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近干涸、臭氣熏天、長滿水草的東風渠,已不見往日容顏 記者 侯建勛/攝
編者按
隨著數碼公園地下空間的開挖,它所在的東風渠濱水帶的未來走向,再度引發市民關注。
早在2008年,鄭州市金水區北林路辦事處就提出,要將轄區內的東風渠打造成為十里銀河灣和餐飲休閑濱水帶,人稱北方“秦淮河”。
后來,關于東風渠的景觀規劃和產業定位,幾易其稿。
可惜,如今東風渠已經“容顏不再”:水幾近干涸、水質烏黑臭氣熏天、每到夏季水草肆虐。同時,關于沿岸的休閑產業布局也不見實質進展。
對于東風渠,金水區是如何勾畫的?站在鄭州市的層面如何審視這條城市“內河”?它能實現渠水清澈,沿岸美麗,成為鄭州的“秦淮河”?有待各方思考和探尋。
今日起,我們將推出獨家系列報道《尷尬的東風渠》,嘗試從生態水系再現、景觀營造和濱水休閑產業帶構建等多個方面,求解東風渠的未來。
“變臉”后的數碼公園將給鄭州人民帶來什么樣的驚喜?可以說“創意”二字是其改造的靈魂。
公園地下一層為攝影器材市場,地下二、三層為智能化的停車場,建成后將大大緩解科技市場周邊的停車難問題。而在金水區的謀劃中,未來整個東風渠濱水產業帶也將以創意產業為主導,打造創意信息、創意文化、創意設計、創意旅游四大集群。
數碼公園要改造
數碼公園將建地下停車場
上個月一個悶熱的黃昏,家住圣菲城的老岳和老伴吃過晚飯,到數碼公園遛彎。
“幾天沒來,怎么臨文博東路這片都被圍擋圍起來了?”老岳喃喃自語。
“聽說是要重新修公園!”老伴說。
這時圍擋上的宣傳語吸引了老岳的目光。“你還在為搶車位而煩惱嗎?”“這難道是要建地下停車場?”老岳猜測。
“我們是要建一個兩層的地下停車場,還有相關的商業項目。”項目投資方、華潤城交區域總經理李劍青說,該項目利用城市的公共綠地,由社會資金開發建設地下空間,這在鄭州市乃至整個河南都是頭一次。
共開發三層
負一層為攝影器材市場
據介紹,數碼公園的地下空間共開發三層。負一層為商業,將引進上海一家百年老店星光攝影器材城,經營攝影器材,負二層和負三層為智能化停車場。
究竟怎么個智能法?李劍青說,比如我們設計的停車場“會呼吸”,有自然通風的效果;有指引系統,非常方便車主找空余車位;有反向尋車系統,只要你把車牌交給管理人員,他在系統上一掃,就能顯示你的車停在什么位置,怎么走過去最近。
這種停車場目前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都有,在鄭州還比較罕見。
公園以數碼為主題
預計明年年底建成
除了智能化停車場,周邊居民最關心的是地面上的數碼公園。據華潤城交相關人士介紹,他們已經進行了國際招標,打算還老百姓一個更加適合休閑、娛樂,以數碼為主題的互動式公園。
公園將采用法國巴黎歐洲城的設計理念,將停車場、商業放到地下,把綠地、生態的及自然的東西放到地面,給大家提供更多的活動空間。
“比如,我們給5歲以下兒童設計有滑滑梯、沙坑,給青少年設計有輪滑和小型攀巖設施,給年輕人設計有愛情主題的秘密花園,給老年人設計有健身設施等。”
此外,還專門設計有適合年輕人拍婚紗照的地方,“可能未來,我們的廁所都會成為一個小小的攝影景點。”華潤城交相關人士說。
據悉,該項目投入近2個億,預計明年年底建成開業。
東風渠畔究竟咋規劃
沿線要打造金水區“核心經濟增長極”
其實,要改頭換面的不僅是數碼公園,還包括東風渠沿線。
近日河南商報記者從金水區濱水產業帶管委會了解到,東風渠沿線已經做了相關產業帶的城市概念性規劃設計。
金水區濱水產業帶范圍為:金水區境內東風渠和魏河兩側各約600米,以及文化路(北三環至魏河段)西側約600米,規劃總長度為17.2公里。其中東風渠為賈魯河至中州大道段,長11.6公里。
管委會項目部部長馬濤說,鑒于金水區一部分區域劃給了鄭東新區,加上轄區內可利用的土地資源越來越少,東風渠臨水區域就顯得越發珍貴。
“區里對這個產業帶也是相當重視。”馬濤說,“我們對它的定位是,要打造中原經濟區鄭州都市區‘特色現代服務業核心集聚區’,鄭州市金水區的‘核心經濟增長極’。”
以創意產業為主導已有十幾個項目落地
一個產業帶要想“落地生根”,必須有主導產業。金水區濱水產業帶將以創意產業為主導,打造創意信息、創意文化、創意設計、創意旅游四大集群。
南區從北三環到中州大道,以商業休閑、濱水餐飲、商業辦公、數碼科技為主,為創意信息產業集聚區。
中區從新龍路至北三環,以文化創意產業為主,打造創意文化產業集聚區。
北區從賈魯河至新龍路,以都市旅游產業為主,打造創意設計產業和創意旅游產業集聚區。
“北區本來是依托大河文化博覽園,發展都市旅游業,鑒于這兩年它沒有做起來,未來可能會進行調整。”馬濤稱,管委會自2012年成立以來,截至目前已有十幾個項目正式落地。瀚海北金商業辦公地產項目等已經建成;華潤數碼公園地下停車場項目等正在建設;創新大廈二期等屬擬建項目,正在辦理各項審批手續。
一位市民的渠畔暢想
希望打造一個鬧中取靜的北方“秦淮河”
聽聞東風渠要打造濱水產業帶,家住藍堡灣的胡女士很是興奮。
她說,幾年前就聽說政府要將東風渠打造成為北方的“秦淮河”,后來沒動靜了,這次希望真如政府所說。
“當年,我們都讀過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文章《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里面的漿聲,薔薇色的秦淮河,我記憶深刻。”
“去年3月,我去秦淮河看的時候,水是碧綠色的,還算清澈。”胡女士回憶說,夫子廟對面當時正在維修,雖然沒想象中那么美,那條古色古香的步行街卻相當有味道。
胡女士說,印象最深的倒不是水,而是秦淮河沿岸那些散發著濃郁氣息的文化景點,“什么烏衣巷、雨花臺、王謝故居等,名字很有江南氣質。”
胡女士希望咱北方的“秦淮河”能有更多人文氣息。“可以在沿線建一些突出咱鄭州文化的小景點或精品店,把它打造成一條懷舊線路。雖然周邊有丹尼斯、國貿360、數碼城,但我們可以鬧中取靜嘛!”
(記者 李雅靜 趙強)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