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說話】
產以“類”聚,業以“群”分。這在當今世界,已成世界經濟產業轉移與進化發展的普遍規律。
5年前,河南選準建設產業集聚區這條路,其出發點和落腳點都不外乎一句話:讓老百姓的日子過得更好一些。所謂就業是民生之本,如今,我們看到,產業集聚區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實現農民工轉移就業的主陣地”。
以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信陽市為例,僅2013年就免費培訓1.5萬人次,為轄區企業輸送員工4000余人,當地群眾可謂既有了崗位,又長了本事。從全省來看,2013年產業集聚區從業人員達到371.82萬人,100個從業人員有85個來自本省。河南產業集聚區的推進,顯示了強大的吸納效應,超過300萬的河南農民工,告別了“候鳥”生活,實現了直接在“家門口就業”。現在,我們就來看看信陽的平橋產業集聚區是如何做大做強服裝和機械這兩個產業的。主編 夏繼鋒
映象網訊(記者 余超)作為2013年省“十快”產業集聚區之一,信陽市平橋產業集聚區,發揮勞動力、交通、環境優勢,通過政策傾斜,不但“請好客”,更加“待好客”,快速形成了以紡織服裝、機械制造為主導的產業結構,吸引了一大批國內外知名紡織服裝企業落戶,豫東南紡織服裝產業新區正逐步顯現。
【故事】
17萬件“信陽造”休閑褲銷往美國
昨天上午,在平橋產業集聚區河南國泰恒廣服飾有限公司的廠房內,300多名工人正忙碌著:裁剪、縫紉、中檢、合成、掛牌、裝箱,每一道工序都井然有序。
“前天剛剛發走一批貨,是運往美國的。現在生產的這一批,也是美國的訂單,一共17萬件,月底發貨。”該公司人事主管馬良告訴記者。
據馬良介紹,該公司從2013年年底落戶后,在當地政府和集聚區領導的幫助下,迅速組織招工、培訓,并于今年1月投入生產,主打休閑五袋褲。“廠房是集聚區蓋的,我們整體租用。”馬良說,到目前,已有員工360多人,90%為信陽本地及周邊的農民。
相較于江蘇總部,這里的設備更高端化。“生產線的設備采用的都是自動化,每人每天可生產80條褲子,比總部高兩倍多”。
相中這里的紡織服裝企業,并非僅此一家。
平橋產業集聚區黨委副書記董元波告訴記者,集聚區內現有12家國內外知名紡織服裝企業,還有8家正在建設。“像超越服飾、瑞懋服飾、華盛服飾、南緯服裝、漢艾服飾、萬豐服飾等,生產的都是名牌服裝,在咱集聚區都已經規模化生產了”。
【優勢】勞動力、交通、環境最被外商看好
對于勞動密集型企業來說,當地政府的投資政策固然重要,但最讓他們看好的還是勞動力市場。信陽舜宇光學有限公司總經理郭景朝告訴記者,2011年3月,舜宇光學決定在中部地區建立新廠區,當時考察了4個省的十多個地區,最終選擇落戶平橋產業集聚區。
“當時平橋給的政策和扶持力度,并不是最好的,但這里的勞動力、交通、環境優勢,是讓我們最動心的。”郭景朝說,舜宇光學作為國內先進的光學產品制造企業,產品主要銷往國外,屬于技術、資金、勞動力“三密集”型企業。
“這里不但有大量的勞動力,交通也方便,海關也建好了,明港機場正在建設,空氣好,水是甜的。”郭景朝說,除此之外,在公司水電使用、員工招聘方面,當地政府給予了大力的支持。“雖然也有小瑕疵,但從目前來看,當初選擇到這里,是完全正確的”。
【聚商】要“請好客”,更要“待好客”
平橋產業集聚區管委會主任徐金鋒告訴記者,一個縣區的產業集聚區不能大而全,要結合自身優勢發展主導產業,而平橋最大的優勢就是勞動力,紡織服裝、機械制造最終被確定為集聚區的主導產業。
據徐金鋒介紹,僅2013年,平橋產業集聚區就引資落戶主導產業項目12家,總投資10多億元人民幣。“廈門豪客等5家紡織企業的一次性簽約,首次取得了組團招商的重大突破”。
“請客容易待客難,要請好客,更要待好客,如何把‘客人’服務好,是我們重點要做的。”徐金鋒說,集聚區以“把企業家當親人,把企業的事當家事去辦”的服務理念,及時做好融資貼息、貸款擔保、電價補貼、運費核銷、獎勵科技創新等各項獎勵政策,積極為企業提供貼心服務。
另外,在道路、水電供應、污水處理等基礎配套服務設施方面,平橋產業集聚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了改善。
集聚區還搭建招工服務平臺,建設職業教育實訓基地,開展免費中職教育和免費技能培訓,為企業培養技能工人,僅2013年就為企業免費培訓1.5萬人次,從去年年初至今,已為轄區企業輸送員工4000余人,有力緩解了企業招工難題。
目前,集聚區內有從業人員2.1萬人,80%為信陽當地及周邊村民。家住平橋區中山鋪的村民陳麗,原來在南方打工,孩子沒人照料。去年,她在招工平臺上看到超越服飾的招工信息,憑著在服裝廠的經驗,被成功錄用。“待遇跟在南方打工差不多,還能經常回家,很方便”。
“招工就是招商,勞動密集型企業一定要有人可用。外商看重的是我們這一點,我們更應該把它做好。”徐金鋒說。
董元波告訴記者,集聚區將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今年力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0億元,新增就業人員3000人,打造豫東南紡織服裝產業新區。
名片
平橋產業集聚區
信陽市平橋產業集聚區始建于2007年,規劃控制面積12.4平方公里。
2013年,集聚區實現增加值21.4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102.83億元,主營業務收入93.8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7.6億元,稅收收入3.5億元。今年1~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88.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固定資產投資37.28億元,同比增長47%,其中基礎設施投資4.6億元,主導產業投資占比65%。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