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道口的大坑深約三米,居民每天提心吊膽地經過。
昨日,家住老城區居業家園社區和園小區的劉先生撥打本報熱線稱,他所居住的小區四號樓一個單元的樓梯口處出現了一個大坑。“已經快三個月了,這個坑由小變大,每到下雨天就有污水泛出,臭氣彌漫。”記者探訪現場發現,這個坑面積約兩平方米,深約3米,嚴重影響了該樓道居民的正常出行,而該小區物業公司只是在坑口兩邊圈起了警戒線。
【現場】坑口圍了警戒線,小區居民繞道走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該小區走訪,剛進小區門口,就看到一個大坑“堵”在小區4號樓西單元的樓道口,大坑周圍拉起了黃白相間的警戒線。記者簡單測量得知,這個坑面積約兩平方米,深約3米,大坑旁邊有一個大樹,而該樹的根部已經裸露出來,坑里的一根斷裂水泥污水管正往外流著污水,散發著濃烈的臭味,而一旁的住宅樓地基已被污水沖刷地顯現出來。
“這個坑已經有3個多月了,起初只有碗口那么大,但因為沒有及時修補,現在越來越大,路面下都空了。”正在坑邊圍觀的小區居民高大爺告訴記者,他之前曾將情況反映給物業公司,但工作人員查看后說是污水管道破裂,導致地下被沖空。盡管原因被查出來了,但物業卻只是在坑周圍拉起了警戒線,現在一個多月過去了,也沒見有人來維修。
【反映】污水橫流惡臭難聞
輪椅老人仨月沒出門
“就是因為那個坑,我已經有三個月沒有出門了,整天待在家里,好憋屈。”采訪中,居住在該單元一樓的居民易正營說,他和老伴張青今年都已經六十多歲了,女兒上班忙,很少過來看望。易正營以前上班時發生事故,造成一級工傷、二級殘廢,如今要靠輪椅才能出行。而這一直得不到維修的大坑攔住了他外出的路。
“這房子2001年開建,我們2004年入住,70年的產權現在才10年就出現這問題,每到下雨天我們都害怕樓會不會塌了。”張青告訴記者,坑下面破裂的管道,是該小區污水管道的主要出口,現在斷裂了,整個小區的污水都排不出去,滲入地下,下大雨時雨水和污水都漫到地面來。“我家在一樓,這坑離廚房很近,每天聞著臭氣,吃飯都不香了。”張青郁悶地說。
“我們迫切希望有人出來解決問題,把污水管道快點接上,大坑盡早填平。”該小區居民趙阿姨無奈地說,現在小區有不少地方都出現了塌陷,房屋也出現了裂縫,希望有關檢測部門能來對小區樓房進行檢測,還居民一個安心。
【回應】居委會正與物業協商
將盡快妥善處理
為何大坑遲遲沒有人修理?昨日下午,記者來到老城區西北隅辦事處義勇街社區居民委員會,一位段姓工作人員介紹,該小區樓道口的大坑是由于小區下面有人防工程,再者污水管道陰井和聯通公司陰井設在了一起,底下的污水管道破裂后,地下被污水“掏空”,最終導致地表下陷。居委會也曾派人與物業公司協調,目前大坑正在修理中,近期將會回填,但污水管道的維修費用需物業公司支付。
“之所以三個多月沒有修理,是因為聯通公司需要層層上報,審批需要時間。但聯通公司只能將坑回填,破損的污水管還需物業出費修理。”段姓工作人員解釋說,問題是物業公司方面表示物業費收不上來,因此無法修理,只能僵持著。
據悉,居業家園社區和園小區居民和物業公司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和園小區居民大部分都是返遷戶,只有4號樓是商品房。小區大部分居民已多年沒有交過物業費,物業對小區的管理也已淡化。“居委會會努力調解,督促物業公司解決,但居民不交物業費,物業就沒有資金修理。至于小區樓房建設是否合格,居委會都將向上級管理部門反映,讓有關部門前來解決。”段姓工作人員補充說。
隨后,記者見到了物業公司的相關工作人員,對方表示,正與聯通公司協商大坑修繕事宜,但具體維修時間尚不清楚。(記者 李彬 實習生 楊歡 文 記者 王亞鴿 攝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