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危險水域
鄭州市區氣溫居高不下,夏天已名副其實到來,除了風扇、空調、洗澡等降溫手段,一些市民和孩子就將目光投向了河渠。昨日,記者從鄭州市城市管理局城區河道管理處了解到,“兩河一渠”沿線的危險水域已經統計出來,共有42處,一旦上游放水,就會給前來戲水的市民生命安全帶來威脅。
和西流湖、龍湖等這些傳統的溺水事故多發區不同,市區的河道往往被市民們認為水淺無危險,實則并非如此。每年夏天,“兩河一渠”溺水事故也時有發生。城區河道管理處相關人士解釋說,雖然這些河渠的邊水處較淺,但渠中心的水深有可能超過兩米,渠壁又是向下傾斜,再加上水底有青苔,部分河段渠底有淤泥,人一旦落水,就會滑向深處,而被淤泥困住。
河渠沿線散布著不少橡膠壩,這些橡膠壩是為了在上游放水時起到攔水蓄水作用,使得河道內能形成較大的水面效果。雖然景觀好看了,但橡膠壩附近水域因為河水較深,反而成了危險區域。
“去年鄭州市區生活用水緊張,鄭州市作出決定——犧牲生態景觀用水,保證生活用水,夏天的很多時候河道內的存水并不多,所以去年‘兩河一渠’沿線的危險水域并不多見。”鄭州市城管局有關人士說,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后,鄭州市區開始飲上丹江水,生活飲用水水源由黃河水逐步置換為丹江水,被置換的黃河水一部分被用作景觀用水,也就使今年的“兩河一渠”內的生態景觀用水來源并不緊缺。
不過,5月18日中午鄭州市邙山輸水干渠發生了大面積坍塌,致使金水河、熊兒河、潮河、十七里河、十八里河及賈魯河部分河段水源“斷供”,目前這些河道沿線并不存在危險水域。以上人士說,坍塌大概需要1個月才能徹底完工,6月中旬以后市區河道生態景觀用水來源將暢通,而屆時中小學生也將紛紛放假,一旦上游放水河渠沿線就會出現大量的危險區域,特別對孩子們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脅。(記者 劉瑞朝)
天氣逐漸炎熱,鄭州轄區水域發生多起孩子溺亡事故,以外來務工人員孩子居多,每起溺亡事件,都會給家庭帶來無盡的痛苦。
天氣逐漸炎熱,鄭州轄區水域發生多起孩子溺亡事故,以外來務工人員孩子居多,每起溺亡事件,都會給家庭帶來無盡的痛苦。
昨日,鄭州市城區河道管理處從沿河小區聘請的75名熱心市民,開始走進濱河公園擔當暑期義務監督員,提醒孩子遠離危險水域避免悲劇發生。他介紹,自去年開始,四環以內不少水面也劃歸市區管理,僅金水河上游就新增12處危險地段,市內危險水域也相應增加為42處。
四環以內不少水面劃歸市區管理后,市內危險水域也相應增加為42處,河道之內的橡膠壩在蓄水增加景觀效果的同時,水深也有2米左右。
鄭州市城區河道管理處從沿河小區聘請的75名熱心市民,開始走進濱河公園擔當暑期義務監督員,提醒孩子遠離危險水域避免悲劇發生。
75名熱心市民走進濱河公園擔當暑期義務監督員。
鄭州市城區河道管理處從沿河小區聘請的75名熱心市民,開始走進濱河公園擔當暑期義務監督員,提醒孩子遠離危險水域避免悲劇發生。
東風渠目前共有4處危險水域,分別位于:國基路壩前、水廠壩前、經三路壩前、中州大道壩前。
東風渠目前共有4處危險水域,分別位于:國基路壩前、水廠壩前、經三路壩前、中州大道壩前。
昨天上午,市城區河道管理處在濱河公園,現場告誡伊河路小學、緯五路一小的同學們:遠離危險水域。
6月19日,本報以兩個版的篇幅報道3起溺水事故的同時,還特別繪制危險水域地圖、給出“假期怎么過”建議等
一直以來,暑期溺亡者多是青少年,且以外來務工人員的孩子居多。據統計,今夏以來,鄭州已經發生10起嚴重溺水事件,死亡4人中3人是青少年。
一直以來,暑期溺亡者多是青少年,且以外來務工人員的孩子居多。據統計,今夏以來,鄭州已經發生10起嚴重溺水事件,死亡4人中3人是青少年。
和去年一樣,今年鄭州市區“兩河一渠”的危險區域依然是30處。鄭州市城區河道管理處對外發布危險水域,希望盛夏時節,市民選擇正確的消暑方式,以免發生溺水事故。
請不要私自到江、河、塘、湖等危險水域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