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產業“無中生有”
【主編說話】
信陽是一個革命老區,更是一個經濟欠發達、高科技人才相對短缺的地區。但就是這樣一個與高科技交集不多的地方,卻能夠“無中生有”地弄出了一個電子信息產業,并初步形成了智能通信終端、智能顯示終端、數碼影音終端三大產業鏈。值得關注的是,這些產業鏈中的多款產品,都填補了省內的空白。這不能不說是一個經濟“奇跡”。
作為中原經濟區的“南大門”,信陽長期陷于向南還是向北發展的矛盾心態中,在區域經濟上信陽并不占多少優勢。但河南產業集聚區的戰略為其發展贏得了機遇,信陽不等不靠,創新思維,勇擔先鋒,變黃山丘陵為產業高地,通過主導產業的“雁陣效應”,奏響了電子信息產業強勢突起的音符,在中原崛起的時代舞臺上源源不斷地傳遞著“信陽聲音”。主編 夏繼鋒
映象網訊(記者 余超 李光遠/文圖)最近,多款名為“信陽制造”的電子信息產品,從信陽市產業集聚區(高新區)整裝出發,被運往國內多個省份,有的還遠渡重洋銷往國外。
原來,信陽市產業集聚區通過“四個一”招商,電子信息產業“無中生有”,正在成為中原經濟區重要的電子家電產品生產基地。
【一種潮流】
用“信陽制造”很新潮
“兄弟,我給你帶來一份禮物!”9月10日中秋節剛過,去深圳打工的信陽羅山縣村民陳勇,用剛買的手機給遠在深圳的工友打電話。
手機是他托朋友買的,是由星天空數碼生產的大屏智能手機,最讓他覺得有面子的是,這款手機是“信陽制造”。
“咱信陽本地生產的手機,帶給在深圳的工友,意義肯定不一樣。”陳勇告訴記者,能在深圳這個電子產品發達的城市,用到家鄉生產的手機,不僅新潮,更有紀念意義。
其實,星天空數碼的總部就在深圳。早在2012年4月,星天空數碼(信陽)科技園智能手機生產線在信陽正式投產,信陽人從此有了自己的智能手機。
星天空數碼(信陽)科技園是由星天空數碼連鎖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數碼科技園,由旗下全資子公司信陽市東森移動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負責項目管理及運營。
據該公司的一位負責人介紹,東森品牌的手機最后組裝在信陽,成品再發運出去。目前,年產手機200多萬部,已經在鄭州、許昌、信陽等地開設了手機直營店。除此之外,該公司正在與信陽警方合作,為其生產警用三防智能手機。
【一種忙碌】
“信陽制造”訂單應接不暇
最近半年,河南天揚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總裁葉同基很忙。
年底要啟動建設200畝新園區,他要忙;大批新客戶即將蒞臨,前期一系列的程序確認,他也要忙。“忙好,忙說明在發展。”葉同基說。
據介紹,河南天揚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是由香港天盈集團與臺商合資,在信陽市產業集聚區興建的,企業生產的TFT液晶模組是液晶顯示設備的主要部件。
2011年1月項目落地,同年8月,第一條液晶屏模組生產線完成組裝,該生產線也成為省內首條進口全自動液晶屏模組生產線。如今,天揚光電已經有16條生產線,年產500萬片液晶面板。
“企業發展迅速,我們天時地利人和都占了。”葉同基告訴記者,2012年,公司抓住了一次難得的機遇,通過政府、企業雙方共同的努力,簽下了南京中電熊貓公司這個國內液晶面板企業的大客戶,“信陽制造”得到了對方的充分肯定,訂單一加再加。
“大客戶的認可就是最好的廣告。”葉同基說,今年3月,京東方、華星光電、臺灣HANSTAR、日本松下等液晶面板企業,陸續向天揚光電伸來了橄欖枝。
“事實證明,投資信陽,我們選對了。”葉同基預計,到今年年底,天揚光電將實現營業額人民幣3億元,其中出口約2000萬美元。
【一個模式】
以商招商見效快
“集聚區內的電子信息企業,一半以上是由客商帶動過來的。”在信陽工業城管委會黨委委員、紀委書記杜志剛看來,這樣的局面,是因為客商的認可。一方面,是信陽的勞動力資源優勢、交通優勢、環境優勢,加上信陽的投資環境和政策的吸引;另一方面,東南沿海的客商把信陽當做了自己的第二故鄉。在開始招商時,信陽推出“明確一個方向、選準一個地方、持續一個時期、興起一個產業”的“四個一”行動,信陽承接電子信息產業轉移的地點,緊緊鎖定珠三角。
今年2月,在星天空數碼的影響下,6家深圳企業入駐信陽。
“我們對信陽的未來發展非常有信心,不然也不會讓朋友過來。”星天空數碼副董事長林建興說。
【一種創造】
“無中生有”補空白
信陽是革命老區,經濟欠發達、高科技人才相對短缺。但就在這里,電子信息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許多站在國際高新技術前沿的電子企業紛至沓來。
“信陽電子信息產業園的發展,郭庚茂書記曾用‘無中生有’給予了高度肯定。”杜志剛說,“從這里出去的很多產品,有多款填補了省內的空白。”
杜志剛告訴記者,目前,這里初步形成了智能通信終端、智能顯示終端、數碼影音終端三大產業鏈:以深圳博仕達通信和星天空數碼手機生產線為依托的智能通信終端產業鏈;以深圳泛藍集團和香港天盈集團液晶模組、液晶平板電視為依托的智能顯示終端產業鏈;以東力光學藍光光頭項目為依托的數碼影音終端產業鏈。信陽作為中原經濟區的南大門,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早已被信陽市委、市政府提升到了全市發展的戰略高度,以后的路更長。
信陽市產業集聚區
信陽市高新區位于信陽中心城區東部,實際控制面積74平方公里,其前身是成立于2004年的信陽工業城,2008年年底,被省政府確定為信陽市產業集聚區,2012年,被省政府批準為信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13年,被省政府批準為信陽電子信息產業集聚示范區。2014年上半年,集聚區電子信息產業實現總產值23.1億元,同比增長47.3%,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53.5%。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