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車長們授課時,于靜的右側臉頰上蒙了一層紗巾
“我渴望工作,渴望愛情!”昨天,在鄭州市公交一公司,23歲的于靜免費給車長們講授手語后,與眾人談及未來時,顯露出幾分沮喪。而她的這份沮喪,則來源于兩歲時家中的一場大火——那場大火,讓她失去了少女應有的美麗容顏。
回憶|毀掉的容顏灰暗的過去
給車長們授課時,于靜的右側臉頰上蒙了一層紗巾,只露出一雙眼睛和左側臉龐。“小姑娘有苦衷啊!”知情者王先生說,于靜是洛陽宜陽縣人,兩歲那年,家中點燃的煤油燈歪倒,引發了一場大火,小姑娘的右臉龐被燒毀容。
后來,于靜的身體漸漸康復,但容顏卻再也無法恢復,她也因此時常遭人奚落。從小學到中學,她總是被當成“怪物”,遭人另眼看待。
“很多同學不愿意坐到我右面,說看著傷疤心里害怕,夜里做噩夢。”于靜說,“在別人看來,我像個活死人。這樣活著,還有啥意義?”于靜說,高中時,又一次聽到同學背后議論她時,她呆在宿舍里不吃不喝,想以絕食來結束生命。后來,有同學發現情況異常,叫來老師和醫生施救,才將已經虛脫的她救了過來。
希望|找份工作改變命運
“自殺沒死成,我嘗試著改變心態,讓自己堅強起來,面對社會。”于靜說,20多年來,她每行經一個地方,都要引發不少人回頭觀望。她常常給自己鼓勁兒,要充滿自信、堅定信念,一個人的相貌好壞,不能代表一切。這個社會,拼的是能力和才干,只要自己有水平,就能改變命運。
高中畢業,她曾報考幾家學校,因相貌上的“缺陷”,都被拒絕錄取。最終,中州大學特殊教育學院接納了她。大專畢業后,為了減輕父母的壓力,她想找份工作,掙錢養活自己。然而,當她懷揣著畢業證、計算機證、手語證等,到用人單位面試時,卻被一次次拒絕。
于靜說,找工作碰壁后,她又接著攻讀手語本科專業。她說,想做一名教師,讓那些因身體有缺陷而自卑的孩子,像她一樣做個“勵志姐”。大學幾年,除了上述幾個證書,她還相繼考取了小學、中學教師資格證。
于靜說,父母沒有經濟能力幫她整容,她希望依靠自己的能力,找份工作掙些錢,“我去整容,自己改變自己”。
過來者說
【事跡】
今年30歲的王成(化名),幼年時也因為火燒毀容。八九年前,他報考省會一家大學,在分數達到要求的情況下被拒錄。后經大河報報道,省會另一高校將他錄取。本科畢業后,王成考取了研究生,接著又攻讀了東北一所知名高校的博士。目前,他作為拔尖人才,被省會一家高校引進成了大學教師。
【心語】
一個人姣好的相貌,的確能給人帶來愉悅的心情。但是,這個社會應該敢于給特殊的人充分展示才華的機會。(記者 郭致遠 文/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