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的劉女士夫婦,帶8歲孩子毛毛(化名)到鄭州市一水上樂園玩耍時,孩子在1.2米深的游泳池內意外溺水,經救生員和120急救,最終沒有醒來。5月28日,鄭州惠濟法院審結此案,一審判決毛毛父母與水上樂園的責任按四六開。判水上樂園賠償毛毛喪葬費、死亡賠償金的60%共25.6萬余元。隨著夏季游泳孩子增多,法官提醒家長,帶孩子游泳要注意安全。
【事發】8歲男孩1.2米深的泳池內溺亡
去年8月22日上午,劉女士和丈夫帶著兩個孩子,來到位于農業路的一家水上樂園玩。水上樂園有大滑梯池、人工造浪池、環流池等游樂設施。
一行人進園后,毛毛和劉女士的大兒子套上游泳圈,直奔泳池下水游泳,由于當時園內游人眾多,劉女士及丈夫沒有緊跟在他們身后,而是在園內的一個臺上聊天。
誰料十幾分鐘后,悲劇發生了。劉女士的大兒子來到父母面前,對他們說毛毛出事了。等到劉女士夫婦倆慌忙跑到游泳池邊時,看到毛毛已經被人從池里托上來。隨后120人員趕到,但最終沒能挽救毛毛的生命。
當時在該水上樂園負責巡視工作的崔師傅說:“小孩套著游泳圈自南向北跑向環流池,徑直從臺階跳入環流池中,由于泳圈太大,孩子直接從圈中栽進水里,池內水深1.2米。
“光見泳圈浮起,不見孩子,我就跳入水中撈人。”崔師傅說,孩子被撈上來后,嘴中出血。
【起訴】家人向水上樂園索賠52萬元
事后,劉女士一家人找到園方,但園方以事發時劉女士夫婦并不在現場,未盡到對孩子的監護責任為由拒絕賠償。
無奈,劉女士一紙訴狀將園方的建設者及管理者告上了法庭,請求二被告賠償其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精神撫慰金、交通費、停尸費共計52萬余元。
法庭上,劉女士說,自己帶孩子購票以后入園,就形成了與二被告的服務合同關系,而由于被告方管理不善,安全措施不當,才導致毛毛因錯過了最佳搶救時機而溺亡。
對此,園方的建設者及管理者辯稱,園內有安全措施,有安全警示標語,并安排專業安全人員進行巡視,事發時救起毛毛的正是其聘請的救生員,因此其已盡到安全保障義務。而劉女士夫婦作為孩子的監護人,沒盡到安全監管義務,才是導致悲劇發生的直接原因。
【判決】父母與園方責任四六開
法官審理后認為,事發時毛毛年僅8歲,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其對行為后果缺乏必要的認知和預見能力。而劉女士夫妻作為毛毛的監護人,應清楚游泳的危險性,應積極履行監護職責,但其因疏忽大意,未及時注意毛毛的行為,導致毛毛溺水身亡,存在重大過失,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而二被告未按照規定設置急救室及醫護人員,且工作人員在毛毛沒監護人陪同下未及時制止其下水,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依據原、被告雙方的過錯程度,法官酌定劉女士夫妻自行承擔40%的賠償責任,二被告擔責60%。最終,判決二被告賠償毛毛喪葬費、死亡賠償金、交通住宿費的60%共計25.6萬余元。
孩子游泳大人要全程監護
正值夏季,不少孩子喜歡到池塘、河邊、游泳館等地玩耍,而本案及近期發生的幾起兒童溺亡案件,也為家長們敲響了安全警鐘。兒童在游泳池里游泳需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項?來看看以下這些建議:
●保證孩子在游泳池里始終有大人監護。絕對不要在沒有大人或救援人員監護的情況下,讓孩子獨自進入游泳池。
●如果孩子已經可以借助漂浮工具自己游了,要事先檢查孩子的漂浮工具是否正常。
●告訴孩子在游泳池邊不要奔跑。●讓孩子在安全的區域內游泳。如果孩子不會游泳,要讓他待在淺水區。
●告訴孩子在游泳池邊不要推別人,也別讓別人推自己。
●游泳氣墊、游泳圈等物品是孩子戲水的好幫手,但每次下水前要檢查塞子是否牢靠,有無破損漏氣的地方。同時,要讓孩子明白,并不是套上它們就萬事大吉。
●游泳時不要讓孩子嚼口香糖或吃東西,這樣可能會哽住喉嚨,導致窒息。
●游泳時,身體激起的水波常會把水沖入鼻孔,發生嗆水、咳嗽,家長可以給孩子使用鼻夾,防止水進入鼻孔,避免嗆水。
(記者 韓景瑋 實習生 喬小廣)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