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載又闖紅燈的渣土車。
昨日,從市提升辦傳出消息,自5月1日起至6月30日,按照35%的保留比例,我市將對61家建筑垃圾清運公司進行重組整合。如需增加新車,按淘汰一臺、新增一臺的原則進行補充。同時,市城管局將通過推行新能源車型、統一清運車輛改裝標準、加強聯合執法等強力措施集中整治渣土車運營市場。
治理
38家企業將退出市場
我市目前具備資質的民營建筑垃圾清運企業共有61家,車輛1700臺,協會以外的渣土車有1000臺左右。
這些清運公司情況各異,管理混亂,有的公司甚至只是個“皮包公司”,靠每月收取幾百元的管理費盈利。這些公司還普遍存在沒有停車場、辦公場地等問題。
重組后,遵循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原則,車主與公司平等協商,自愿選擇,整合后的清運公司市場化經營。現有清運企業重組整合后,有38家企業將會退出市場,新公司數量不超過23家。
“重組整合后的建筑垃圾清運車輛由公司統一管理,車輛行駛證不得出現個人名字。禁止采取掛靠的方式從事建筑垃圾運輸活動。”市城管局固廢管理處處長王福深說。
對“黑車”嚴查重罰
以追逐利益最大化為目的的“黑車”加重了行業內的價格惡性競爭。“本來60元一方的運輸費用,黑車10元、20元就可以拉,導致他要多拉快跑、隨處傾倒。”一位市政執法人員分析。
整合之后,新公司的車輛運營和司機聘用將由公司方面統一管理,公司與工程單位簽訂清運合同,統一結算費用。
“充分實施市場化經營,避免低價、惡性競爭,確保行業健康有序地發展。”市城管局王福深處長說,整治后仍以個人或采取掛靠形式從事清運活動的建筑垃圾清運車輛,一律視為“黑車”。
7月1日起,市、區兩級城管執法機構將聯合市交警支隊,對未納入公司管理的“黑車”進行嚴查重罰。
非法改裝車輛拆改率百分百
“掃出來的道路垃圾沒有渣土車上掉得土多。”鄭州環城快速公路管理處環衛科科長李險峰說,車輛超載且密閉不嚴,大量建筑垃圾撒在道路上,環衛工人和市民苦不堪言。
按照此次新公司的條件和標準規定,整合后的公司運營車輛將實行“四統一”管理,即統一頂燈、統一標識、統一GPS定位、統一安裝軟質后拉式全密閉機械裝置。
在對清運車輛密閉改裝時,不得破壞原車廂結構,不得非法加高、加寬車廂。對非法改裝車輛拆改率要達到100%。
數字
新能源車型不少于1/3
全市61家民營建筑垃圾清運企業,按照其所屬行政區進行重組整合。重新整合后的新公司必須為2家及2家以上原有公司的組合體。
整合后各區(管委會)新成立的新公司數量不超過23家:金水區不多于5家,中原區不多于4家,管城區、二七區不多于3家,惠濟區、高新區不多于2家,鄭東新區不多于4家,經開區、航空港區不多于1家。
重組整合后,全市建筑垃圾清運車輛保持相對穩定,如需增加新車,按淘汰一臺、新增一臺的原則進行補充。
此次重組整合大力推廣使用燃氣型、“零排放”的新能源車型,成立新公司必須要邁過以下4個市場準入門檻:企業注冊資金不少于300萬元;企業擁有車輛總數不少于50輛;國標四、國標五(燃氣型)型號的新能源車型不少于車輛總數的三分之一;有一個專屬或者共用的建筑垃圾消納場。
措施
超載渣土車闖三環高架,咋防?
除警方采取不定時、不間斷的方式查處違法車輛,鄭州環城快速公路管理處也設法堵截肆無忌憚闖禁行的渣土車。
市環快處副主任趙勇說,五一后三環快速路將會移交環城快速管理處進行養護,該單位準備在各上橋口加裝液壓可升降式限高架。“晚上11點至次日凌晨5點上橋口限高3米,可有效杜絕禁行貨車、渣土車輛上高架橋行駛。”(記者 吳淑娟/文 張翼飛/圖)
相關新聞
更多>>