭遇不公正待遇。2005年和2010年,國務院相繼出臺了加快民營資本發展的新舊36條,但是至今執行力度不夠,國有資本仍然在狂飆突進,民間資本出路越來越狹窄。
日前,在浙江民營企業的一次會議上,很多人推舉前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做“民資委”主任。也就是說,不妨按照浙江民營企業主的“調侃”,真的設立“民資委”這一機構,來統領、協調民資民企的發展。
恒大主席許家印遲到被記者堵截,不小心露出奢華的腰帶。跟許家印和劉永好一樣,曾經登上過各種評選機構富豪榜首富的盛大集團總裁陳天橋,這次兩會期間對于改革的敏感話題也是避之千里。
為進一步加快軍民融合發展步伐,總裝備部會同有關主管部門集中發布了鼓勵和引導優勢民營企業進入裝備科研生產和維修領域的具體措施。在這次展覽中,由主辦單位遴選出的100多家優勢民營企業展出了大量最新的高科技產品或技術,充分展現了民營企業的技術優勢與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