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們在現場撿到的死亡大雁及其他鳥類
自12月21日巡邏發現可疑玉米粒,志愿者們已經在黃河灘邊撿了10多公斤疑似毒餌,并接連發現數十只大雁等鳥類死亡。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鴇的安全由此也受到威脅。
河南長垣縣和山東東明縣交界的黃河灘上,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瀕危鳥類大鴇越冬的重要棲息地。長垣縣鳥類保護志愿者林先生記得,每年秋收后,會有約兩三百只大鴇飛來黃河灘,在此棲息小半年時間,繼而南飛。由于此地距離河南新鄉黃河濕地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直線距離僅10公里,大雁等鳥類也時常出現。
12月21日晚,林先生等志愿者在東明縣長興集鄉黃河灘附近巡護時,發現河灘及田地里被撒了一層玉米粒。由于相似手法見過多次,志愿者懷疑盜獵者故意投毒,便將這一情況通知了長垣綠色未來環保協會會長宋克明。
當晚,宋克明及十多位志愿者先后趕赴現場。在周圍巡視一圈,志愿者們發現田地里落著十幾只已經死亡的野鳥,僅大雁就有十只。
由于擔心飛經此處的鳥類受到毒害,志愿者們報警后,當晚開始徒手撿拾“毒玉米”。宋克明介紹,由于玉米被拋撒的范圍太廣,他們在網上發起號召,呼吁附近志愿者盡快加入清理活動。聞訊而來的附近村民,也加入到清理工作當中。第一晚清理時,部分沒有戴防護手套的志愿者甚至直接用手清理。
截至昨日,30多名志愿者共從30多畝地里撿拾出玉米粒10余公斤。林先生稱,僅前天,志愿者又新發現兩只死亡的大雁及一只叫不出名字的小鳥。
在清理現場的這幾天,有志愿者親眼看到,幾只飛經黃河的大雁,撲騰著翅膀,突然一頭栽進黃河里,被水流沖走。宋克明據經驗保守估計,至少有上百只鳥類因為中毒而死亡,中毒死亡的鳥類尸體不可能全部發現,有一部分可能直接掉進了黃河。
目前的清理工作基本接近尾聲,但志愿者及周邊村民的擔憂并未得到緩解。
長年從事鳥類保護工作的宋克明說,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現偷獵者毒鳥事件。但本次的投藥范圍之廣、潛在風險之大,著實令人心驚。
林先生連續五天在現場參加清理工作,他觀察發現,這幾天,根本見不著大鴇棲息的身影,而往年這個時候少說也有兩三百只。黃河灘上方倒是繼續有成群大雁高高飛過,但它們卻不再落下,棲息覓食。“許是怕人,又或者知道附近有毒。”林先生猜測著。
宋克明的擔憂來自更深遠層次。他介紹,大鴇的生存環境正在逐漸惡化。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大鴇僅存500-800只,不會超過1000只,人為獵殺將加劇這一情況的惡化。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接到報警后,山東東明森林公安、刑偵技術大隊等部門已經介入調查。據參與現場調查的楊警官介紹,已發現的投藥點范圍約為40多平方米。現場撿拾的玉米及死鳥已經送往相關部門檢測。玉米是否有毒、鳥類死因是否與此相關,還需要結果出來后再做定論。
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記者 孫靜)
昨日,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河南省濕地保護條例》:在濕地保護范圍內擅自建造建筑物、構筑物被明令禁止,并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在濕地內從事科研、旅游等活動不符合濕地保護規劃,造成濕地面積減少,破壞濕地生態功能的,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
為保護我省濕地資源,維護濕地生態功能和多樣性,昨日召開的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第二次審議《河南省濕地保護條例(草案)》。
白尾海雕是大型猛禽,體長84~91厘米,多棲息在湖泊、河口等地。黑鸛在我省分布數量較多,曾見于我省孟津縣的黃河濕地、濟源市、洛寧縣等地,豫鄂交界處的丹江庫區是黑鸛遷徙途中的重要停歇地之一。
1月17日,管理站工作人員在黃河濕地周邊開展消殺工作。進入冬季,大批來自西伯利亞的白天鵝在河南省三門峽市黃河濕地棲息越冬,數量有近萬只。近日,河南黃河濕地三門峽庫區陸續出現大天鵝、紅頭潛鴨、野鴨等野鳥死亡。
自12月21日巡邏發現可疑玉米粒,志愿者們已經在黃河灘邊撿了10多公斤疑似毒餌,并接連發現數十只大雁等鳥類死亡。12月21日晚,林先生等志愿者在東明縣長興集鄉黃河灘附近巡護時,發現河灘及田地里被撒了一層玉米粒。
志愿者們已經在黃河灘邊撿了10多公斤疑似毒餌。
8月16日早晨,靈寶市黃河濕地朝霞似火,鳥兒歡唱。作為我省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里的核心區面積達1.14萬公頃。濕地內有野生植物384種,野生動物582種,是中原地區屈指可數的野生動植物基因庫。
鄭州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內有盜獵者出沒,一些被捕鳥類疑在市場上公開出售一事,引起鄭州市林業部門和森林公安的高度重視。7日一早,鄭州多個部門聯合執法,在沿河路市場當場查獲國家保護鳥類11只,其中包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長耳鸮、紅隼等。
新年伊始,河南三門峽黃河濕地的白天鵝數量達到近萬只,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和攝影愛好者前來這里觀賞、創作。新年伊始,河南三門峽黃河濕地的白天鵝數量達到近萬只,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和攝影愛好者前來這里觀賞、創作。
三門峽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設立10個保護點。
11月23日,一群群白天鵝在三門峽黃河濕地王官重點保護區里嬉戲。入冬后,白天鵝陸續開始飛回“家鄉”——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三門峽段。近些年黃河濕地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和改善,冬季來這里棲息的白天鵝近2萬只。
據臺灣環保人士說,在臺灣,保護區內不允許建游樂設施 而據臺灣交流團團長、臺灣環境資訊協會專案經理謝璧如介紹,在臺灣,保護區內是不允許建游樂設施的。
當天上午,王林賀一行先后來到惠濟區黃河逸園、鄭州國家黃河濕地公園等單位進行實地調研。
黃河大橋矗立在河面的剪影獨特畫面很是另有一番神韻。原本天藍、碧綠的湖水被雨水攪了進來多了一些渾濁。湖的另一面很是獨具魅力,大有角度一變多乾坤態勢。以往繁雜悶熱的濕地,此時也有了“一片新綠蕩微風”的清爽。
日前,整個黃河三門峽庫區范圍內的白天鵝數量已達3000只。預計,預計12月到明年1月會有更多的天鵝飛來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