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4M寬帶,家庭網完勝校園網
端口少成校園網速度慢的主要原因 “一人一賬號”使運營商獲得高收益映象網訊(記者 夏萍/文 張曉冬/圖)大學生們向運營商喊話的背后,東方今報記者發現校園寬帶壟斷經營已成常態。
至于為何如此,還要從數字化校園建設說起。業內人士“掏心窩”的一番話,讓大家看到了校園網絡的霸王地帶。
【測速】 家庭網絡完勝校園網
通過調查,記者總結出校園網可分為三個最有代表性的階段。
每天7:30至11:00,網速是半夜以外最快的階段,網速大多在350kb/s至450kb/s之間。
12:00至13:30,處于間歇性卡階段,網速大多在150kb/s至250kb/s之間。
19:30至23:00,處于“最卡”階段,網速大多在10kb/s至60kb/s之間。
同樣都是4M寬帶,那么使用起來到底有沒有區別呢?
5月21日上午,記者聯系上與自己筆記本牌子、型號、配置一模一樣的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大四學生董同學做了一個測速實驗。
上午8點,記者與董同學同時下載了一部1.15GB的電影,記者在4M寬帶的網絡下,下載時間為22分鐘,網速在380kb/s至500kb/s之間;董同學用了30分鐘,網速在350kb/s至450kb/s之間。
中午12點,記者下載同一部電影用時不到25分鐘,而董同學卻用了45分鐘。
晚上8點,記者下載同一部電影用時不到30分鐘,可董同學直到晚上11點30分,一部電影也沒有下載完,一直處于“卡”的狀態。
【揭秘】 數字化校園 助長壟斷經營
近年來,隨著數字化校園的建設,全校覆蓋校園網已經成為一種常事。
多年從事通信工作的業內人士馮先生透露,大多高校在初建學校時就已經和運營商簽訂了協議,委托運營商進行數字化校園建設。運營商前期投入設備,再從后期的運營收入中獲取一定比例的回報,用于設備更新維護。而運營收入則涵蓋學生宿舍的上網費用。也就意味著,從學校和運營商簽訂建設協議起,學生已經沒有選擇地成了這家運營商的客戶。
盡管2011年工信部印發《關于規范基礎電信運營企業校園電信業務市場經營行為的意見》,要求電信企業不得與學校等各級教育機構或下屬部門簽訂排他性合作協議(含口頭協議),但排他性協議依然大量存在,以此確保運營商大量投入基礎性建設后在運營中占壟斷地位。
馮先生說,運營商大多都是“先入為主”,就像你購買的手機號,用了幾年就不想換了,除非特別“忍受”不了,而學校對運營商也是如此,用了幾年后,只要不出什么矛盾,大多都會續簽協議。
端口少 是校園網的“硬傷”
馮先生說,從理論上來講,校園宿舍網的網速一定沒有家庭網的網速快,因為家庭網大多用的是光纖,而校園宿舍用的是普通寬帶。對于學校來說,一般不會用太優質的網絡,只要夠用就行了。
“光纖就相當于一輛車在公路上隨便跑,普通網絡卻相當于多輛車在小路上搶著跑。”馮先生這樣形容光纖和普通寬帶的概念。
他說,運營商將端口接到學校后,由學校分布到各個宿舍,為了降低成本,大多會三四個宿舍用一個端口,而家庭網都是一家一個端口,所以同是4M的網速,家庭網速遠遠要快于校園網速。
“實名制” 成限制網絡共享理由
馮先生說,教育部于2004年頒布《教育部共青團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網絡管理工作的意見》,明確規定校園網站的登記、備案工作落實用戶實名制登記制度,加強校園網站與網絡用戶的統一歸口管理。要按照IP地址管理辦法,建立IP地址使用信息數據庫和IP地址分配使用逐級責任制。這也就意味著,IP地址實名登記可以看到每一個IP地址對應的賬號是誰,通過對應賬號來找到責任人,運營商就會以此來解釋為什么網絡不能共享。
“他們甚至會以‘防止惡意蹭網,導致網速得不到保證’或‘對學生上網活動便于管理’為由來推脫。”馮先生坦言,實名管理完全可以通過技術手段,根本不用“限號”“限人”“限終端”。而所謂的擔心盜號蹭網,幾乎是所有網友面臨的問題。
