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視頻會議大大節約了會議成本 受訪單位供圖
閱讀提示|眾所周知,會議經費開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黨政機關要節儉,就得從“大頭著手”、剎住“會山會海”,給會議開銷戴上“金箍”。中央八項規定要求“精簡會議活動,切實改進會風”,今年3月,我省出臺《河南省省級會議費管理辦法》(簡稱《辦法》),對會議進行分類,“精管”花費、地點和天數。
從會風看作風,6月3日至9日,大河報記者走訪了省委、省政府、省人大及我省多個廳局,發現開“大會”的少了,電視電話、網絡視頻會議多了;住高檔酒店,吃美食、豪飲的會議少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嚴控參會人數、伙食費和住宿標準的“精細”會風。
開會方式啥變化異地視頻會議多了,會議經費少了
在哪兒開會便宜就在哪兒開,很多單位開會從簡從儉
一套多媒體設備,將身處18個市地的防汛抗旱人員“集中”到了一個“會場”:“我在三門峽盧氏,我們這里已連下幾天雨,目前水位是……”
這樣一個會場,不僅能使汛情指令快速上傳下達、進行異地視頻會商、重點防洪工程遠程監視等,而且將各級防汛會商室的指揮決策人員、各級防汛值班室的值班人員及相關人員緊密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為防汛抗旱指揮提供硬件支持平臺。
“視頻會議更節省,而且在業務上顯示了強大的‘整合’功能,”省水利廳負責人介紹。記者走訪發現,視頻會議已成會風,“只要有條件召開視頻會議,我們就采用。”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省委機關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今年以來,他們僅現場會經費就節約了20%。電視電話會議更頻繁地使用,不僅節省了去中央機關單位開會的時間和經費,也讓市地的相關部門不用往省城跑。他表示,電視電話會議既能更快地完成會議內容的上通下達,也不用再考慮安排食宿等。
即便是科室內的文山會海也在消減。這位工作人員表示,會議通知和材料由紙質變成了內網、短信甚至微信、QQ通知,會議內容也由原來的一個內容變成五六件議題集中討論。
“哪開會便宜就去哪開,我們單位嚴格履行要求。”省政府相關部門一負責人這樣告訴大河報記者。
會場選擇的新要求
依照《辦法》規定,省直部門今后召開會議,要求充分運用電視電話、網絡視頻等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傳達、布置類會議優先采用電視電話、網絡視頻會議方式。電視電話、網絡視頻會議的主會場和分會場應當控制規模,節約費用支出。
如果不能召開視頻會議,應到會議定點飯店召開,按照協議價格結算費用。還可將未納入定點范圍、但價格低于會議綜合定額標準的單位內部會議室、禮堂、招待所、培訓中心等處,優先作為本單位或本系統會議場所。
會場布置咋創新開會就餐休息“三合一”,會場注重簡潔高效
這樣高效的會場布置及開會方式,引來了外賓的稱贊
“鮮花擺一次就扔了,可能要花成千上萬的錢。如今不擺鮮花會照樣開,問題照樣解決。”鄭州國際會展有限責任公司相關部門負責人王堯(化名)對于政府節儉辦會已相當適應。“這是好事兒,能不開的就不開了,能不出來開的都在機關里開了。不求形式,那就會更懂得追求內容和效率”。
“截至目前,政府類會議只在我們這里舉辦了四場,比去年至少減了三分之一。”屈指可數的四場會,王堯馬上能叫出名來,省投洽會——“這個是會議帶展覽的,開幕式僅一二十分鐘,所有到會嘉賓都是站著聽會,強化了展覽、推介、洽談這個主題本身”;省政協團拜會——“這個是國務院備案的會議,給社會各界例行新春團拜”;市政協工作會議——“這是例行的工作會議,機關在場地上承接不了,所以安排到了會展中心”;駐華外交官中原行——“我在這里工作四五年了,第一次見到把開會、就餐、休息三合一的高效簡潔的使用方式。”
今年5月28日中午,在兩天半緊鑼密鼓的參觀和考察后,14個國家的駐華外交官抵達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軒轅堂B廳,就是在這里就餐和進行了會務的最后一項——文化論壇。
“以往就餐、休息、開會是分開進行,客人到專門酒店就餐、客房休息,再來會場開會。”王堯表示,“如今這樣節儉絕不意味著寒酸,那次接待,我們根據不同國家外交官的飲食禁忌和風俗準備食材,外交官們反而反映安排得高效,河南人熱心又不拖沓。”
會場布置“三合一”
當時,軒轅堂B廳僅隔出三分之一的空間用于這場會議,而這三分之一又分為會議區、就餐區和休息區。一邊是西式的大餐桌;另一邊則是休息區,數個高腳餐架預示著在這里休息的嘉賓只能站著享受茶點、聊天和接受采訪。餐會完畢后,嘉賓原地休息后可直接步入會議區參加論壇。
會議附屬品咋變化會場擺鮮花、鋪地毯的少了
開會時贈送的小禮品也越來越少了
以前的會議和會議的“附屬品”都去哪兒了?“改變其實已兩三年了,如今會風越來越節儉。”王堯表示,像以前省委省政府、鄭州市政府的團拜活動都已取消。“現在一些國企、國有單位的會議也被感染,不擺鮮花、不鋪地毯。”
“原來靠在會議上擺鮮花賺錢的,已干不下去了,都在轉型。”王堯表示,會展中心本身也在增加展覽部分的比重,“會議少了,但是展覽多了,我們總體依然健康增收。”
“別說禮品,連以前領導、嘉賓的胸花都不再安排,一些開幕活動直接打電子屏,剪彩、布置標語這種形式已經不用了,打彩花、撒金紙恐怕只能在朋友婚禮上才能看到。”一家市直單位辦公室負責會議安排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鋼筆、筆記本、杯子……這些會議上的禮品“常客”如今在政府會議上越來越少了。鄭州一家禮品商負責人徐莎表示,大的會風節儉形勢下,已經很少接到政府部門的訂單。
“政府類的訂單越來越少,而且禮品個頭也小了、包裝也少了。”洛陽市一家做瓷器的銷售負責人林先生表示,“以前根據產品定位和城市形象考慮,我們企業設計的包裝都很高大上,純木甚至純紅木的包裝盒,現在就采用紙質盒裝,成本減少,也輕便環保。”
會議禮品商的新看法
一家禮品商的負責人稱,現在政府整個會議的接待費用在減少,采購禮品自然在壓縮。“其實這樣對我們是好事,不再守著一個市場,倒逼我們尋找新的出路。”他這樣認為。(記者朱琨 張渝)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