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梁新慧 記者 董彩紅)5月27日下午,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分組審議關于修改《河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草案),人大常委會委員們爭先恐后發言,大家認為《決定(草案)》很有必要,切實可行,但對“失獨”家庭、“失獨”父母的扶助標準太低,沒有體現對少數民族群眾的照顧……
【焦點1】 怎么救助失獨家庭應更細化
“之前國家提倡只生一個孩子,我有一個朋友,孩子去世后痛苦萬分。《決定(草案)》規定,對獨生子女死亡的夫妻,省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該給予救助,但沒有說救助多少。”王少安委員認為,現在鄭州、焦作、安陽等地的救助標準也很不統一,《決定(草案)》應該明確哪一級政府每個月救助多少,救助力度也應該再大些。
楊萬里委員認為,《決定(草案)》沒有體現對少數民族群眾的照顧政策,建議作適當修改。
“如果‘單獨二孩’實施后,過度較平穩的話,希望全部放開二孩政策。”一位委員這樣建議。
【焦點2】 參照三無老人標準?太低!
毛鳳蘭、李建莊委員說,當年,大家響應國家計生政策,只生一個孩子,結果,現在一些失獨家庭,由于沒有固定的生活來源,生活很凄慘。《決定(草案)》規定,“對失獨又失能的老人參照城鎮三無老人或者農村五保老人管理體制、供養辦法和標準,給予生活照顧和物質幫助”,這個標準太低。
楊云委員舉例說:“我認識濟源農村的一對夫妻,丈夫去世后,他們的獨生子也意外去世,現在家里就剩一個老太太,非常可憐。他們不是自然的五保戶,而是由于響應國家政策導致了今天的結果,因此,按照五保戶的標準給予扶助,不合適。這部分人數量不多,但政府一定要重點照顧,提高扶助標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