他解釋說,其實運營商肯定是從自身利益出發的,不共享網絡就會使其擁有更多的客戶量,用“固網”帶動“移網”,擴大其品牌宣傳,占據更大的市場。
上網貴 緣于“一人一賬號”限制
某業內人士透露,運營商進駐學校肯定是有成本付出的。對于運營商來說,“一人一賬號”和“多人一賬號”的收益絕對有天壤之別。大多數運營商或一次性支付給學校費用,或每年從收取的網費中抽取一定的比例給學校。
“比如我們去談合作的時候,除了每年向學校支付一定的分成外,還會給學校辦公網和家屬樓網三折甚至更低的上網優惠政策。”該業內人士說,如果電信方面盈利變少會影響學校得到的分成,那么學校對學生上網限制的背后則是運營商對校園寬帶服務的壟斷。
外媒稱,媒體近日接連曝光學生遭遇電信詐騙案后,淘寶網發布一項新規定:暫停準入“手機號碼/套餐/增值業務”類目商品,以前準入的淘寶網賣家全面禁售此類商品。
23日,中國電信發布了上半年財報,至此,三大運營商上半年業績悉數出爐。馬繼華對此表示,流量使用和收入的高速增長會持續下去,而且隨著手游、直播等行業的發展,三大運營商流量收入還可能會出現爆發性增長。
流量收入或暴增。
從三大電信運營商了解到,移動、電信、聯通將從10月1日開始推出當月流量不清零的舉措。
記者從三大電信運營商了解到,移動、電信、聯通將從10月1日開始推出當月流量不清零的舉措。
昨天,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三家公司都完成了董事長職務的更迭,有退休、有調任還有對調。
昨天,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三家公司都完成了董事長職務的更迭,有退休、有調任還有對調。
昨日,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三家公司都完成了董事長職務的更迭。
工信部新聞發言人張峰表示,對社會關心的提速降費情況,工信部將強化定期跟蹤督查機制,督促企業按照承諾,務必落實全年網絡提速任務,年底前實現手機流量和固定寬帶的單位帶寬平均資費水平都同比下降30%。
三家運營商均對流量經營寄予厚望,有分析說,廣東移動2015年的流量收入增幅目標為50%,廣東電信為60%。運營商也紛紛推出“流量銀行”,方便用戶將多余的流量存儲或轉移,但記者發現,流量銀行并不涉及用戶套餐內流量,有點“隔靴搔癢”的感覺。
三大運營商提速降費方案出來,網友第一反應是看不懂。這次被業人視作“罕見的回應速度”、“罕見的讓利程度”,能夠收獲依然不變的吐槽口水,三大運營商應該是有心理準備的。其實李克強總理對于三大運營商的提速降費催促,更多地還是從市場與民意的視角提出要求的。
“英國模式”完全有可能在中國復制。可實行“網業分開”,將三大運營商的基礎網絡這一塊全部分離出來,組成獨立基礎網絡公司,專門從事基礎網業務,在保持微利的前提下對外批發帶寬、語音、流量。如今,英國電信資費幾乎是所有西方國家中最低的,在過去的十年,英國寬帶的速度已經增長了100倍,但是寬帶的價格在過去十年減了一半。
當天,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也公布了各自的提速降費方案,資費最高降幅35%以上。中國聯通提出,降低全網移動用戶數據流量綜合單價20%以上,有線寬帶套餐最高降低了近1300元。
78%網友認為運營商沒誠意:誰大半夜上網啊,在家都有wifi好嗎?
當天,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也公布了各自的提速降費方案,資費最高降幅35%以上。中國聯通提出,降低全網移動用戶數據流量綜合單價20%以上,有線寬帶套餐最高降低了近1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