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坑深不見底
6月21日上午10點,市民徐女士來電稱:“鄭上路立交橋下西北角馬路上塌下一個口徑有十幾平方米、深兩米的大坑。”
21日上午10點多,鄭州晚報記者趕到現場,路口已被市政部門設了警示標志。
路口西北角賣衣服的梁女士介紹,上午9點多,路面上出現一個小坑洼,逐漸變為有臉盆大小,當時,附近環衛工人李師傅找來一些磚頭擺放在凹坑的四周。
“到了10點多,一輛公交車從上面碾過,我就看到路面不停塌陷,隨即就成了這個大坑了。”梁女士說。
中原區巡防隊員王風生拿了手電燈向里面照,只見坑下有兩根粗大的黑色熱力管道,管道成西北東南走向,管道的上面是一根水泥管,再上面是幾根電纜線。順熱力管走向向東南看去,盡管借著手電強光但還是很難看到塌坑盡頭。
“水泥管有可能是雨水管網,也可能是漏水了,沖刷走了下面的土方導致了塌坑!”市民趙先生說,下雨時,雨水漏出,把管四周的土層涮走,天晴時車一輾,路面一層薄皮就塌了。
記者了解到,鄭上路立交橋附近兩年多來出現過三次塌陷,分別在去年5月和今年4月。去年5月塌陷時,路側3米多高的行道法桐樹樹身只剩樹冠在柏油路邊立著。
而向南800米的中原路立交橋下,從5月中旬以來,已經三次塌陷,也在搶修。
所幸這個塌坑,沒有傷及路人和車輛。昨日上午,搶修人員已開始整修。
(記者 徐富盈 實習生 趙龍翱 文/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