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鄭州市區,霧霾遮擋的太陽像個月亮。
閱讀提示丨一夜,霧霾壓城。10日的輕度污染,在昨日8時陡然轉入重度污染,打破了維持兩個月的輕度及以下污染天氣。環保部門解釋稱,連續降雨降溫后昨日氣溫升高,地面水蒸氣與堆積的污染物合體,造成了污染,而在污染源中,一氧化碳上升明顯。
昨日8時,鄭州空氣陡轉“重污染”
前一天,鄭州市AQI(空氣質量指數)顯示為輕度污染,而在昨日8時,這一狀態被打破,上升至重度污染,上午7時至下午5時,僅有3個小時為中度污染,其余均為重度污染。
這次霧霾來得有點意外,上次一重度污染日出現在6月10日,相對好的天氣已經持續了兩個月,而鄭州市在今年三、四、五月份,連續三個月都沒有出現重度及以上重污染天氣。
污染源逐漸受控,治霾還需時日
記者從鄭州市環保局獲悉,目前,鄭州市已經連續11個月(截至今年6月份,7月份全國數據還未發布)不在全國倒數十名,燃煤鍋爐拆改今年已經超過一半,揚塵污染開出的罰單已有數百萬元。
“燃煤鍋爐拆改、揚塵控制這些可以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最根本還是完成產業升級改造。”鄭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副站長范相閣表示,燃煤依然是污染大頭。
“內靠產業升級,外靠聯防聯控。”范相閣表示,目前周邊各省市均在大氣污染治理工作中取得進展,所以“互拖后腿”的現象也在變少。記者了解到,根據鄭州市的五年計劃,將有462億元投入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今年還將建立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體系,年底前具備空氣質量預測預警能力。
氣象
霧霾成因
雨后水蒸氣和污染物“合體”
“這是雨后霾。”鄭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空氣測報科科長袁明浩表示,直觀看,相對于塵霾的黃沙漫漫,這種霾發生時白霧茫茫,呼吸起來濕氣重、異味大。
袁明浩表示,鄭州市持續降水降溫,又逢前日、昨日兩天陰或多云天氣,導致擴散條件不佳,污染物被累積在云層“大鍋蓋”下,而昨日白天溫度大幅上升,導致近地面水汽蒸發,與累積的污染物“合體”,再度被“大鍋蓋”扣壓,污染物的異味難以揮發。
污染源
機動車和工業排放“貢獻大”
在AQI包含的六項指標中,PM2.5、PM10兩項污染物指數有所上升。而另外4項指標中,三項變化不大,只有一氧化碳與AQI上升幅度高度一致。袁明浩表示,一氧化碳的污染源主要來自于機動車尾氣和工業排放。
長期
汽車保有量上漲難控制
“我們對鄭州市上半年AQI綜合分析發現,霾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PM2.5下降為22%,力度最大,這說明綜合治理效果已現成效。”范相閣表示,PM2.5與燃煤、機動車尾氣、揚塵等三大污染源都有直接關系,它可以顯示大氣污染防治的綜合水平。但PM10這樣的大顆粒物降低幅度偏小,說明揚塵防控力度還有待提高。
根據上半年的情況分析,六項指標中變化最小的是二氧化氮,范相閣表示:“二氧化氮與機動車尾氣直接相關,燃煤鍋爐可以換氣、揚塵可以人工控制,只有汽車保有量的上漲是難以控制的,這也是將來最大的挑戰。” (記者 朱琨 實習生 陳曉/文 記者 許俊文/攝)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