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4口在病房里團聚過年。 徐海 攝
中新網鄭州2月18日電 農歷除夕,曾備受關注的河南砸鋼筋為患病父親掙救命錢的7歲男孩樂樂,還在病房里陪伴父親。其不幸遭遇經媒體報道后,引發(fā)社會持續(xù)關注,善款陸續(xù)匯聚,如今已有7萬元。社會關愛讓家人絕境中看到了希望,辭舊迎新之際,一家人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樂樂爸爸能盡快做手術,早日康復。
樂樂爸爸張坤2011年檢查出患有再生障礙性貧血,4年治療下來,不僅花光了家中所有積蓄,還產生了嚴重的并發(fā)癥。2014年底,醫(yī)生說,要想根治,必須骨髓移植,幸運的是,張坤在中華骨髓庫配型成功。但治療費用需要近60萬元,家人東拼西湊只籌了13萬元。2015年2月3日,7歲的樂樂和奶奶劉小紅一起在鄭州一拆遷工地砸鋼筋掙救命錢的遭遇經當地媒體報道后,引發(fā)社會關注,善款陸續(xù)從四面八方匯聚到醫(yī)院。
2月18日,記者在河南省腫瘤醫(yī)院住院部看到,樂樂一家4口圍坐在病床前聊天,溫馨有愛。樂樂奶奶劉小紅介紹說,如今已經收到愛心捐款7萬元,樂樂爸爸把愛心人士的聯(lián)系電話和捐款數額都一一記錄在了筆記本上,共記了7頁之多,社會捐助不僅給全家減輕了一些治療費的壓力,而且還讓樂樂爸爸看到了病情治愈的希望。
“之前孩子都不愿意說話,都不吭聲,現在他信心有了,他說媽我看到希望了,肯定能治好。”劉小紅一見到記者,就高興地說起樂樂爸爸的變化,眼眶竟然有些濕潤。
張坤到鄭州住院后,樂樂本來在老家新安縣上學,放寒假后和媽媽一起到鄭州醫(yī)院探望爸爸,并跟隨奶奶一起早出晚歸撿鋼筋掙錢。劉小紅說:“這孩子還小,他爸有病,這孩子將來以后肯定是受的苦比較多,我也不能跟著孩子到老,所以說從小要教育這孩子走正路,要叫他干活,知道用雙手改變生活。”
在病房里,樂樂陪在爸爸身邊,玩耍,做作業(yè),十分乖巧。媽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我覺得太對不起孩子了,現在他這樣的年齡應該是最美好的時候,有父母的陪伴,應該有很多的玩具,有很多的樂趣,但是他那么小,讓他承受那么多,我覺得挺對不起他的。”媽媽徐小惠說,一家人在醫(yī)院過完年,樂樂會回老家繼續(xù)讀書。
樂樂順口就說:“我回家上學了,要是想爸爸了,我可以打電話聊天,可以看爸爸照片。”純真的話,惹得家人笑開了顏。
雖然,在病房內過年,沒有豐盛的大餐,沒有煙花爆竹,但一家人團聚在一起,也是莫大的歡樂。辭舊迎新之際,他們紛紛表達了自己的新年愿望。
樂樂說:“我希望爸爸的病趕快好,能送我上學。”
媽媽徐小惠說:“我希望我老公的病快些好起來,讓樂樂快樂地成長。”
爸爸張坤一連說了三個希望:“希望爸爸媽媽身體健康,不要那么累,希望樂樂好好上學,希望我的病早點能看好。”
奶奶劉小紅說:“想著能盡早地給兒子做完骨髓移植手術,叫兒子早日康復,以后的時間我們一家共同協(xié)力去回報社會,回報大家,這是我最大的心愿。”
健康、感恩,是他們的共同愿望,真實而樸素,但愿在新的一年里,他們的心愿能一一達成。(記者 門杰丹)
英雄壯舉感天動地,四海同胞慷慨解囊,這樣的事情常有報道,但是受捐贈者稱錢已夠用,喊停捐款的事情卻少之又少。
見義勇為,扶危濟困,“愛心需要傳遞”,知恩回報,既是社會公序良俗,也是每個公民理當恪守的公共道德。
1月14日,成都五塊石車站附近,廖弟友在家接受記者采訪。廖弟友保存著自己1951年第一次捐款的證明:抗美援朝捐獻飛機大炮獻金證。成都慈善總會工作人員嚴巧說,老人為了能送出去100元,會坐半天公交車,花半天時間去找人。
廖弟友保存著自己1951年第一次捐款的證明。
1月17日上午,都市頻道“暖冬·面對面的愛”《名嘴K歌秀》第二季特別公益行動在河南省少年兒童圖書館舉行。《名嘴K歌秀》的十位名嘴在現場為公益站臺,為10位貧困兒童募捐,持續(xù)了近兩個小時的捐款共募得善款81337.6元。
見過郭利霞的人都會贊嘆:“長得真美!”確實,白皙的皮膚、清澈明亮的眼睛,明眸婉轉之間還有一種少見的英氣。
10月11日,中牟縣青年路街道辦事處舉行2015“慈善鄉(xiāng)鎮(zhèn)(街道)行”募捐活動,來自轄區(qū)的60余家企業(yè)、辦事處機關干部、8個行政村和4個社區(qū)居民群眾共計2000余人參加募捐活動儀式。
天津港爆炸事故牽動人心。爆炸事故發(fā)生后,不少網友開始到馬云微博下留言,直指馬云為何不捐款,甚至還有人一邊喊著“爸爸”,一邊指責馬云。
由于7年前妻子患病,媒體報道后,新鄉(xiāng)市封丘縣人劉朝行收到了多方捐款,近年來,為還捐款,他四處奔波,尋找當年的捐款人。7月3日,為還捐款,劉朝行來到周口,之后不慎將錢包和手機丟失。無奈之下,劉朝行于7月6日向本報尋求幫助。在多位好心人及本報的幫助下,劉朝行會在7月7日踏上返程。
為助力國家教育事業(yè),幫助品學兼優(yōu)的貧困大學生圓大學夢,6月24日上午,河南大乘實業(yè)集團在鄭州舉辦“百萬善款扶持貧困大學生”捐款儀式。
農歷除夕,曾備受關注的河南砸鋼筋為患病父親掙救命錢的7歲男孩樂樂,還在病房里陪伴父親。張坤到鄭州住院后,樂樂本來在老家新安縣上學,放寒假后和媽媽一起到鄭州醫(yī)院探望爸爸,并跟隨奶奶一起早出晚歸撿鋼筋掙錢。
一家4口在病房里團聚過年。
家住破舊的老宅,幾十年間卻捐獻了20多萬元;即使經濟困難也要熱心幫助他人,只求他人也能幫危濟困;面對老人跌倒扶不扶的社會熱議,二老相信世間自有公道,個別的現象掩蓋不了向上的正氣。蘭芝柏夫婦50年的堅持,傳遞的是一種扶危濟困的精神,一種崇尚美好的信念,他們是精神的富足者。
每年資助鄭州百年職校10萬元,資助校方公益辦學。12月3日,愛心企業(yè)如約將第三年的助學金送到河南省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負責人手中。
在商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ICU重癥監(jiān)控病房前,出現溫情的一幕,睢縣農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員工代表和六名愛心企業(yè)家把總計6.3萬元的愛心捐款送到一名重度肺炎癥小患者母親的手中。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