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一臺臺收割機正在確山縣留莊鎮馬溝村收割小麥。該縣80萬畝小麥陸續開鐮,確保夏糧顆粒歸倉。記者王天定攝
“家里的7畝小麥澆過兩水,好得很,畝產能達千把斤。”5月26日,鄧州市羅莊鎮高莊村村民黃國棟在地頭捧著金燦燦的麥粒,臉上笑開了花。
豐收的喜悅,在豫南地區蕩漾。當日,駐馬店市泌陽縣郭集鎮劉庵村,農機手王付合駕駛一輛去年剛買的聯合收割機,在金色的麥浪中來回馳騁。“今年小麥不錯,籽粒飽滿,收割機倉容2000斤,割兩畝地就能卸一倉。”
記者從省農機局了解到,全省8110萬畝小麥自南向北陸續成熟,南陽市和駐馬店市等豫南部小麥已開始收割,“三夏”農機會戰拉開序幕。截至5月26日17時,全省投入聯合收割機7942臺,已收獲小麥145萬畝,機收小麥138萬畝。
今年“三夏”期間,全省組織400余萬臺(套)農業機械投入生產。目前,全省已發放農機跨區作業證9萬多張,安排接機服務站400余個。同時,確定1200個農機用油專供站、組建1000余支送油小分隊服務“三夏”生產。
從5月25日起,全省各級農機跨區作業信息服務中心開始運行,實行24小時值班。省農機局局長張開倫介紹:“我們將全力組織好農機跨區作業,力爭15天左右把小麥搶收到手。專門制定了應急預案,及時應對不良天氣情況和突發事件,確保夏糧顆粒歸倉。”
農業部小麥專家指導組副組長、河南農業大學教授郭天財5月26日在漯河市查看小麥生長情況。他告訴記者,受小麥播種面積增加、單產預計再創新高、病蟲害防控有力等利好因素影響,今年我省夏糧有望再獲豐收。(記者盧松)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