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河南召開全省文藝工作座談會。不少文藝工作者表示,中原是一片沃土,人才濟濟,題材豐茂,可以說是給點陽光就會燦爛。
陽光帶來溫暖,陽光充滿希望,陽光灑滿明媚。
在座談會上,省委書記郭庚茂談純文學的發展之路,談人才隊伍的培養和建設,談戲劇文化的傳承……言辭之中,樸實不失親切、關注充滿真情:“我關注了你的作品”、“我會經常去看你戲的”。網上,無數網友為此點贊……要知道,領導的關懷是肯定、是支持、是鼓舞,也是陽光。承諾多去看戲,表達了黨委政府對文藝工作的關懷,也提醒各級領導,要像重視經濟工作一樣重視文藝工作,始終放在心上,牢牢抓在手里,抓基層打基礎,抓落實求實效,推動文藝工作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正如習大大要求的那樣,“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染銅臭氣”。黨和政府要重視文藝工作,讓文藝工作者飽含深情、保持尊嚴地創作,避免陷入拜金主義泥潭。
為此,郭書記也強調,文藝工作要“把握正確方向,堅持繼承創新,創造環境條件,推動中原文化繁榮興盛,促進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眱A心關切,傾力支持,這份關愛和指引,為我省文藝事業的繁榮和發展點亮了一盞明燈。
陽光能帶來讓人舒適愜意的溫暖,更能普照萬物,促發勃勃生機。對文藝工作者而言,陽光是什么?陽光是田野,是大地,是群眾豐富多采的生活,是人民的滋養和哺育。文藝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藝創作若想花繁葉茂,離開人民這個“陽光”,會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失去源泉和活力。文藝工作者也應扛起背包,邁開腳步,深入到田間地頭,采集泥土的芬芳,嗅嗅汗水的味道,走進人民,到群眾中汲取營養,尋找創作的靈感。在陽光下創作,用陽光照耀自己,文藝才會姹紫嫣紅,五彩繽紛。
陽光也是最好的殺毒劑、防腐劑。我們知道,多曬太陽,能讓體內產生維生素D、鈣和磷,避免得“軟骨病”。當前,文藝就應該在陽光的曝曬下創作。一些文藝作品粗制濫造敷衍了事,個別文藝工作者就像染了病毒,看見人民幣就忘掉了人民。不在陽光下暴曬,不在風雨中沖洗,小病可能變大,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我省廣大的文藝工作者,要積極到陽光下創作,在明媚中滌蕩心靈,祛除體內的病菌,做積極、健康、充滿正能量的文化使者,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唱響主旋律。
明媚的陽光把世界照亮,繁榮的文藝傳播正能量。內心敞亮是傳播正能量的前提,惟有站在時代的最前沿,緊扣時代脈搏,凝聚人們的思想共識,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動活潑、活靈活現地體現在文藝創作之中,才能創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優秀作品,也才能在心靈上啟迪觀眾,在精神上鼓舞振奮讀者。就像習大大說的那樣,用“光明驅散黑暗,美善戰勝丑惡”。文藝創作,就應該在陽光中燦爛。(豫平)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