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發帖:沒文化真可怕
映象網訊(記者 梁新慧/文 記者 邱琦/圖)一個城市的路名,其實就是一個城市的符號,有歷史、有文化、有內涵,甚至還蘊藏著這個城市的性格和魅力。鄭州的“祭城路”火了。為什么呀?因為“祭城路”更名為“平安大道”了。不少市民驚呼:沒文化真可怕。而鄭州市地名辦則認為,市民在一定程度上誤解了。
【緣起】市民發微博“能不能不要太任性”
5月30日清晨5時39分,網友@搜索鄭州王國順發布名為“鄭州路名,能不能不要太任性”的微博。微博稱:祭(zhà)城,最早為商朝的邦國,現在,“祭城路”更名為“平安大道”,歷史淵源會被人們淡忘。
@搜索鄭州王國順 認為,這種做法有兩個地方違法。
◎沒有尊重歷史和現狀
河南省地名管理辦法第七條規定: 地名的命名、更名應當尊重地名的歷史和現狀,保持地名的相對穩定,對具有重要文化價值和紀念意義的歷史地名實行重點保護。
@搜索鄭州王國順認為,祭城路已有很多年的歷史,幾代人的記憶。雖然說“祭城”的“祭”的讀音zhà與zhài有些人區分不清,但許多城市的古老街名都存在這個問題,而也正是這個鄭州方言的讀法才體現了古老歷史的韻味。更名做法十分不妥。
◎沒有舉行聽證會 沒有公示
《河南省地名管理辦法》第十九條規定: 重要地名的命名、更名應當征求社會公眾和有關部門的意見,必要時可以舉行聽證會。
@搜索鄭州王國順發帖稱:“‘祭城路’的更名,主管部門征求社會公眾和有關部門的意見,舉行聽證會了嗎?在新聞媒體公示了嗎?主管部門在政府審批之前做過多少調研?”
東方今報記者調查發現,鄭東新區商務內環、商務外環的“祭城路”,已經悄悄地變成了“平安大道”。
【回應】改名是為了避免“一路多名”
據了解,祭城路位于鄭東新區熊兒河北岸,西起商務內環,東至東四環,長9.8公里。2005年12月正式命名。
今年6月1日,記者聯系了鄭州市民政局下屬單位鄭州市地名辦公室,就更名一事,該辦公室一位負責人給出了四點原因。
一是該路將向東延伸成為鄭州市東部東西走向的主干道,目前,向東延伸的中牟區域該路的名稱為“平安大道”。為了貫徹一路一名的原則,綜合衡量決定用“平安大道”。
二是祭城路的主體目前并不在祭城路街道辦事處轄區內,從老地名的就地、就近保護原則來講,“祭城”這一古老地名應就地、就近保護,不宜過多延伸。
三是鄭東新區征求了道路兩側居住群眾、附近單位的意見,大部分同意更名。
四是鄭東新區作為鄭州市中央商務區和未來的金融服務中心,是鄭州市對外開放的高地,外來人口眾多,由于“祭(zhà)”字作為地名專讀音,認識率較低。
這位負責人說,鄭州市地名辦接到鄭州市政府轉來的批件后,于今年3月18日在鄭州地名網上就給“祭城路”更名事宜進行了公示,公示期間,有市民打電話詢問原因,鄭州市地名辦也積極給予解釋說明。這位負責人說,“祭城路”更名符合程序要求,不存在違規。
【保護】“祭城路”改名 不代表“祭城”改名
“祭城路”改名,很多市民認為,割斷了鄭州的歷史和文化。而在鄭州市地名辦看來,市民在認識上有誤區:大家把“祭城路”當成“祭城”了。那么,二者究竟有什么區別呢?
