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強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實施意見》解讀之一
和煦春風傳喜訊,惠民政策暖人心。
新春伊始,《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強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正式發布,這是2004年以來我省第12個全省 “三農”政策性文件。文件的發布,凸顯經濟新常態下,我省對農業農村工作的持續高度重視。文件亮點紛呈,為實現全省“三農”新發展指明了方向,勾畫了“路線圖”。
亮點一:“一穩兩轉”讓農業更強
經過長時間的持續高強度開發,生態環境約束和資源條件約束已成為我國農業持續穩定發展的兩道“金箍”,這兩道“金箍”對我省的約束更為突出。作為農業大省,如何在經濟放緩的背景下繼續強化農業基礎地位?
省委農辦常務副主任安偉認為,既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又要承擔為國家糧食安全做貢獻的責任,推進農業現代化是我省的必然選擇。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不能因為農業現代化慢半拍拖后腿,不能讓“短板”誤了大局。為此,《實施意見》提出,加快推進“一穩兩轉”,建設現代農業。
一穩,就是穩定發展糧食生產,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糧食生產是我省的一張“王牌”、一大優勢。目前,穩定糧食生產,關鍵是穩產量、提產能。要以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建設工程為抓手,以水利設施建設為保障,以科技創新為支撐,在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上挖掘新潛力。
兩轉,就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和生產方式。在千方百計穩定糧食生產的前提下,加快在優化農業結構上開辟新途徑,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上尋求新突破。《實施意見》提出,繼續實施特色農業產業化集群培育工程,提升農業經營水平;積極實施都市生態農業發展工程,拓展農業新功能;引導農村土地有序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加強農業生態建設,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強化質量安全監管,確保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拓展現代農業市場空間。
亮點二:“外轉內調”讓農民更富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沒有廣大農民的小康,就沒有全省的小康。實現全面小康,重點在農村,難點在農民。
去年,全省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現十一連增,其中貢獻最大的是農民就業收入。省委農辦副主任馬萬里說:“要適應新常態下農業發展的階段性特征,通過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兩手’發力,內外聯動,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推動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
為讓全省農民得到更多實惠,腰包更鼓,《實施意見》提出,深入落實農村人口向城鎮有序轉移八項措施,促進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認真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優先保證農業農村投入。大力推進“三山一灘”群眾脫貧工程,加快農村扶貧開發。充分挖掘內部潛力,深入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加強技能培訓,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亮點三:“分類分批”讓農村更美
建設新農村,要留得住“鄉愁”。《實施意見》提出,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總抓手,堅持“物”的新農村與“人”的新農村內外兼修,統籌兼顧,為農民建設幸福家園和美麗鄉村。
“要適應農村發展和農民分工分業新趨勢,突出規劃引領作用,尊重群眾意愿,因地因時因勢推進新農村建設。”省委農辦副主任張宇松說,要按照產業、村莊、土地、公共服務和生態規劃五規合一的要求,完善新農村建設規劃,由“千村一面”轉向“各美其美”。要堅持點面結合,在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的同時,每縣抓好一個新農村建設“引導點”試點,示范帶動全省新農村建設,不讓農村成為“記憶中的故園”。
《實施意見》提出,要發展農村社會事業,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鼓勵社會資本投向農村,拓寬農村建設融資渠道;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升農村社會文明程度。通過“人的新農村”建設,逐步建立健全農村基本公共服務,讓留在農村的農民能夠享受到更多改革發展成果。(記者 盧松 苑海震)
昨日,省政府網站發布《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實施意見》,有序推動農業人口向城鎮轉移落戶等28條實施意見給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河南省將實施國家高速公路網繁忙路段拓寬改造,提高跨省通道和城市群核心圈加密路段、緊密圈聯通路段綜合運輸能力。
7月25日,全省學習貫徹《中共河南省委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座談會在鄭州召開。
7月1日起,網上繳納交通罰款、異地辦護照……這些在全省各地都可辦理。
記者6月7日獲悉,省政府日前出臺了《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我省創新創業要從“小眾”走向“大眾”,從“眾創空間”走向“雙創基地”、示范城市,成為全國重要的創新創業新高地。
省委書記郭庚茂同志在省委九屆九次全會上強調指出,要切實增強依法治省的使命感和緊迫感,推動我省法治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全面把握依法治省的重點和難點:提高省委省政府重大戰略部署各項落實措施的法治化程度。
新春伊始,《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強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實施意見》正式發布。
此前備受社會關注的“住房反向抵押”被列入我省的養老保險發展計劃之中,我省將開展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
此次《實施意見》將發揮保險在城鄉養老方面的作用作為保險業今后的發展重點,鼓勵保險機構積極發展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產品,穩步發展理財型養老保險產品。備受社會關注的“住房反向抵押”被列入我省的養老保險發展計劃之中,我省將開展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不過此次并未列出試點的負責單位、時間表等。
我省將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改善金融服務,落實和完善財稅、土地和職工安置政策,協調推進煤炭、化工、鋁、鋼鐵、裝備制造、食品、生物醫藥、文化旅游、現代物流等重點行業兼并重組,促進經濟布局結構優化。
1月5日,記者從省政府獲悉,繼去年8月國務院出臺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新國十條”后,我省于日前正式印發了《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實施意見》。
1月4日,記者從省水利廳獲悉,今年全省用水計劃已制定發布,全年用水總量紅線為260億立方米。按照今年全省的用水計劃,260億立方米為用水總量的控制紅線,如果突破紅線,在水利部等組成的考核組實施考核時,分數為零。
9月18日,上海自貿區用3張桌面向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展示負面清單管理的探索:綠色桌面堆滿改革前限制措施的186份文件,藍色桌面擺著被調整的151份文件,橙色桌面上是目前留存的35份文件。在總體要求上,《實施意見》指出要通過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促進資本市場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創新,擴大開放。
通過實施村級道路暢通工作,到2015年,提高貧困建制村通四級以上公路和通班車比例,到2020年,將實現貧困地區所有建制村通四級以上公路和通班車。許多貧困村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下一步,我省將開展鄉村旅游扶貧工作,到2015年扶持100個以上貧困村開展鄉村旅游,2020年該數字將達300個以上。
市交通站場中心工作人員表示,鼓勵公共交通設施進行綜合開發,將起到鼓勵開發商配建更多的公交站場,將有利于加快公交站場建設,彌補現在的缺口。昨日出臺的《實施意見》第51條明確已出讓地塊的地下空間土地出讓金繳交標準,并規定“意見實施前已辦理產權登記的,不再計收或補繳土地出讓金”。
2月17日,記者從省委農村工作辦公室獲悉,省委、省政府正式發布的《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實施意見》,將持續增強我省農業農村發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