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經三路財富廣場排隊等電梯的白領們
財富廣場排隊等電梯的白領們,井然有序。
生活中,這樣的遭遇不乏其數:經歷漫長的排隊,好不容易該你了,但偏偏遇到不講秩序、“先下手為強”,貓著腰,一溜兒小跑上前加塞的人。此刻,你恨不得撂出那句經典臺詞:“素質,注意素質”。而在鄭州,有這樣一道道與之迥然不同的風景,寫字樓的一樓大廳內,廣場上,縱使隊伍排得老長,但所有的人都在做同一件事:默默排隊,有序乘梯。
風景1 等電梯的人自覺排成兩縱隊
“我身邊的年輕人,懂禮貌,講規矩,跟他們相處久了,感覺自己都變年輕了”
7月2日早上7點25分,位于鄭州市經五路與農業路交叉口附近的國際企業中心B座大廳的東西大廳,兩位身穿藍色工裝的工作人員已開始忙碌,秩序員“老馬”和他的同事鄧春霞準備上崗。“我負責大廳各類設施的安全,小鄧負責給年輕人開電梯,行話叫‘打專梯’。”“老馬”說。
大河報記者注意到,大廳一共有六部電梯,東西兩頭的是貨梯,剩下4部是乘人梯,早高峰雖未到,陸續趕來的年輕人已自覺在電梯前排隊。8點10分,秩序員鄧春霞上崗,分散在電梯前排隊的年輕人,自覺開始向中間聚攏,排成兩縱隊。
“只要見到大姐來了,我就跟著她排隊。”在17樓一家金融企業上班的陳女士,邊說邊招呼自己的同事站在鄧春霞背后排隊。陳女士告訴記者,鄧大姐的鑰匙只要往電梯鎖眼一插,電梯就會接受指令4層一停。“集中一個樓層上下,節省了大家分別按電梯,逐層停靠的時間,乘客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樓層,或上或下,靈活出入。”她說。
不一會兒,電梯門開了,排在隊伍前面的人,自動向最里面的兩個角填充,隨后進入的,貼邊站。最后進來的,站在靠近電梯門核心區域,鄧春霞把鑰匙往電梯的插口一插,電梯就開始運行了。“滴滴”提示音響,“超重,我下”,站在電梯入口的小伙,主動閃身離開。
肩抵肩,頭挨頭,電梯內略顯擁擠,但氣氛卻不沉悶。在9樓上班的王先生告訴記者,他在國際企業中心B座上班已四年,早先這里也出現過因為排隊推搡、發生口角的現象,物業公司接到大家反映后,開始安排專職員工為大家開電梯。“電梯使用率提高后,大家自覺維護這一良好秩序,現在,幾乎不會因為搶電梯而發生不愉快。因為跟著鄧春霞坐電梯從不會遲到,同事們在私下戲稱她為‘效率女神’。”王先生說。“不用慌著等電梯擠電梯,一天的好心情從早上開始!”挨著他站的一個“板寸男”接腔說。
“坐電梯其實跟坐公交車一樣,越不排隊越慢。我身邊的年輕人,懂禮貌,講規矩,跟他們相處久了,感覺自己都變年輕了。”鄧春霞感慨地說。
風景2 排長隊,讓白領們多了互動
“我挺喜歡這些年輕人,有素質”
“今天排隊的人不少,看來昨晚有人熬夜看球起晚了啊!”前天早上8點30分,在經三路與豐產路交叉口附近的財富廣場4號樓13樓上班的李軍,和同事剛走進寫字樓,就加入了排隊大軍。
這天,由“人加人”疊加延續成的長隊,從經三路財富廣場4號樓前,幾乎排到了豐產路人行道上,足有30米長。排隊的白領中,有姑娘正吃著早餐,有小伙在低頭扒拉手機,還有人不為外界所侵擾,低著頭看書。在這個不斷有人從尾部加入的長隊周邊,并未見到有人站出來維持秩序,大家都保持著統一步伐統一陣型,一點點向前挪動,記者觀察了1個小時,未發現一個人插隊。
“我們這兒,早上中午都排隊,我來這上班半年多,早就習慣了。排隊其實是有原因的,寫字樓處在繁華地段,電梯少公司多。因為很多人從事的都是需要與人打交道的職業,除非萬不得已,6層以上的姑娘小伙是不愿意爬樓梯的。”李軍說,夏天姑娘爬上十幾層,睫毛膏會把眼睛暈成黑眼圈,汗水會把粉底洗成一道道“格子線”;小伙們爬上樓,也早已是一身汗味,有些人,甚至在公司放有替換用的襯衫。
等電梯雖苦,但等候的過程中,白領們也學會了“苦中找樂”。“13樓”的趙先生告訴記者,意識到自覺排隊能節省大家的時間,4號樓的同事會根據進樓的早晚時間自覺排隊,進電梯時,站在電梯入口處的人,要幫大家摁樓層。“時間長了,沒記住對方的名字,反倒記住了對方在幾樓上班。早上排隊時,你能聽到我們隊伍里這樣的問候,13樓,你好早;11樓,你的裙子很漂亮;9樓的,今天看著很精神嘛!”趙先生說,排長隊,讓格子間的白領們多了一次互動。
“我挺喜歡這些年輕人,有素質。”一位在豐產路開小吃店的商戶告訴記者,每天的早中午,排隊乘電梯的年輕人都會到她這兒買飯。“我對他們印象挺好的,人家到店里吃飯也是可講規矩,吃完飯幫你送碗,也不會亂扔垃圾。”
“排隊等電梯,是我們這的白領自發的行為。”鄭州市財富廣場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一位趙經理告訴記者,財富廣場最初是商住兩用房,后經過全體業主同意,改為商用房,隨著公司的增多,人流量變大,電梯開始不夠用。“目前我們也在想辦法改善這種乘梯難的局面。”趙經理說。(記者 余淼 文 李康 攝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