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東方今報記者 付雨涵/文 袁曉強/圖)占道露天炭火燒烤,讓城市的夏夜少了清爽。2014年4月,鄭州城管局發布新政,將市區街道劃分為嚴禁區、嚴控區、規范區,對占道露天燒烤出“重拳”治理。新政實施一月有余,嚴禁區燒烤情況咋樣?5月26日夜,東方今報記者做了調查:嚴管下,仍然有攤主在露天燒烤。
嚴禁地段一:
未來路(中州大道-航海路)
●地點:未來路與石化路交叉口南300米路東人行道
●營業時間:19:00至24:00
●現場直擊:見有人攝像 趕緊關掉燒烤攤照明燈
未來路與石化路交叉口南300米處,附近有鳳凰臺南花園、鳳凰苑等小區。未來路東側的幾家面食館,21點半,店內店外燈火通明,三家店門口每家門外擺著10多張桌子,座無虛席。
賢苑羊肉燴面館門口,一個露天燒烤爐上,架了18串羊肉烤串,還有一條烤魚,老板一邊翻著燒烤簽,一邊用團扇扇煙。老板手里忙活著,眼睛四處查看,突然,他對旁邊一個女子說:“趕緊關燈,有人攝像。”老板說著,努嘴向遠處示意,用余火繼續翻烤。
“今年查得緊,晚上烤著,都是提心吊膽的。”老板說,之前有人舉報,有執法人員過來查,之后他都是非常謹慎。“這種燒烤,不能在屋里弄,只能在外頭。”老板也挺委屈。當記者問“為啥不用無煙爐”時,老板回復稱,無煙爐已準備好,只是為了把剩余的炭燒完。
唐河王記餐館外,一個低矮的大型炭火爐支在盲道上,烤著大肉串。老板稱:“檢查的一來就出不了攤,生意就做不成了。”
相比這兩家占道露天炭火燒烤,中間杜師傅燴面館門前滿當當一大片,但他們的燒烤攤用的是無煙爐,支在飯店廊道下,一工作人員正在烤燒餅,“上面查得緊,無煙爐不是環保嗎?”要說無煙爐燒烤生意咋樣?該工作人員介紹,“也不比炭火爐子生意差。”
嚴禁地段二:桐柏路(冉屯路-航海路)
●地點:桐柏北路與煤倉北街交叉口 ●營業時間:19:30至24:00
●現場直擊:燒烤攤沒名沒姓 不怕查
嚴禁區桐柏北路與煤倉北街交叉口路東,22點半,一片喧鬧,桌子、燒烤攤、各種涼菜攤,占據桐柏北路慢車道。
一個無名無牌的燒烤攤,占據慢車道中央,中年男老板架電風扇正把黑煙抽到馬路中央。10分鐘時間,該老板就賣出去40多串肉串。離燒烤攤10米遠的東南角,有一個政府規劃的夜市廣場。
“為啥不去夜市廣場?”記者問,該老板回答:“春夏季6個月,得給廣場里交10萬元。”全部算下來,也能掙錢,但不如在街邊掙得多。該老板解釋,他晚上出攤的地兒,擋住了背后一家超市和一個面包店,每月給兩家各1000元費用,剩余的全都是自己的。“比在夜市廣場里掙得多多了。”老板說,聽說要用無煙爐,但一直也沒強制用。
另一家掛著“十五年燒烤老店”的燒烤攤,攤主支攤在慢車道中央,黑煙往上躥,攤主很警惕,只管手中肉串,不多言。
嚴禁地段三:航海路(西三環-經開第八大街)
●地點:航海路與京廣路交叉口東150米路南、
航海路與經開第一大街交叉口西100米路南、經開區管委會對面
●營業時間:19:00至24:00 ●現場直擊:凌晨仍然不收攤
20:30,在航海路與經開第一大街交叉口西100米路南人行道上,露天燒烤攤鋪開場子,開始經營,經開區管委會對面的夜市也日漸進入晚間高潮。而航海路與京廣路交叉口東150米路南的一家不起眼的小餐館,凌晨仍然沒收攤,挨著狹窄的人行道,老板稱“晚上行人少,不礙事兒”。
這些露天燒烤攤,都是依靠著餐館或者餐館里內置的炭火燒烤攤兒,零星分布在嚴管區的某些角落里。
各方發言
攤主:室內不香室外香 “俺們也沒辦法”
露天炭火燒烤,污染環境,而室外支著桌椅,一晚上下來,地上污穢不堪。多數飯店老板也表示很頭疼,沒辦法。“室內燈火通明,大家不愛坐,非得坐室外。除非我生意不做。”
桐柏北路露天經營燒烤的老板稱,如果規范點兒的攤位費用別那么貴,他也愿意踏踏實實做生意,“誰想整天被攆著干活呀!”該老板也希望,換成無煙爐,政府會不會有補貼?
食客:屋里憋屈 屋外敞亮
“三五個人小聚,特別是夏季,吹著涼風,吃著涼菜肉串,喝著啤酒,非常有感覺。”未來路一消費者王先生稱,屋里太憋屈,屋外敞亮。對于占道經營的說辭,該食客則認為,晚上在人行道上,只要不影響過往行人,他覺得就沒事兒。王先生的說法,也得到了多數消費者的認同。
居民:快高考了 露天支攤的能歇歇不?
記者調查的未來路嚴禁區的燒烤點兒,也曾經是附近市民向東方今報投訴過的地兒。昨天,家住鳳凰苑小區的陳女士說,夜市越“夜”越火,家有高考生,能不能在高考的時候歇兩天?而65歲的季女士,對空氣中的煙熏味比較敏感,也希望及早普及無煙爐。
記者手記
嚴禁區為啥燒烤依舊
政府劃定的嚴禁區,大多數屬于城市的大道。相比小街小巷的嚴控區來說,這里的露天燒烤率非常低。但不排除有商家為了利益,而“鉆空子”“打游擊”。一邊膽戰心驚地牟利,一邊還會為此付出代價。
治理占道燒烤,我們需平衡多方利益。一個燒烤攤,也許就是一個家庭的希望,管理上依靠疏導是不是更妥帖些?應更多地幫他們過渡到普及使用無煙燒烤灶具;對于食客,我們應多加引導和宣傳,以共同維護城市美好環境。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