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片云彩來下雨,想下哪兒下哪兒,想下多大下多大,這樣高能的活兒已經被鄭州攬下了。昨日,鄭州市上街區與河南省氣象局簽訂了中國氣象局飛機人工增雨和科學實驗鄭州基地合作協議,預計投資5億元、首批5架專業飛機進駐,可以實施五省范圍的人工增雨,為十年九旱的河南乃至更多地區更好地“解渴”,鄭州造雨城最終會成為保糧增收、降雹減霾、增雨科研的集大成者。
簽約
鄭州將建“造雨城”
一紙約書,雨神將來。
昨日,鄭州市上街區政府與河南省氣象局簽訂中國氣象局飛機人工增雨和科學實驗鄭州基地合作協議,該項目將為國家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飛機提供停場、維護、通信等保障,按照國家規劃,鄭州將是五省的增雨“樞紐”,投用后預計有十多架專業的人工增雨飛機可以出動,為防災減災、改善環境提供服務。
“高能”基地建成啥樣?鄭州市上街區副區長楊水軍表示,這個“高能”的基地占地30畝,為國家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飛機提供停場、維護、通信等各類保障,同時,建設上街區氣象服務中心,配套建設機場氣象保障設施,提升上街區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和機場飛行氣象保障能力,形成一個“造雨城”。國家投資十幾個億,用于上街的有5億,建設期預計為兩年,目前正在申請國家發改委立項。
解讀
開啟逆天模式給朵云,鄭州把它變成雨
讓在哪兒下在哪兒下,讓下多大下多大?“這樣逆天的可能交給未來。”河南省氣象局副局長林勇表示,該基地的投用,是讓下雨的可控性更強,體現在飛行范圍的擴大,催化手法的專業,乃至觀測一片云彩是不是適合增雨,有多少“水分”,可以通過人工催化,比如碘化銀、干冰播撒出去,增加水中的凝結核,下得更大一點,比如之前能下5毫米,現在干預天氣后,可以降到10毫米。“但是總的來說,必須有適合降雨的條件,萬里無云的大晴天怎么也下不來雨。”
河南增雨技術一直都是高水平,鄭州將成五省增雨“樞紐”
“1958年河南就開始用土法人工降雨了,在全國起步比較早。”林勇表示,這項工作在1988年進一步強化和規范,不管是高炮還是火箭,河南的技術一直處于較高水平。
“這個項目將是一個飛躍性的突破,我們將有自己的專業飛機,也不再是幾公里的范圍作業。”林勇表示,飛機人工增雨比高炮、火箭范圍更大、速度更快。
林勇透露,國家發改委發布全國人工影響天氣發展規劃(2014-2020年),全國分為東北、西北、華北、中部、西南和東南六大區域。國家計劃中部地區一共是14架專業飛機,鄭州將是五省的增雨“樞紐”,為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湖北五省提供服務,并根據需要可以去西北、東北、東南、西南等地服務。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整體的人工降雨專業度在國際上也處于先進地位,現在全世界范圍內,共有美國、中國、俄羅斯等40多個國家在進行人工降雨研究。其中俄羅斯、中國等部分國家已處于實用化階段。特別是在每年干旱時,中國都會采用軍用運輸機、火箭和大炮進行人工降雨。
還有神技能防雹減霾做科研
雖然飛機是專業的雨神催生婆,但是也兼職了很多神技能。林勇表示,這些專業飛機可以為其他行業提供服務,比如農業上噴灑農藥,或者進行飛播造林。在氣象和環境上也將顯示能力,通過人工干預減少擊退冰雹或者“幻化”成雨,通過下雨來給霧霾天洗個澡,都將會實現。
該基地還將布設很多先進的綜合觀測系統,并通過這些數據做科學試驗,并進一步轉化為科技成果,提升人工增雨的科技含量,提升作業的效率。
上街區委書記宋潔表示,鄭州通航試驗區的發展規劃、理念與該項目的要求非常契合,而同時該試驗區也需要更多氣象服務來做通航保障。下一步上街區將為基地項目開通綠色通道,力爭早日投用。(記者 朱琨 實習生 申曉)
核心提示|找片云彩來下雨,想下哪兒下哪兒,想下多大下多大,這樣高能的活兒已經被鄭州攬下了。林勇透露,國家發改委發布全國人工影響天氣發展規劃(2014-2020年),全國分為東北、西北、華北、中部、西南和東南六大區域。
8月7日至13日,市氣象局抓住有利天氣時機,組織實施了全市范圍的抗旱人工增雨作業。
連日來,西峽縣境內降水持續偏少,部分鄉鎮特色作物種植區土壤出現了輕微缺墑。
目前大秋作物將進入產量形成的關鍵階段,各地降水過后要及時清除田間雜草
“嘣,嘣,嘣……”6月19日下午4時30分,隨著幾聲震耳的聲響,四枚碘化銀人工增雨炮彈在衛輝市唐莊鎮標準化固定炮站成功發射。”衛輝市氣象局副局長岳樹進說,“入夏以來衛輝境內非常缺少有效降水,今天的風向、云層厚度都特別適合實施人工增雨作業。
面對干燥的空氣和干涸的土地,“讓雨下得大一些”是古城人民共同的心愿。10月31日1點多,市氣象局在全市范圍內6個炮點實施人工增雨作業,當天,全市普降中雨,降雨量最高達到了12.4毫米。截至11月1日12點,我市的降雨量累計達到了30毫米,持續多日的旱情基本解除。
記者注意到,身著迷彩服的預備役人員將高射炮從庫里轉移出來,進行全面“體檢”,一根長木棍捅入炮膛。姜發告訴記者,此次選擇人工增雨高射炮地點一共三個,分別在石廟鎮、陶灣鎮、赤土店鎮。
記者注意到,身著迷彩服的預備役人員將高射炮從庫里轉移出來,進行全面“體檢”,一根長木棍捅入炮膛。姜發告訴記者,此次選擇人工增雨高射炮地點一共三個,分別在石廟鎮、陶灣鎮、赤土店鎮。
這是一支特殊的“部隊”,他們的任務不是和人斗,而是和天爭。昨天上午,來自全省18個省轄市的126位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能手,齊聚鄭州人民警察培訓學校,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比賽。
這是一支特殊的“部隊”,他們的任務不是和人斗,而是和天爭。昨天上午,來自全省18個省轄市的126位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能手
21日湖南省沅江市氣象局34發人工增雨彈被盜。沅江市委宣傳部通報稱,21日下午4點45分,沅江市氣象局向公安部門報案,稱該局寄存于沅江市人武部倉庫的34發人工增雨彈被盜,其中12發是訓練彈。
映象網商丘訊(記者 曾巖 通訊員 郝修良)當前正值秋季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也是秋作物水、肥需求的高峰期。7月29號至30號,8月6號至7號兩次強降雨,使商丘市絕大部分地塊旱情得以解除。
8月6日,三門峽、洛陽、平頂山等多地實施抗旱保秋增雨作業,旱情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昨日,記者從欒川縣、洛寧縣、伊川縣等九個縣區獲悉,8月份以來,洛陽市各個縣區降水量明顯低于30年同期平均降水量,此次洛陽市全區小雨過程,各縣區已做好開展人工增雨作業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