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因為嗓子發炎,患者到社區衛生服務站看病,沒料到會在輸液過程中突感不適并死亡。9月25日下午,鄭州市管城區東關南里社區衛生服務站發生的這件事情,讓家屬難以接受。家屬稱患者身體健康,社區衛生站負責人稱處方沒問題。問題到底出在哪兒?管城區衛生局已介入調查。
事件:輸第二瓶液體時出現不適后死亡
9月26日上午,記者來到鄭汴路與城東路交叉口東側200米的事發社區衛生服務站,多個家屬正在站內痛哭,患者遺體還在其中一間屋子里,衛生站已經暫時停業。
家屬王超群對記者說,死者30歲,家在周口,結婚3年多,上有60歲的父母,下有一個兩歲多的兒子和一個未滿周歲的女兒。
記者找到衛生站負責人文巧靈,她介紹說,當時患者來時咽喉發炎疼痛,還有點胸悶,并說自己是過敏性的體質。醫生建議他去大醫院做做檢查,患者說不要化驗檢查只想治療一下。隨后,醫生測血壓、體溫都正常,并避開頭孢類藥物,開了不需要做皮試的藥讓其輸液,第一瓶是克林霉素、氟美松,第二瓶是甘草酸苷,輸完第一瓶后,患者說還有點胸悶,接下來換第二瓶沒多長時間,患者就說不舒服,醫生趕緊讓吸氧,打復腎素,并撥打120,但最終搶救未果。
進展:衛生局已介入調查,目前尚無結果
現場,商城路派出所民警在維持秩序,民警稱,25日夜里,衛生局人員曾對雙方進行過調解,但沒結果,他們只能維持秩序防止雙方過激行為,事故調查還需要衛生部門來做。
對于患者死因,文巧靈說,在目前尸檢沒做的情況下,暫無法下結論。不過,她表示,從醫學角度來說,治療咽喉炎,醫生開的藥是可以的。她說,將會積極配合家屬解決,若雙方同意的話可以先協調,如果不同意就走司法程序。
記者看到一張主治醫生寫在處方單上的搶救過程,上面顯示,患者第二瓶剛打上,出現胸悶,呼吸困難,首先考慮藥物過敏性休克,立即注射鹽酸腎上腺素針,撥打120,后注射撲爾敏針、氟美松針,后又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10丸,觸摸動脈搏動減弱,立即做心臟按壓、人工呼吸。
事后,管城區衛生局介入此事,藥品、輸液器具、病歷、處方單也已經封存。昨天下午,記者采訪管城區衛生局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對方稱已派出基層衛生科工作人員調查,至于用藥和處方有無問題,要等調查結束之后才能確定。對于該衛生站的醫療資質,該負責人說,“按相關規定,該有的手續肯定都有”。當記者詢問調查人員聯系方式時,該負責人拒絕透露。
(記者 張叢博 實習生 張路豪)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