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攻堅戰”——學習貫徹習總書記聽取河南匯報時重要講話精神系列評論之四】
編者按
蘭考教育實踐活動進行得比較扎實,干部“走讀”、面子工程、庸懶散拖、靠關系辦事、大吃大喝、以權謀私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得到整改。
中秋臨近,一些賣高檔月餅的老板都在感嘆政府大客戶少了,生意沒有以前好做。一年多來,發出這樣感嘆的還有高端餐飲業、奢侈品、卡販等從業者。
于是,有人偏激地認為,這都是反“四風”惹的。其實,全國以及各地的經濟數據表明,作風建設并沒有影響經濟發展。個別行業、個別企業經營業績急劇下滑,根子還在于它們對消費群體的定位原本就是畸形的。進一步講,反“四風”不但沒有影響經濟發展,反而促進了企業健康轉型,增加了老百姓的總體消費,凈化了行業生態。以餐飲業為例,高檔消費是冷落了,但中檔和低檔消費更顯繁榮,這怎么能說反“四風”影響經濟發展呢?
所以,說反腐影響經濟發展根本就是偽命題,抓作風與抓發展不是對立關系。抓作風就是要整治領導干部的庸懶散,就是要清除影響改革發展的突出障礙問題。領導干部對群眾有親勁、抓工作有韌勁、干事業有拼勁,老百姓自然就會有干勁。
抓作風就是樹形象,就是抓發展。領導干部管住了吃吃喝喝的嘴、亂索亂拿的手,邁開了勤政實干的腿,投資商不用擔心“關門打狗”,創業者不用擔心政府“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好作風成了好招牌,豈不更能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要像抓發展一樣抓作風。如果不禮尚往來、不給好處就辦不成事,只能證明我們抓作風建設還需要更持久、更徹底。正是基于對“四風”頑疾有充分認識,習近平總書記才強調,作風建設要經常抓、見常態,深入抓、見實效,持久抓、見長效。
好的作風也是生產力。一切不正之風最終都會破壞正常的經濟秩序,因此,抓發展的力度有多大,抓作風的力度就應該有多大。(金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