據了解,“祭(zhà)城”始建于商代。據資料記載,西周時期,管叔、蔡叔聯合武庚發動叛亂,周公因平叛有功,其第五子被封到鎬京附近的京畿地區建立 (音jì)國,周公第五子因爵位為“伯”,周公五子 伯封侯之后,在管城東北7.5公里處建國都城,史稱 伯城。
公元前722年,鄭國滅 國,“ ”字及其他與“ ”有關的地名改為“祭”字,當地民眾為使后代牢記故國集體改姓氏為祭,讀音改為“zhài”。從此,祭(zhài)姓產生,與祭有關的地名、人名讀音都隨之改變,祭伯城也就成為“祭”姓的發源地。
隨著多年后外地民眾遷到祭伯城定居,使祭的讀音逐步演變為“zhà”,祭伯城簡稱祭城。
新中國成立后,祭城區域先后被稱為祭城鄉、祭城公社,1983年復稱祭城鄉,1996年撤鄉建祭城鎮,2006年撤鎮設立祭城路街道辦事處。
鄭州市地名辦負責人說,“祭城路”改名,不代表“祭城”改名,鄭東新區向市政府提出更名申請的同時,還提出了對“祭城”這一古老地名的傳承保護方案:在祭城遺址附近命名一處“祭城公園”或“祭城廣場”以示紀念。
這個以“祭城社區是先進文明社區”為榮的祭城社區居民,之前從沒想過要和政府抬這個杠。即便是走上了行政訴訟的路,他也不停強調,“我們是文明社區,不能素質低。”即使對市政府改路名的事兒不滿,他們也從來沒鬧過群體性事件,而是一直派代表申訴,討要說法。
這個以“祭城社區是先進文明社區”為榮的祭城社區居民,之前從沒想過要和政府抬這個杠。即便是走上了行政訴訟的路,他也不停強調,“我們是文明社區,不能素質低。”即使對市政府改路名的事兒不滿,他們也從來沒鬧過群體性事件,而是一直派代表申訴,討要說法。
原先生還說,《河南省地名管理辦法》第十九條中有:重要地名的命名、更名應當征求社會公眾和有關部門的意見,必要時可以舉行聽證會。
關于鄭州市祭城路改名一事,雖然鄭州市地名辦給出了改名的幾個理由,但昨天網上參與調查的近500人中,85%以上的人仍持反對態度。
關于鄭州市祭城路改名一事,雖然鄭州市地名辦給出了改名的幾個理由,但昨天網上參與調查的近500人中,85%以上的人仍持反對態度。
關于鄭州市祭城路改名一事,雖然鄭州市地名辦給出了改名的幾個理由,但昨天網上參與調查的近500人中,85%以上的人仍持反對態度。
據鄭東新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更名前的祭城路位于鄭東新區熊兒河北岸,西起商務內環,東至東四環,長9.8公里。
祭城路改名平安大道 專家質疑:千年文脈被斷
祭城路改名平安大道 專家質疑:千年文脈被斷
祭城小區居民王新軍說,昨天一天,小區居民見面,討論的就是這件事,“一大早,我們都在微信朋友圈轉報道,這個話題在我們這里都炸鍋了。”他說,非常支持朱廣義幾個人的做法,“堅決支持恢復原路名,祭城為鄭州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CBD附近都曾是我們的地,現在不能連個路名都不留下。”
祭城小區居民王新軍說,昨天一天,小區居民見面,討論的就是這件事,“一大早,我們都在微信朋友圈轉報道,這個話題在我們這里都炸鍋了。”他說,非常支持朱廣義幾個人的做法,“堅決支持恢復原路名,祭城為鄭州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CBD附近都曾是我們的地,現在不能連個路名都不留下。”
62歲的朱廣義把鄭州市政府告了。今年5月底,鄭州市政府發文,公告“祭城路”更名為“平安大道”,隨即引發廣泛爭議。
最近,一則鄭東新區“祭城路”改名“平安大道”的消息引發網絡熱議。
時長:21分55秒
2月2日上午9點30分,新鄉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審理原告朱某義等4人訴被告鄭州市人民政府請求政府撤銷通告并恢復原路名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